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字数最少的是哪个词牌

1.字数最少的宋词

白居易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周晴川 《十六字令》

眠,

月影穿窗白玉钱。

无人弄,

移过枕函边。

李煜 《望江南》

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清照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温庭筠 《梦江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余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2.什么宋词字数比较少

最短是 十六字令 吧。

像《忆江南》《捣练子》《如梦令》等等,小令都是58字以下的。详细自己百度“宋词小令词牌”,应该有一两百种。

具体内容。。。看这个吧

/cgi-bin/qzshare/cgi_qzshareget_onedetail?uin=504895633&itemid=1302495044&spaceuin=0&cginame=cgi_qzsharegetlist

3.有哪些字数很少的宋词

字数很少的宋词如下:

1、宋·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勾,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宋·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3、宋·陆游《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粱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4、宋·苏轼《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4.字数最少的词牌

一般认为,“词牌”(词调)中用字最少的当推“十六字令”。全词一共仅16个字。如宋代蔡伸所作:“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挂影自婵娟。”(也称《苍梧谣》词)

然而,也有人认为二句式的《竹枝》词才是用字最少的。它只有14个字,比“十六字令”还少了二个。

《竹枝》是从唐·刘禹锡所创制的“乐府”《竹枝词》脱胎而来的。有七言四句和七言二句两种。皇甫松的“木棉花尽(竹枝)荔枝垂(女儿),千花万花(竹枝)待郎归(女儿)”是两句式的《竹枝》词的代表作。括弧内的“竹枝”和“女儿”,它们不在主唱中而在和声伴唱时出现。破四字伴唱“竹枝”,句末伴唱“女儿”。不但皇甫氏此词按规矩应有这样的主唱和伴唱,所有“曲子词”凡称《竹枝》者也一律必须循例,遵照这种特定的格式去制作和歌唱。

引发争论的焦点就在这里。主张“‘十六字令’是用字最少的词牌”者,认为《竹枝》词中的和声伴唱二个“竹枝”和二个“女儿”8个字必须计算在内。它不是不是14个字而是22个字。因为没有这些和声伴唱,便没有所谓《竹枝》词的存在。既然和声伴唱是《竹枝》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和声伴唱的字怎么就能不予计算呢?

而主张“用字最少的词牌当属二句式‘竹枝’词”者,则认为只能计算“主唱”歌词的字数,和声伴唱只不过是“歌时群相随和之声”(《词律》卷一),陪衬的字是不能算数的。它本来就被说是“七言二句”而不是“十一言二句”。

究竟,哪种说法更有道理些,哪个“词牌”的字数才是最少的,到目前为止似乎仍没定论。那么,就继续让它留给好论者“见仁见智”吧

5.字数最少的词牌

一般认为,“词牌”(词调)中用字最少的当推“十六字令”。

全词一共仅16个字。如宋代蔡伸所作:“天,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挂影自婵娟。”(也称《苍梧谣》词)然而,也有人认为二句式的《竹枝》词才是用字最少的。

它只有14个字,比“十六字令”还少了二个。《竹枝》是从唐·刘禹锡所创制的“乐府”《竹枝词》脱胎而来的。

有七言四句和七言二句两种。皇甫松的“木棉花尽(竹枝)荔枝垂(女儿),千花万花(竹枝)待郎归(女儿)”是两句式的《竹枝》词的代表作。

括弧内的“竹枝”和“女儿”,它们不在主唱中而在和声伴唱时出现。破四字伴唱“竹枝”,句末伴唱“女儿”。

不但皇甫氏此词按规矩应有这样的主唱和伴唱,所有“曲子词”凡称《竹枝》者也一律必须循例,遵照这种特定的格式去制作和歌唱。引发争论的焦点就在这里。

主张“‘十六字令’是用字最少的词牌”者,认为《竹枝》词中的和声伴唱二个“竹枝”和二个“女儿”8个字必须计算在内。它不是不是14个字而是22个字。

因为没有这些和声伴唱,便没有所谓《竹枝》词的存在。既然和声伴唱是《竹枝》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和声伴唱的字怎么就能不予计算呢?而主张“用字最少的词牌当属二句式‘竹枝’词”者,则认为只能计算“主唱”歌词的字数,和声伴唱只不过是“歌时群相随和之声”(《词律》卷一),陪衬的字是不能算数的。

它本来就被说是“七言二句”而不是“十一言二句”。究竟,哪种说法更有道理些,哪个“词牌”的字数才是最少的,到目前为止似乎仍没定论。

那么,就继续让它留给好论者“见仁见智”吧。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