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五篇简短古文和5首宋词 急古文:1.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翻译: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天下雨,他脱掉白衣,穿上黑衣然后回家。 他的狗不知道,迎上去向杨布吠叫。杨布生气了,就要打这条狗,杨朱说:“你别打它了,你也会像它这样。 要是你的狗出去时是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会不觉得奇怪吗?”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翻译: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让我们从头说,你开始问我‘你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缉范光既叱焕癸唯含沥的。” 3.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4.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翻译: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 好啊!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5.宋定伯捉鬼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曰:“鬼也。” 鬼曰:“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 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里。 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也。”定伯曰:“大善。” 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 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 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 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 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鬼,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着肩上,急持之。 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径至宛市中下,着地化为一羊。 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 于时石崇言:“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文。”翻译:南阳地方的宋定伯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夜里走路遇见了鬼,问道:“谁?”鬼说:“(我)是鬼。” 鬼问道 :“你又是谁?”宋定伯欺骗他说:“我也是鬼。”鬼问道:“(你)要到什么地方去?”宋定伯回答说:“要到宛市。” 鬼说:“我也要到宛市。”(他们)一同走了几里路。 鬼说:“步行太劳累,可以轮流相互背负。”宋定伯说:“很好。” 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几里路。鬼说:“你太重了,恐怕不是鬼吧?”宋定伯说:“我刚死,所以身体(比较)重。” 轮到宋定伯背鬼,(这个)鬼几乎没有重量。他们像这样轮着背了好几次。 宋定伯又说:“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么?”鬼回答说:“只是不喜欢人的唾沫。”于是一起走。 在路上遇到了河水,宋定伯让鬼先渡过去,听着它一点声音也没有。宋定伯自己渡过去,水哗啦啦地发出声响。 鬼又说:“为什么有声音?”宋定伯说:“我刚刚死不久,是不熟悉渡水的缘故罢了,不要见怪。”一路上,快到宛市,宋定伯便把鬼背在肩上,紧紧地抓住它。 鬼大叫,发出“咋咋”的声音,恳求放他下来,宋定伯不再听他的话。(宋定伯)把鬼一直背到宛市中,才将鬼放下在地上,鬼变成了一只羊,宋定伯就卖了它。 宋定伯担心它再有变化,就朝鬼身上吐唾沫。卖掉得到一千五百文钱,于是离开了宛县的集市。 当时(有个)石崇说(过这样的话):“宋定伯卖鬼,得到了一千五百文钱。”。 2.五首最短的宋词及意思一.采桑子 作者:【吕本中】 年代:【宋】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注释】 ①满:指月圆。 ②亏:指月缺。 【评解】 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 相随。 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与“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 暂离长之恨。 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全词明白易晓,流转自如。 风格和婉,含蕴无限。 【集评】 曾季狸《艇斋诗话》:本中长短句,浑然天成,不减唐、《花间》之作。 《啸翁词评》:居仁直忤柄臣,深居讲道。而小词乃工稳清润至此。 二.少年游作者:【周邦彦】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这几句词是在描写男女夜晚相聚,美人切新橙共尝的亲热情景。 李师师是宋朝时极为著名的歌女,周邦彦是大学士,常到李师师处游玩。 有一天,皇帝也来到李师师家中,周邦彦急忙躲到床底下。皇帝与师师共同品尝其带来的产自江南的新橙,周邦彦听得清清楚楚,事后就作了这首词。 【注释】 ①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如水:形容剪刀的锋利。 ②吴盐:吴地所出产的洁白细盐。 ③幄:帐。 ④兽香:兽形香炉中升起的细烟。 ⑤谁行(háng):谁那里。 ⑥直是:就是。 【评解】 这首词乃感旧之作。 上片描绘室内情景:破新橙,焚兽香,坐吹笙。这是实写。 下 片想象室外情景:时已三更,马滑霜浓,行人稀少。前者用实物烘托室内温馨气氛,后 者以语言渲染室外寒冷景象。 曲折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表露出彼此相爱的心情, 为历来词家所称赏。 【赏析】 此词是写当时上层社会的冶游生活和男女之情。 全词准确地捕捉住破橙、调笙、絮语几个最富典型性的细节,在寻常琐事中寄寓深情,创造出意态缠绵的词境。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写情人双双共进时新果品,单刀直入,引入情境。 “刀”为削果用具,“盐”为进食调料,本是极寻常的生活日用品。而并州产的刀剪特别锋利(杜甫:“焉得并州快剪刀”),吴地产的盐质量特别好(李白:“吴盐如花皎白雪”),“并刀”、“吴盐”借作诗语,点出其物之精,便不寻常。 而“如水”、“胜雪”的比喻,使人如见刀的闪亮、盐的晶莹。二句造形俱美,而对偶天成,表现出铸辞的精警。 紧接一句“纤手破新橙”,则前二句便有着落,决不虚设。这一句只有一个纤手破橙的特写画面,没有直接写人或别的情事,但蕴含十分丰富。 