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求李重元《忆王孙》系列(春词、夏词、秋词、冬词)的赏析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就其所用词语看,全词所用也无非是宋词中惯用的语汇,如柳外高楼、芳草斜阳、梨花带雨、黄昏杜鹃。但是正像有才情的作曲家仅凭借七个音符的不同组合就能构成无数美妙的乐章一样,这首词也以其富有感染力的意象组合和不露痕迹而天然精巧的构思,描写了一个独立、不可替代的艺术形象。 我们先看一看这首词的结构。这首词主要是写景,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思绪。那一份香眇深微的情思是通过景色的转换而逐步加深加浓,逐步显示的。在场景的转换上,词作又呈为一种由大到小,逐步收束,词终而趋于封闭的心态特征。此词起笔展示的是一种开阔的伤心碧色:连天芳草,千里萋萋,极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闺中人的心也轻轻飘扬到天尽头了。这一句,情与景都呈现出一种杳眇深微的特征。接下来,场景收束为田间路头杨柳、柳外高楼。继而,在杜鹃声声中,将到黄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场景再次收束为小院梨花带春雨。最后,螟色入庭院,场景收束为一个无言深闭门的近镜头。可以想见,闭门人游荡在千里外的芳心也将最后回到常日紧闭的心扉内。词作结构由大而小,由外而内,由景生情,总体上表现为收束的特征。这一特征又准确地表现了古代妇女那种内向型的心态。 这首词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以锤炼字句为能,因为可以看见词中选用的都是一些最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大多在前人诗词中反复出现过,积淀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感情。意象本身就有很强的美的“张力”,足以调动人们的生活文化积累,从而帮助读者想象美丽的意境。比如,词中写到的芳草、杨柳、高楼、杜宇、梨花,无一不是中国雅文学中的基本意象。这些意象经过历代诗人传唱,已具有一触即发、闻声响应的高度感发能力。即以“柳”而论,从《诗经》中的“杨柳依依”到韦庄的“无情是台城柳”,从李白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到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一缕柳丝寄寓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愁绪啊!人们读到这个字,就会随着各自的文化积累不同程度地感受到那种萦绕在心头的忧怨。再如“芳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那无处不在的芳草,承载了游子思妇的无穷相思。 这首词中的其他意象也大多具有这种美的联想性。因此,当作者把这些意象巧妙组合到一起时,就形成了一种具有更丰富的启发性的画面。于是人们在熟悉中发现了陌生,有限中找到了无限。 读这样的词,应当是回味大于思索,联想重于分析。这样可以得到比几句词的字面意义更多的东西。 对不起啊。只有春词。 2.忆王孙 春词词中写到的芳草、杨柳、高楼、杜宇、梨花,无一不是中国雅文学中的基本意象。 《忆王孙》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释] 1.忆王孙:词牌名,单调31字。 2.王孙:泛指公子哥儿,这里指自己的恋人。 3.杜宇:即杜鹃。相传古蜀杜宇号望帝,让位后隐化为杜鹃。啼声哀切。 [评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伤离别的词。作者李重元共作有四首《忆王孙》,分别题作“春词”、“夏词”、“秋词”、“冬词”。此是第一篇,当为李重元所作。本词抒写春日盼归的意绪,并不刻画具体事件和感情波澜,只用主人公望中所见的一连串意象:萋萋芳草、楼外柳色、杜鹃哀鸣、雨打梨花,表达一种浓郁的感伤意味。尾句出现一种封闭的态势,令人感到窒息而苦闷。柳外楼高空断魂,杜于声声不忍闻。“楼高”独居,楼外是成荫的绿柳,是特别惹人思念远方亲友的“情物”。“空”即是孤寂的伤感,更是失望的哀叹,可见她又望了又望,从初春及暮春。该也有“悔教夫婿觅封侯”般的怨恨吧。“杜字”句既加兴了气氛的悲凉,更表现了盼归未归、欲归难归的“杜鹃啼血”的悲哀。这首词纯 取春日景物,采取比衬的手法,刻划出思妇的闺怨之情,收到极佳的艺术效果。