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讲宋词到百度MP3搜索,有林志颖演唱的这首词(歌名就叫《望海潮》),也有单纯的背景乐。画面只能在网上弄了,这个不是非专业的人能做好的。 另外的建议: 1、讲词之前要讲传说,引出这首词 ,从而引起学生们的兴趣。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十分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虽然说金主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不太可信,也许只是谣传。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 2、要讲柳词的特点,特别是描写中铺叙的手法。可以拿来他的名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或是其他有铺叙特色的词来比较着讲,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柳词铺叙的魅力。 3、要展开讲词的风格,丰富同学们的知识面。比如词是如何分成婉约和豪放两派的,柳词如何是豪放派的代表;或说柳永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功绩和贡献,如何发展了长调(本词就是),也可以拿过去的小令来和长调对比一下,讲长调的优势。 4、讲柳永这个人,以人论词。把他如何求功名,如何作《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皇帝如何说“要何浮名,且去填词”,他最终自命为“奉旨填词柳三变”。这样的故事很精彩,也很有吸引力。 从本人学生时代的经历和后来的感悟来看,作为一个好老师,第一应该让学生们产生兴趣进而有求知欲;第二应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都是在于日常教学中的积累;第三应该营造好的气氛,比如多媒体视听等等。可能是一首短短的小词,但能过讲解,或是以之为载体,把更多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那是最有益的事情。看得出,您是一个好老师! 2.我该如何学会作古诗呢,讲宋词的知识也行我相信看了小子下面的话,楼主是不会采纳俺的答案的,但求楼主私下在心里能考虑考虑俺的话。 楼主敢于尝试,很值得鼓励;喜欢古诗词,十分难得;态度谦逊,十分可敬。 可是不才还是想批评一下——虽批评楼主,却是针对我们这个没文化的时代(我中华文风何日再兴啊)。 说两句逆耳的(如果楼主觉得俺是来砸场子的,就当俺放屁好了): 如果你觉得方文山的词写得非常好,并且抱着写出同样的文笔来的目标去学习诗词的话,我劝你还是算了——因为稍有些中华文化修养的人都不会觉得那是好的词句的(当然比时下泛滥的粗制滥造的流行歌已经所强甚多)。 我认为,楼主的笔墨问题很严重啊: 1、文理不通——通篇拼凑而成,内容空洞而破碎,所谓为赋新词强说愁正如此笔; 2、句法不严——现代文痕迹太重,用词和语法上好多都不对; 3、韵脚不合——这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就不细说了,楼主有兴趣的话还需找专业书籍来看。 所以我的修改意见是: 推到重来。 在下并非狂妄之人,亦并非饱学之士,早年写过一些自以为精妙之句,现在想来,只觉脸红心跳,更感叹今日我中华文风不兴。 楼主较之大多数人已经殊为不易,只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从小熏陶其中不能窥其一二,我们这几代人丢了老祖宗的脸了~~~ 要有意识地培养后代,让他们继承发扬超越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化才是。 如果楼主能够看到这里,而且还算心平气和的话,请受不才一拜。 这里就贸然个楼主些学诗的建议。 我认为初学诗词,不用捣鼓那些太专业的著作,那样会乏味死的,不是说不需要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说初学者还不适宜接触那些东西,诗词本就讲究感受,没有足够的感受的情况下就接触那些东西有些舍本逐末。 推荐你读一读红楼梦中,香菱学诗那一部分,你就会,相信差不多就是个入门教程吧——当时看到这里,香菱那几首被人看不上的律诗俺还觉得不错,直接就把我惭愧死了。相信楼主读了,就不觉得我前面的批评过分了。 3.怎么讲宋词到百度MP3搜索,有林志颖演唱的这首词(歌名就叫《望海潮》),也有单纯的背景乐。 画面只能在网上弄了,这个不是非专业的人能做好的。 另外的建议: 1、讲词之前要讲传说,引出这首词 ,从而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十分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虽然说金主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不太可信,也许只是谣传。 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 2、要讲柳词的特点,特别是描写中铺叙的手法。 可以拿来他的名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或是其他有铺叙特色的词来比较着讲,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柳词铺叙的魅力。 3、要展开讲词的风格,丰富同学们的知识面。 比如词是如何分成婉约和豪放两派的,柳词如何是豪放派的代表;或说柳永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功绩和贡献,如何发展了长调(本词就是),也可以拿过去的小令来和长调对比一下,讲长调的优势。 4、讲柳永这个人,以人论词。 把他如何求功名,如何作《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皇帝如何说“要何浮名,且去填词”,他最终自命为“奉旨填词柳三变”。这样的故事很精彩,也很有吸引力。 从本人学生时代的经历和后来的感悟来看,作为一个好老师,第一应该让学生们产生兴趣进而有求知欲;第二应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都是在于日常教学中的积累;第三应该营造好的气氛,比如多媒体视听等等。