谁是主人,谁是客人,一望便知。这对于下片下一番慰留情事,已一幅色泽美妙的图画。 “破”字清脆,运用尤佳,与清绝之环境极和谐。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先交待闺房环境,用了“锦幄”、“兽烟”(兽形香炉中透出的烟)等华艳字面,夹在上下比较淡永清新的词句中,显得分外温馨动人。 “初温”则室不过暖,“不断”则香时可闻,既不过又无不及,恰写出环境之宜人。接着写对坐听她吹笙。 写吹“笙”却并无对乐曲的描述,甚至连吹也没有写到,只写到“调笙”而已。此情此境,却令人大有“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 “相对”二字又包含多少不可言传的情意。此笙是女方特为愉悦男方而奏,不说自明,故此中乐,亦乐在音乐之外。 上片写到“锦幄初温”是入夜情事,下片却写到“三更半夜,过片处有一跳跃,中间省略了许多情事。“低声问”一句直贯篇末。 谁问虽未明点,但从问者声口不难会意是那位女子。为何问从“向谁行宿”的问话自知是男子的告辞引起。 挽留的意思全用“问”话出之,更有味。只说“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直是少人行”,只说“不如休去”,却偏偏不道“休去”,表情语,分寸掌握极好。 这几句不仅妙在毕肖声口,使读者如见其人;还同时刻画出外边寒风凛冽、夜深霜浓的情境,与室内的环境形成对照。则挽留者的柔情与欲行者的犹豫,都在不言之中。 词结在“问”上,亦即结束在期待的神情上,意味尤长。恰如毛稚黄所说:“后阕绝不作了语,只以‘低声问’三字贯彻到底,蕴藉袅娜。 无限情景,都自纤手破橙人口中说出,更不别作一语。意思幽微,篇章奇妙,真神品也。” 此词不表现相会时的喜悦,却通过环境描写和对话来体现爱恋的温暖,其中“马滑霜浓”四字,曾为后世称道,被认为体现了“丽极而清,清极而婉”的特点。全词纯以清丽的语言进行白描,读来浅显清新而又含蓄、典雅。 3.较简单的宋词五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4.20首短一些的宋词+译文+赏析李清照《点绛唇•寂寞深闺》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翻译: 我孤独地待在闺房里,心中愁绪千丝万缕,叹惜春去,只因那点点滴滴的打花风雨,斜倚阑干,前前后后,只是已没了当时的那般情绪,我思念的人儿,你在何处?春色里连天的芳草,却不见归来路上的你 【赏析】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首先词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 “惜春”两句,不复直言其愁,却在“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淅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唯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几声空洞的回响。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照。 下片写凭阑远望。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倚阑”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 这里词人在“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衬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深重,无法排解。 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只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这首词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 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高潮。江南春——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萍满汀洲人未归。 译文 碧波浩渺,垂柳依依,芳草边绵的远处斜横着几间茅屋,斜日余辉的映照中又飞舞着片片杏花。而天边始终没有出现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丈夫之归舟。 赏析 南朝梁柳恽《江南曲》曰:“汀洲采白苹,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寇莱公对此诗似乎特有所爱,在他的诗词中一再化用其意。如所作《夜度娘》诗曰:“烟波渺渺一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 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题下自注云:“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余妍,因书一绝。” 这首词,也明显地由柳恽汀洲诗化出,写女子怀人之情。 此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此词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 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阒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 以上四句含有丰富的意蕴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 “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孤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感伤。 结拍两句承前面写景的层层渲染铺垫,直抒胸臆,情深意挚,将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在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踏莎行·春暮——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 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冥冥,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消魂, 长空暗淡连芳草。 翻译: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着春残夏初了。 蒙蒙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遥想当年,我们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 如今一别经年,远方的他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么。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 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赏析:这首词即景写闺情,上片描绘暮春季节,微雨濛濛,寂寥无人的景象。 