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宝宝学唐诗鹅

1.如何教儿童学古诗:《咏鹅》

背景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具有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等特点,而3—13岁是人生记忆力最好年龄,从小让孩子接触古诗,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孩子们在对古诗的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增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初步了解大白鹅的外形特征。

重点难点

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激发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白鹅叫声录音带、《咏鹅》朗读带、音乐带,自制正在游泳的大白鹅图片,课前事先画好的“小河”。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猜一猜。

1、放白鹅叫声录音带,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出示大白鹅的图片。(事先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再用一张白纸遮住,以此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二)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

1、引导幼儿观察大白鹅的外形特征并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

(2)大白鹅的脖子长得怎么样呢?(长长的)

(3)这只大白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向着天空在唱歌呢,我们听一听它是怎样唱的。(放白鹅叫声)

(4)我们也来学一学白鹅唱歌吧。带领幼儿模仿动作,伸长脖子学白鹅叫声。(引出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4)大白鹅最喜欢游泳,它是怎样游泳的呢?(引导幼儿用双手模拟划水的动作,引出诗句“白毛浮绿水”)

(5)大白鹅小脚的颜色真漂亮,是什么颜色的呀?(红色)那么大白鹅游泳时脚又是怎么用力的呀?请幼儿自主创编动作,然后集体模仿(引出诗句“红掌拨清波”)。

(三)听一听,读一读。

1、放《咏鹅》朗读带,幼儿欣赏。

2、教师有感情配乐朗读,边读边模拟动作表现古诗内容。

3、教读两次。第一次拍节奏读,第二次边读边模拟动作。

4、跟读一次。放录音朗读带,幼儿边跟读边用动作表演。

(四)音乐游戏:快乐的大白鹅

1、放音乐歌曲《咏鹅》。

2、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大白鹅,边听音乐边表演,来到“小河”里尽情的嬉水玩耍。

教学反思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中,我采用先声夺人的办法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即让幼儿听声猜动物,实践证明,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当我把白纸揭开,栩栩如生的大白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时,孩子们的脸上更是满溢着兴奋的表情。

对古诗的教学,对于幼儿特别又是小班的幼儿来说显得有点枯燥,但是如果运用适宜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也会让他们兴致盎然,并在积极地参与中,得到很多的收获。

考虑到小班幼儿因知识经验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咏鹅》这首易于小班幼儿理解的古诗来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呢?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趣味性的挖掘方面,花费了不少的心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用肢体动作模仿来表现古诗内容。通过让幼儿模仿大白鹅头抬的高高的伸着脖子唱着歌、在水里像划船一样游泳等动作来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感知诗的意境。这个活动环节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强,模仿得也很不错,师幼互动也很好。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大白鹅基本的外形特征,如鹅长长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

但在“听一听,读一读”这一环节中,也许是教法设计还不够理想,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些,因此幼儿学习朗读的情绪有所下降,有几个幼儿注意力开始转移,开始东张西望,不十分愿意跟老师朗读古诗。我想,如果我变换一些方式来教读,如由教师朗读诗句幼儿模仿动作;或教师一边指着白鹅的不同部位,一边诵读相应的诗句;或者让全体幼儿来诵读,我来指挂图。这样就增加了形象性,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就不至于削弱。

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孩子在欢快愉悦的歌曲声中学习表演古诗里的情景,在游戏活动中孩子表现的很开心,也学的很像。通过模仿白鹅戏水的动作进一步感知古诗《咏鹅》。

2.怎样教孩子学习唐诗

前言:有的家长认为小孩子学习唐诗没有什么用途,原因是无法理解古诗中的内涵,实事是否真的就是这样子的呢?育儿专家指出对于小孩子学习古诗只要将其中的诗句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联系起来,将抽象的事物转化成现实的实景,宝宝不仅可以轻松的能够记住很多唐诗,还能增加孩子的内在修养呢! 场景1:农家游见白鹅诵唱《鹅》 几乎所有的小宝宝学古诗,都是从骆宾王的《鹅》开始的,这首诗简短,写得通俗明白,而且朗朗上口,“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以浮水、拨水几个动作细节,表现出鹅的动态美;另一方面,又有“白”、“绿”、“红”、“清”的色彩词,表现色彩美。

于是鹅的活生生的形象就跃然纸上。要是妈妈带着宝宝农家游,见到水塘河流里的大白鹅,一面教他这首诗,一面教宝宝观察鹅的生活习性,摹仿鹅的动作做一场游戏,孩子很快就记住了。

在孩子两三岁前,读诗不用解释,只要把读诗当作唱歌,体会其中的韵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岁,再加进“讲解”。

但这讲解一定要简单,简要地说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同时把影响理解的一两个词解释一下就行了。比如教背“鹅,鹅,鹅”时,由于诗本身明白如话,只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曲项”就可以了。

