1.梦回宋朝200字一回回夜读宋词,感觉那一个已经逝去的王朝,如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向我走来,他们走过西厢溶溶月,走过小院淡淡风,走过一季黄梅雨,走过满地柳絮风,走过把酒黄昏后的东篱,走过碧水珠桥的西城杨柳,走过明月夜正梳妆的小轩窗,走过流水落花千里烟波的阔楚天,走过晓风残月万种风情的杨柳岸,走过一杯愁绪几年离索的沈园旧池…… 眼睛痴痴地喝着诗文,一种深重的历史感在心灵深处交迫而来,小灯如豆,灼灼其华,迷离了我的眼睛,就在这种蒙太奇般的恍惚中,我的灵魂早已回归那个已跌落在历史的尘埃的诗文王朝。 假如在宋朝,我要练成持三尺剑走江湖的武功,我应该有笑傲江湖的气慨。骑上我的枣红马,携上我的青龙剑,跟岳飞去直捣黄龙,去笑谈渴饮匈奴血。天地苍茫的蛰伏之冬,我们在半夜出发赴战,纷纷扬扬的雪,如朵朵梨花,开在我们身上,开在我们的剑上、戟上,开在无边无际冷冷清清的夜里。天放亮了,太阳冻得满脸通红,站在山顶向我们微笑。我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回来了,手里提着敌人的头颅。向前看,无边无垠的雪,覆盖了我们的来路。再回首,千里冰封,封住了入侵者的进路,封住了刚刚拼杀的沙场。一杯浊酒品雪境,风乍起,我们仰天长啸,对雪当歌!征尘不断,英雄迟暮,蓦然回首,望尽天涯路,泪满春衫袖! 假如在宋朝,读书应该是我的生命。仲春的早晨,晶莹玲珑的露珠打湿了我的茅屋,打湿了松柏树上婉转的黄鹂声,打湿了池塘里游来游去的鲤鱼影。我蜗居青梗之峰,独坐凭栏,读那沿着阳光的道路向我飞来的湿漉漉的鸟鸣,读那窗外翠竹的拔节声,然后提笔写诗,宛如窗前那一群蝴蝶,捕捉着一览无边的春色。 假如在宋朝,我会跨上我的照夜狮子马,纵情驰骋,把深深浅浅的蹄花开满古老少行人的驿道上,一路诗歌一路词韵,去追逐那人世间唯一的真情,去赴那三生石上早已注定了的相会。 缓缓醒来,昏黄的落地长窗外,依稀有纯静如水的伊人驻足等我。春风料峭“乱翻书”,与诗词有关的人和事都缈然归去。托腮的我,痴了…… 2.大宋东京梦华诗词大宋东京梦华诗词 《大宋·东京梦华》最让人感动的依然是宋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李煜 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从《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里的骄奢淫逸,到《虞美人》里的故国之痛。南唐后主李煜深陷囹圄后终于开始悔恨当初。 那年她还笑春风,而今我已阶下囚!而这样深的感慨,只有皇帝变为阶下囚这样的跨度才能感受到。 小心眼的宋太宗鸠杀李煜,殊不知岁月轮回,报应不爽。后来南宋的遗民们都一致认为,宋徽宗一定是李煜转世投胎,来报这国仇家恨的。 《大宋·东京梦华》用《虞美人》作序,真真是恰当不过。大宋风云,就此开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 辛弃疾 能文能武是夸人全才的,而能文能武到极致,那是专指辛弃疾的。武到带领50人到万军丛中搞“斩首行动”。而这首《青玉案》即使和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也毫不逊色。 在《大宋·东京梦华》里,上千盏花灯把辛弃疾笔下的上元灯会盛景重现人间。水中宝马香车,岸边灯海如星。大家闺秀、平民百姓,乃至宫门少女,都在《大宋·东京梦华》一起现身。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李煜那种阶下囚要是敢写诗,赵光义分分钟就能让他“湿”了。而把词从小妾地位扶正的人,就是苏轼。在苏大官人手下,词才第一次“出得厅堂,下得厨房”。 每一个失恋的人都知道“天涯何处无芳草”,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苏轼写的。这首《蝶恋花》从郊游少年的视角,由近渐远地展开,极富层次感和色彩感。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是高中课本上的必背课文,不用多介绍。需要着重介绍的是《大宋·东京梦华》的编排,把北宋的爱情故事乾坤大挪移到现代,真真是感人肺腑。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少年游》 周邦彦 传说这首词是周邦彦在李师师和宋徽宗床下听床所作。而“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就是宋徽宗本人临走时说的。 如此看来,周邦彦绝对是中国花样作死的祖师爷。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辛弃疾 这首词写得热血沸腾,可惜都是喝多了想象的。辛弃疾一辈子文韬武略,可惜“冯唐易老”,等到皇上想起来这位爷时,他已经68岁了。再然后,还没上任,就死了。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历史上,八十万禁军和百万居民保卫的开封,被十万金军围攻,然后一鼓而下。徽钦二帝被送到黑龙江坐井观天。反正大宋百姓最清楚,啥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因为王菲版《水调歌头》的缘故,第一次听《大宋·东京梦华》的《水调歌头》的童声版还有些不适应。不过多听几句后,就渐渐耳顺。 3.