下片写两地 音书隔绝,闺中人倚楼远望,只见芳草连天,阴云蔽空,心中更觉忧郁愁苦。词风婉丽 凄恻,清新典雅。 木兰花——钱维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 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鉴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 今日芳尊惟恐浅。 [译文] 城墙上到处传来鸟语,春水拍打着岸堤。芳草与绿杨相衬,如此美景年复一年何日终止?景色越美,我心中越愁肠百转,伤心流泪。 我也感觉到自己渐渐意志萎靡,对镜自照,更加吃惊,眼见自己迅速变老。往年多病而有愿意饮酒,如。 5.要送宋词短的越短越好还要他的译文.5首、、急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宴殊 译文:填一曲新词演唱,斟一杯美酒品尝,眼前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那正在西下的夕阳不知几时能再回?无可奈何地看着花儿纷纷落下,又有似曾相识的燕子飞回来. 2、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踏沙行(秦观)> 译文:漫雾遮没楼台,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样盼望都是无法找到之处.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是在杜鹃悲啼不停夕阳将暮. 驿站寄来了梅花,鱼雁传送到书素,堆砌起来的怨恨重重叠叠无法指数.郴江幸运而又悠然自得地环绕着郴山,为了何人又要流向潇湘去. 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 译文:我住长江源头,君住长江末尾.天天思念你呵不见你,却共饮着一条长江水.这条江水何时止,这份离恨何时息?只愿你心像我心,我定不会负你的相思意.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5、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晏殊 译文:时光总是有限,使得平常的离别都让人伤心.那么尽情地去欢乐吧,不要嫌这样的场合太多.面对着满眼的河山,空有一腔怀念远人之心,无用.眼前的花儿在风雨中飘零,更令人伤春,生出怜惜之情,这一切都不如珍惜自己身边之人.。 6.带注释的5首宋词,短的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寇准词作鉴赏 此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此词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 盖人之难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 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阒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以上四句含有丰富的意蕴和情思。 “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 “孤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感伤。 结拍两句承前面写景的层层渲染铺垫,直抒胸臆,情深意挚,将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 ●浣溪沙 张先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 张先词作鉴赏 此为闺怨词。 起首一句,写闺妇登高远望。楼高百尺,临江而立,故用一个“倚”字,指示位置。 这位思妇正凭栏眺望,尽管她思念心切,但江上还不见丈夫乘船而归。“烟中还未见归桡”之“烟”,指江上的水气。 桡即划船的桨,古诗词中常代指船。江上水气弥漫,白帆片片,由远而近驶来,她努力辨认,但都不是她所盼的那只归舟。 失望之余,她埋怨起那远行之人来了,觉得他还不如江潮有信。古人谓潮涨潮落是有定期的,故李益乐府诗《江南曲》说:“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可与此句互证。 丈夫没有如约归家,她虽说不出悔不“嫁与弄潮儿”的泼辣言语,但“几时期信似江潮”七个字却表现了她幽怨与期待的复杂心理。 过片两句以景传情,仍然表现那个妇女的思念之情。 依然是其望中之景,但季节的变化,更强化了她的殷切思念。她和丈夫分手时可能曾约定春日重聚,谁知春天又一次来了,却不见人影。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是写暮春的对偶句,上句写春归,不用平直之笔,而极写花落之状,形容它们风中飞舞,象蝴蝶相戏似的。“弄”,戏弄,指相戏。 下一句的“阴阴”,形容柳荫幽暗的样子,和初春柳芽初吐远望如烟的景色不同。整句说绿柳荫浓,长条拂水,雨后新波与桥面相平。 这景象使闺妇发出“日长才过又今宵”这样一声压抑已久的喟然长叹,是说漫长的白昼好容易才挨过去,却又迎来了寂寞难耐的夜晚,至此,把女子度日如年的离别之苦写得含蓄而又深沉。 此词善于捕捉意象,创造意境,表现“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的情境,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词作鉴赏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 7.宋词+翻译+超短+5篇1.忆秦娥 ·李白 马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翻译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2、木兰花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睛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竟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翻译暮春的风光只在庭园的西边,荠菜花开得正好,蝴蝶也飞来飞去忙乱着。冰清澄澈的池塘一汪碧绿。香径上的花儿已经落尽,就连落在小路上的花瓣也被风吹得老远。我的相思太深,竟怨摇曳的游丝太短。整日里为相思煎熬,以致体瘦而衣带渐渐松缓。打开梳妆镜,镜如明月,不会骗人,镜中的人容颜已憔悴,等明日君归来看镜,亲自看一看我憔悴的容颜,便知我的一片深情。 8.较简单的宋词五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清平乐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9.五首宋词,要短一点的,字简单的,急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这是一首描绘晚春的感怀之作,“多情却被无情恼”,寄寓着作者自己的失意。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麻烦采纳,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