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100首pdf

1.帮找几本书的免费pdf 诗经 论语人 间词话 孙子兵法 周易 唐诗三百首

新浪爱问共享资料下载: 《诗经》参考书目: 1、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2、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3、程俊英《诗经译注》 4、高亨《诗经今注》 5、袁愈荌译诗、唐莫尧注释《诗经全译》 《论语》参考书目: 1、王素《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 2、李方《敦煌论语集解校证》 3、皇侃《论语义疏》 4、刘宝楠《论语正义》 5、程树德《论语集释》 6、钱穆《论语新解》 《周易》参考书目: 1、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 2、尚秉和《周易尚氏学》 3、高亨《周易古经今注》 4、高亨《周易大传今注》 5、李镜池《周易通义》 6、张立文《帛书周易注释》 7、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 8、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

2.诗词大全100首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MagicalKitten

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画鸡唐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3.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0.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1.回乡偶书宋叶绍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2.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4.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及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5.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

3.100首唐诗宋词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春思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忘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裂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宋词一百首中

清平乐 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注释] 1.兰舟:木兰舟,以木兰树所造之船。

此处泛指船只。 2.锦书:锦字书。

前秦苏若兰织锦为字成回文诗,寄给丈夫窦滔。后世泛称情书为锦书。

云雨:隐喻男女欢情。 [评析] 本词写一女子挽留不住情人的怨恨,如一特写镜头,刻画出一位女子多情善感的美好形象。

这首词在技巧上运用了很多对比方法:一个苦苦挽留,一个“醉解兰舟”;一个“一棹碧涛”、晓莺轻啼,一个独立津渡,满怀离情;一个意浅,一个情深。让人一目了然。

在结构上,亦是先含情脉脉,后决绝断念。结尾二句虽似负气怨恨,但正因为爱得执著,才会有如此烦恼,所以更能反衬出词人的一片痴情。

写一位妓女与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词用白描手法写出二人在春晨渡口分手时的种种情态。

结尾处决绝之语,更道出了她心中的幽怨和不忍割舍之意。此后锦书传寄,画楼云雨无凭。

“此后”二句抒发怨爱交集的负气之言:“锦书休寄”拒其信,“云雨无凭”“断其情,似乎很决绝,其实从前面的“留人”、“莺啼”、“离情”已处处点染出她的眷恋难舍,而讲此话是故作负气的一种解脱的反语暗示:“休寄”,“无凭”的潜台词正是别忘画楼欢爱。此词刻画细腻,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一个女子痴中含怨的微妙心理。

词人对女性怨爱交集的矛盾心理揣摩得极为细腻。 浣溪沙(贺涛) 此词是闺怨词中的佳作。

词中前五句一句一意境,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极缠绵悱恻的情感。末句一笔叫醒,使全篇实处皆虚,陡入胜境,加强了全词情感的力度和深度。

《白雨斋词话》评此词结句云:“妙处全结句,开后人无数章法。 上片起首一句用韦庄《谒金门》词“闲抱琵琶寻旧曲”句。

“把”、“抱”同义。“谱”,这里也指曲。

“曲”而书之于纸为“谱”,“谱”而付诸管弦为“曲”。“寻”为“重温”之义。

全句写一位少女百无聊赖,随意抱持琵琶重弹旧曲。次句“四弦声怨却沉吟”承上,言琵琶的四根弦上发出凄怨的音响,一似人深思时的微吟咏叹。

“却”字与“旧”字是词眼所,“却”字见出琵琶声之“怨”、之“沉吟”,恰与弹曲者的主观意愿相反:本欲解闷,适增其愁。 可见,上句所谓“旧谱”,并非单指过时的曲子,而是指往日与恋人聚会时曾经弹奏过的乐调。

那时候两情欢悦,因此琴声欢快,此时两情隔绝,虽抚弦更弹旧曲,企望用美好的回忆来自我安慰,但无论如何也奏不出旧日的愉悦之音了。第三句“燕飞人静画堂深”,语意层而进。

少女幽居闺中,孤寂无偶,只有梁燕作伴。燕子似乎不忍心听到这哀怨的琴声,飞走了;少女本人也不能终曲,放下了拨子。

一个“静”字,一个“深”字写出了闺中又恢复了先前那种死一般的静止,意境深邃。 过片两句为对比。

上联写少女斜靠着枕头,有时像宋玉《高唐赋》里那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巫山神女一样,梦中飞到情人身边,重渲染情之烈;下联写一道门帘,就象沉重的棺盖,使闺中人与世隔绝,无处诉说她的怀春相思之心,重点出现况之苦。 歇拍写“灯夜”即正月十五元宵节夜前后几天城市处处张灯结彩,通宵达旦供人玩赏,平日藏深闺人未识的姑娘们,难得这样的好机会,可获准外出嬉游。

此篇所写的少女,最后一次见到恋人,就元夜。从那之后,魂牵梦绕,却至此时未唔。

此句七个字用数字写时间,把前此的种种情感反复并深化了。大有点石成金之妙。

陈廷焯即以此为例,评曰“妙处全结句,开后人无数章法”(《白雨斋词活》)。 天门谣。

登采石蛾眉亭(贺涛)牛渚天门险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这里一开篇即开门见山,写牛渚、天门的地理形势之险,历史地位之重要。

太平州采石镇,濒长江有牛渚矶,绝壁嵌空,突出江中。矶西南有两山夹江耸立,谓之天门,其上岚浮翠拂,状若美人蛾眉。

熙宁年间,郡守张瓌在矶上筑亭以观览天门奇景,遂命名曰蛾眉。词人崇宁大观间曾通判太平并与编管在此的李之仪过从甚密,因作此词。

这里词人仅用十二字,将天门之险要地理位置、偏安江左的小朝廷,每建都金陵,凭恃长江天险,遏止北方强敌的南牧情景道尽。当涂踞金陵上游,牛渚、天门正是西方门户,所以宋沈立《金陵记》曾记云:“六代英雄迭居于此。

……广屯兵甲,代筑墙垒。”词言“七雄”,当是兼括了南唐。

“清雾敛,与闲人登览”二句,是说雾气消散,似乎在有意让人们登临游览。这里,“与”字十分精当,足见词人炼字之妙,也说明炼字不必求奇求丽,寻常字汇,只在调度得当,照样能够神采飞扬,恰到好处,曲尽体物之妙。

上片这两个语意层次分明,前三句追惜怀古,剑拔弩张,气势苍莽;后者抚今,轻裘缓带,趣味萧闲。这里词作体制虽小,却能大起大落,笔力豪健,足见作者构思运笔之妙。

下片,词作却不落旧巢,没有紧承“与闲人登览”一句,展开描写眼底风光、江声山色,而偏写“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等到江上月升潮平,笛吹风起之时,“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