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心情“喜悦”的诗句1.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译文:我愉快地骑着马儿奔驰在春风里,一天的时间就把长安城的美景全看完了。 2.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译文: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3. 朝辞白帝彩去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译文: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4.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鸡鸣》 译文: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早晨,雄鸡啼叫不止。比喻在黑暗的社会里不乏有识之士。 5.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译文: 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6.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译文: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7.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译文: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8.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译文: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象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9.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译文: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10.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译文: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 11. 烹牛宰羊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译文: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12.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译文: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13.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译文: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14.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译文: 不要笑农家自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年份农家招待客人的菜肴鸡肉猪肉应有尽有。 15.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王涯《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曲二首》 译文:万树颜色深浅不同的杏花照在一江碧滢滢的春水之中,杏花浸染着江水,江水浸润着杏花,江边杏花林,水中杏花影。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2.关于喜悦心情的古诗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如果隐晦一些的还有《早发白帝城》--李白 四、朝辞白帝彩去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五、其中末句中的“轻”不仅指舟之轻,还指人的心情轻快。 六、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鸡鸣》 七、忧愁多病,心康体健。 八、气恼成病,欢乐长命。 九、不气不愁,能活白头。 十、天天不发愁,活到百出头。 十一、乐观的人,牙齿落完也不老。(维吾尔族) 十二、高兴能把小病治愈,忧愁能使小病加重。(哈萨克族) 十三、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 十四、心病还须心药医。 心里痛快百病消。 十五、心中有病,心神不定。 一笑值千金。 十六、笑一笑,十年少。 一日三笑,不用吃药。 十七、一天笑一笑,赛似吃好药。 说说笑笑,通了七窍。 十八、笑一笑,百病消。 十九、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二十、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二十一、快快活活活了命,气气恼恼恼成病。 二十二、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愁一愁,白了头。 二十三、笑笑说说散散心,不说不笑要成病。 二十四、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二十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十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二十七、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十八、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3.描写心情愉快的诗句白日放歌需纵酒,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 (一说秦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 (春夜喜雨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答: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答: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表达高兴心情的诗句求大神帮助表达高兴心情的诗句,至少5句.白日放歌需纵酒,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 (一说秦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 (春夜喜雨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 5.描写人们心情高兴的诗句要古诗的,是要非常欣喜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①彩云间, 千里江陵②一日还③.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①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②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 ③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简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唐代诗郊的《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代孟郊,以诗名闻,未及第时,作《下第》诗云“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哀怨清切.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则作此诗.由“昔日龌龊”到“春风得意”,自然是纵马长安,在春风中游杏园、雁塔题名。 6.描写心情高兴的诗句描写高兴的诗句有: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出自唐朝孟郊写的《登科后》。 解释:讲述诗人一路上骑着马春风得意,非常开心,看尽了长安城内的繁华景象。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出自唐朝杜甫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解释:诗人已到老年却还“纵酒”“放歌”,表现出欣喜若狂。表现出将要归还家乡的高兴。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出自唐朝杜甫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解释:“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表达出诗人想到多年来受苦受难的妻子儿女,但又不知从何说起,之后想到可以和妻儿一起回到家乡便欣喜若狂。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出自唐朝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 解释:本首诗全部都在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表达的方式便是以景衬情,全诗都在写作者一路上遇到的优美景色,以此表达作者心中的高兴。 (5)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出自宋代程颢的《春日偶成》。 解释:本诗句表达了作者漫步河边,怡然自得的情趣与快乐,就像得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一样的快乐。 (6)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出自唐朝杜甫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解释:本诗句表达了作者得知自己的家乡得到收复,终于可以归家不用到处颠沛流离的喜极而泣之情。 (7)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出自唐朝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解释:这句诗表达的是春天优美的景色,这是一年之中最优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由此作者心生出喜悦之情。 扩展资料: 描写伤心的诗句: (1)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解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思念的伤感之情。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解释: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友人离别的伤感之情。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出自诗歌《易水歌》。 解释:表达了壮士出征的悲壮凄凉之情。 (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 解释:这是诗人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伤心诗句 。 7.形容开心心情的诗句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译】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释】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省襄樊市。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