大宋东京梦华诗词大宋东京梦华诗词《大宋·东京梦华》最让人感动的依然是宋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李煜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从《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里的骄奢淫逸,到《虞美人》里的故国之痛。 南唐后主李煜深陷囹圄后终于开始悔恨当初。那年她还笑春风,而今我已阶下囚!而这样深的感慨,只有皇帝变为阶下囚这样的跨度才能感受到。 小心眼的宋太宗鸠杀李煜,殊不知岁月轮回,报应不爽。后来南宋的遗民们都一致认为,宋徽宗一定是李煜转世投胎,来报这国仇家恨的。 《大宋·东京梦华》用《虞美人》作序,真真是恰当不过。大宋风云,就此开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 辛弃疾能文能武是夸人全才的,而能文能武到极致,那是专指辛弃疾的。武到带领50人到万军丛中搞“斩首行动”。 而这首《青玉案》即使和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也毫不逊色。在《大宋·东京梦华》里,上千盏花灯把辛弃疾笔下的上元灯会盛景重现人间。 水中宝马香车,岸边灯海如星。大家闺秀、平民百姓,乃至宫门少女,都在《大宋·东京梦华》一起现身。 《蝶恋花》 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李煜那种阶下囚要是敢写诗,赵光义分分钟就能让他“湿”了。而把词从小妾地位扶正的人,就是苏轼。 在苏大官人手下,词才第一次“出得厅堂,下得厨房”。每一个失恋的人都知道“天涯何处无芳草”,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苏轼写的。 这首《蝶恋花》从郊游少年的视角,由近渐远地展开,极富层次感和色彩感。《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首词是高中课本上的必背课文,不用多介绍。 需要着重介绍的是《大宋·东京梦华》的编排,把北宋的爱情故事乾坤大挪移到现代,真真是感人肺腑。“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少年游》 周邦彦传说这首词是周邦彦在李师师和宋徽宗床下听床所作。 而“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就是宋徽宗本人临走时说的。如此看来,周邦彦绝对是中国花样作死的祖师爷。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辛弃疾这首词写得热血沸腾,可惜都是喝多了想象的。辛弃疾一辈子文韬武略,可惜“冯唐易老”,等到皇上想起来这位爷时,他已经68岁了。 再然后,还没上任,就死了。《满江红》 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历史上,八十万禁军和百万居民保卫的开封,被十万金军围攻,然后一鼓而下。徽钦二帝被送到黑龙江坐井观天。 反正大宋百姓最清楚,啥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为王菲版《水调歌头》的缘故,第一次听《大宋·东京梦华》的《水调歌头》的童声版还有些不适应。 不过多听几句后,就渐渐耳顺。 4.大宋·东京梦华中有哪几首宋词一、一共有六首,分别是六个宋词的词牌名,详解如下: 序·虞美人,展现一个旧王朝的衰落与宋王朝的兴起; 演出图片第一场·醉东风,展现北宋的繁荣与市井风情;重点还原东京市井车水马龙的景象,营造了灯海辉煌、既热闹又华美的场景,突出北宋市井文化的繁荣 第二场·蝶恋花,铺排出如梦似幻的场景表现了北宋东京的浪漫与活力;无数身着绿衣的少女在踏青、在舞蹈,借用汉唐舞的风格,漫天的绿色突出绿野芳菲的景象,富有大宋的质感。 第三场·齐天乐,表现了万国来朝的盛景和皇家的奢华;重点再现了北宋王朝盛世辉煌的画卷,突出君民同乐,万国来朝的辉煌场景,反映北宋鼎盛时期的国泰民安; 第四场·满江红,把演出推向了高潮,炮火的轰鸣和满江的红色昭示壮怀激烈的豪情; 尾声·水调歌头,表现了经历繁荣、浮华和战争之后,瑞如梦年代的思索与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祝愿。通过上百盏灯笼、孔明灯、冷烟火,形成形式美感。 二、必要补充: 《大宋·东京梦华》是由实景演出策划人梅帅元创意,知名实景演出导演张仁胜执导,中国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开封清明上河园出品的大型实景水上演出。《大宋·东京梦华》首次投资1.35亿元人民币,演出时长70分钟,由700多名演员参与演出,是中国实景演出的又一力作。这项演出是一卷关于北宋王朝鼎盛时期的印象画卷,是《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的历史再现。它运用《虞美人》《醉东风》《蝶恋花》《满江红》等八首耳熟能详的经典宋词及其意境,勾勒出北宋都城东京的历史画面。整场演出共分为六幕四场,分别为《序·虞美人》、《醉东风》、《蝶恋花》、《齐天乐》、《满江红》、《尾声·水调歌头》,豪华的场景,经典的宋词,高科技的舞美, 带给广大游客的是强烈的视听震撼,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北宋京都汴梁的盛世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