可能是一首短短的小词,但能过讲解,或是以之为载体,把更多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那是最有益的事情。 看得出,您是一个好老师。 4.关于宋词的演讲稿宋词是中华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文学史上一朵艳丽风雅的富贵之花。学习宋词是走进中华文化,培养人的情趣,增强自身文学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可以讲宋词使中国人拥有自我民族的情感和精神。 当我读宋词的时候,我会有感情的全身心投入的诵读,词是语言的艺术,它讲究音韵的和谐,追求美的旋律,因为美,所以我们学习欣赏。反复的诵读,能够对词由浅入深的进行体味和理解,进而形成语言的感觉,而且许多的东西的理解是跟随一个人的成长的,经历了人生,方能更深的理解,体味其中真谛,形成情感的共鸣。 宋词中有表现爱国爱家的,如陆游,有表现儿女情长的,如柳永,等等.比如说东坡这位大词人,不说他的诗,那个诗就更没法讲了,就是他有名的几首词,大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豪放派,说这个人好像是太豁达,心胸广博天地宽广,没仇没恨,什么事都看得开,那里是怎么回事,他是表达方式,“十年生死两茫茫”,你怎么感受这个,他一生写这个词,这个最悲伤、最沉痛,流露他的真情,他并不好,豪放是一种掩盖不想多说,人生如梦,算了吧,这是假象。真那个样他会做词,他闲着没事逛逛不就完了,欣赏古人的诗词不要看表面,不要看字面的意义,“十年生死两茫茫”,他是挽吊他的结发之妻。苏东坡因和王安石意见不合,那是因为当时王安石要变法,那么这个问题就复杂了。我不急于评论这些,因为咱们今天不涉及那个,但是他们,苏东坡的意思说,你这个变法听起来好,底下一奉行一实行,弊端百出,比没改革以前人民还苦,他是说这个,结果就把宋神宗得罪了,一下子就把他贬到南方去,而且是一步一步地贬,他这个夫人姓王,他做词的时候,已经十年了,他根本没有写篇文章,专门怀念我的结发妻,他不敢这样,可是忽然这一下子,他也不知怎么一个背景机会,忽然写了这么一首词,是他平生全部词集里,最沉痛悲痛的一首,最感动人,可是你看看这个词,平平淡淡、朴朴素素、自然至极,没有任何什么修辞,什么修饰一点也没有,那是真情流露,“十年生死两茫茫”,活的和死的谁都说不清,是怎么回事,“茫茫”没法形容,“不思量自难忘”,我太痛苦,我不想吧,不行,忘不了。诸如此类就写下去,他最后他说,我和我那个妻子,“纵使相逢应不识”,不要说我们已经十年两茫茫了,我们就是在对面相逢,不认得,为什么呢?尘满面,风尘扑扑,他被贬到那里去,尘满面那头发鬓如霜,十年以前不这样。他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呢,明月夜短松岗,想着明月照着,低下外乡随便找一个地方,埋葬人的地方,有点新载的小松树,就指那个坟地所在,明月夜短松岗,他看到这个景象,哎呀他还豪放,那么你问我这首词的背景是什么,我只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给人一种凄苦,不忍促读;“老夫聊发少年狂”“大江东去”“山间兰牙短浸溪”等等的豪迈,"明月几时有"等的恬静与思念;王安石“登临送目”的流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绿树听鹈鴂”“更能消几番风雨”蕴含的悲愤;还有张孝祥“长淮望断”令人罢席,等等,读来一种生活中没有的体会与感悟。 5.蒋勋说宋词怎么样其实文学不是那么单一的,文学里面有很多个人,每个人在某一个特殊环境里面一种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 ——蒋勋 看蒋勋的书,感觉又回来了大学的讲堂,选了一门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按时坐在座位上,听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那些摸索、感觉出来的东西。讲台上的人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想说的话…… 谁能保证在台上的人就一定是正确的?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念,但你仍然会被他的认真和激情感染。 你可以不爱蒋勋,但你一定会爱上宋词,爱上或更爱中国的文化,我想这也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历史不会重新来过,李后主、欧阳修、苏轼、秦观、李清照,等等,他们在写某曲词的时候想些什么,谁也不知道。 所有今天的解释,都是想象甚至是意淫出来的,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能在其中自得其乐,这就够了。 说了这么多,是因为我很不能接受很多人对蒋勋的恶意评论,尽管我也不能全盘接受老蒋的观点。 但是否读一本书,是你自己选择的,你可以不赞同他的观点,但绝不至于把他彻底贬低。就像蒋勋自己说的:“每个人在某一个特殊环境里面一种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 他只是用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给了宋词一个说法,仅此而已。 用某一段落的时间,读一本书,有某种成长,就是收获,哪怕是收获一种和自己不同的观点。 蒋勋讲词,说得并没有多么深入,只是从头到尾,让你看到从唐到南宋、北宋的过渡、发展,然后就是用他的方式向你介绍几个或很出名或出名的词人。当然,他会选择一些自己更有兴趣的词、句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其实,越是这种自我的东西,你可能更能学到平常注意不到的东西,因为很多东西可能是被所谓的正统文化忽略了的,就像张三记下的“何须论得丧”的自如,李四学会了“自在飞花轻似梦”的淡然,这就过了。 6.现代诗词怎么讲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中国现代诗也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1、中国现代诗歌: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中国现代诗歌”。 2、中国当代诗歌: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