场景2: 孩子剩饭教《悯农》 亲子教育有些宝宝爱剩饭,常常吃了一半就掂记着玩和吃零食,还会说“ 我就不爱吃饭,倒饭有什么了不得的?”此时教孩子《悯农》一诗非常对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唐诗读来朗朗上口,两三岁的宝宝稍加解释就可以理解。有条件的妈妈,还可以带宝宝去农村体验一下拣麦穗的辛苦,妈妈可以用宝宝“ 汗滴禾下土” 拣来的麦穗,给宝宝煮一小碗麦仁粥,让他最直接最生动地感受“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带着汗水的咸涩,很有必要经常成为开饭前诵读的“餐前感恩文”,妈妈也可以籍此让宝宝逐渐改掉以零食代正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场景3:宝宝被鸟儿叫醒教《春晓》 春夏,宝宝赖床不起说还想睡,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躺在床上诵读《春眠》一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妈妈可以稍微解释一下:宝宝为什么醒了以后还困呢?这是因为春天夜短,睡着后不久天已大亮了,外面到处是早起的小鸟在欢乐地歌唱。

听,啁啁啾啾,滴滴丽丽,小鸟们有的像花腔女高音,有的像男低音,远远近近,从四面八方传来,汇成一片优美悦耳的和鸣。不用瞧,也不用问,只凭鸟儿们的欢唱,诗人就能想象这是一个晴和明媚、花红叶绿的早晨。

但是,说到这里,诗人忽然记起,昨夜睡梦中,好象听到有风雨来过,那呜呜的风声夹着沙沙的雨声,经过这一番折腾,也不知有多少正开的花儿被吹落,过早地离开枝头……念完诗,妈妈可以带宝宝到街心公园和市民广场上看一看春末落红缤纷的场面,也可以拣一些落花回来做成干花押画,进一步理解“花落知多少”一句的意境。 场景4:河边看柳吟唱《咏柳》 春天,妈妈带宝宝去河边或湖边踏青时,看到万千垂柳在春风中起舞,每一条柳丝上,刚刚萌出的小柳芽儿就像碧绿的翡翠,此情此景,就是教宝宝《咏柳》一诗的最好场景。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刚刚萌发的柳叶精巧的形态美。而“不知细叶谁裁出?”之后,诗人又自问自答;“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春风既然能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春风就像举着天下最神奇的一把剪刀,裁出了宝宝眼中万紫千红的世界。 通过这首诗的讲解,妈妈可以培养宝宝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性,给宝宝一双慧眼,让他领略到大自然神奇的变化和活力。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也可以放在相似的场景下来教,杜甫的这首小诗,就象画儿一样美,妈妈可以教宝宝自己用画笔来画下,葱翠的垂柳,啼唱的黄莺儿。

画面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队白鹭排队飞过。远处的高山,峰顶上是经年不化的积雪。

近处有茅屋,门前大河涨水了,水面上停泊着远方来的大船。帮宝宝把诗“画下来”,是一种很直观的教育方案。

能帮宝宝领悟到:细柳新绿,这不是春天的色彩么?黄莺唱和,这不是春天的声音么?白鹭从南方飞回,正是带着春意的来客。趁着春江水满,江东的大船不远万里而来,说明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年的经商和劳作。

这一切构成一个鲜明的主题:春天来了,一年之计在于春。 场景5:孩子在菜花地里扑蝶教《宿新市徐公店》 亲子网春天,看油菜花是有宝宝的家庭一年中最重要的休闲活动,扑蝶,野餐,摄像,留下了宝贝天真烂漫的身影,而此时也正是教宝宝杨万里的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最好时机,“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要是宝宝的理解有困难的话,妈。

3.幼儿园中班古诗咏鹅,说课应该怎么说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头饰人手一个,塑料地毯围成一个小“池塘”。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3、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你们看哪里也有小白鹅,哪些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呀?(模仿小鹅的手型)

4、我们仔细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呀,?

(二)结合多媒体,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哦原来呀,小鹅看见这么多的客人来了,正在高兴地欢迎我们呢!你们看,有这么多的小鹅?(鹅鹅鹅)

2、小白鹅一边在欢迎我们,一边还在跳舞呢,我们再来看看它们是怎样来跳舞的?

(三)再次结合多媒体,通过模仿动作,进一步感知古诗《咏鹅》。

1、它们是怎么在跳舞的呀? 它们的脖子是怎样的?(它们伸着脖子,头还抬的高高的一边跳舞一边还唱着歌呢:曲项向天歌)集体模仿动作。

2、它们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白白的羽毛)哦,你们看它们还在水里游泳呢?(白毛浮绿水)集体模仿动作。

3、它们的小脚可真漂亮,是什么颜色的呀?(红红的)那它们是怎么在游的呀?哦,像划船一样的,我们来学学看,(红掌拨清波)集体模仿动作。

(四)和着音乐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1、我们现在听着音乐轻轻的来学学小白鹅边唱边跳,好不好。(轻音乐)

2、这次我们大声的唱给小白鹅听。(轻音乐)

3、小白鹅,它送来了一盒它唱歌的磁带呢,不过它唱歌的速度有点快,我们跟着小白鹅一起唱,好吗?(跟念)

4、这一次,小白鹅想请你们能找个朋友表演给它看,你们愿不愿意呀?(快)

两只两只小鹅手牵手到草地上去玩。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