读这样的词,应当回味大于思索,联想重于分析,如此才能得到比字面意义更多的东西。首句化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因见芳草而忆及王孙。以下写因忆而登楼眺望,望之不见,故凄凄魂断,表达一种浓郁的感伤意味。本词可说是一首别具风格的小令。 3.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翻译【赏析】漫山遍野的的青草啊,象离人的愁苦一样,无休无尽。这怎么能不使我想念远离自己的心中的白马王子?杨柳之外高耸的楼宇,就是我终日徒劳地伫立盼望,独自伤神的地方!凄厉的杜鹃一声声啼叫,那悲凄的声音令凭高远眺的闺人不忍听闻。一天之中又快到黄昏了,淅沥沥的春雨打得梨花零落,忍痛回房,深闭闺门,还是自己去忍受孤独寂寞吧。 这首春词借春景来书写闺中女子触景生情,思念远去情人的伤感情怀。“萋萋芳草”实际是借用西汉刘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来交代季节,然后交代地方,小楼独居,杨柳成荫,是特别能勾起对情人思念的景象,“空”既是孤寂的伤感,又是失望的哀叹,可见她是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可能也“悔教夫婿觅封侯”了吧。杜宇的啼叫更加深了悲哀的气氛,把盼归不归,欲归难归的“杜鹃啼血”的悲凉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思女回到屋里,听窗外雨打梨花,黄昏独守空房,就显得更为凄苦。真是痴情! 4.《忆王孙·春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李重元的《忆王孙》是一首描绘闺中少妇思念丈夫的“闺情”词。 词的首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是化用刘安《招隐士》赋中的“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之语,写出这是在芳草萋萋的暮春时节,点明了时间、季节。 “柳外楼高空断魂”谓登上高楼,凭窗远眺,盼望日夜思念的丈夫能出现在眼前,只是仍不见丈夫身影,不觉悲从中来,益觉伤悲。“杜宇声声不忍闻”言杜鹃鸣声凄厉,更能引起思念亲人的悲凄之情。“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时将黄昏,天又降雨,拍打梨花落地,伤情离绪更进一层。少妇思夫的孤寂心情,伴随凄风厉雨,更加魂消肠断。不忍再看落地梨花,遂关掩门户,不再见人。给人以无穷遐思,悲苦难以尽言。 全诗一句一层渲染,层层推进,直至最后“深闭门”打住,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读来令人为之心恸。 小令如绝句,易成而难工,最重神韵。此词利用传统意象,将芳草、烟柳、杜鹃、春雨、梨花诸物与所抒离恨别绪结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远而韵味悠长。 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共12分)忆王孙春词br【答案】【小题1】萋萋芳草,青青杨柳,悲啼杜宇,雨中梨花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一个暮春时节令人伤感的氛围。 【小题2】感情不同,杜诗写孤身赶路的行人雨中奔波,不见佳人,“魂断"指思乡之情;李词写闺中少妇登楼远眺,不见行人,徒使魂消魄断,断魂“是思夫之愁”。 【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小令如绝句,易成而难工,最重神韵。 此词利用传统意象,将芳草、烟柳、杜鹃、春雨、梨花诸物与所抒离恨别绪结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远而韵味悠长。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试题分析:“柳外楼高空断魂”谓登上高楼,凭窗远眺,盼望日夜思念的丈夫能出现在眼前,只是仍不见丈夫身影,不觉悲从中来,益觉伤悲。 “杜宇声声不忍闻”言杜鹃鸣声凄厉,更能引起思念亲人的悲凄之情。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时将黄昏,天又降雨,拍打梨花落地,伤情离绪更进一层。少妇思夫的孤寂心情,伴随凄风厉雨,更加魂消肠断。 不忍再看落地梨花,遂关掩门户,不再见人。给人以无穷遐思,悲苦难以尽言。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