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黄山的诗句古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月景更佳。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宿黄山》年代:宋 作者:黄庭坚 平时游此每雍容,掩袂今来对晚风。白首同归人不见,黄山依旧月明中。 2.黄山有哪些山峰黄山有82峰,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特别是玉屏楼,被称为“观松绝胜处”峰顶还有著名的玉屏卧佛,值得一去。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部,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离玉屏峰约1公里。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 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此峰特色是健骨竦桀,卓立地表,险峭雄奇,气势博大,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与莲花峰、光明顶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天都古时无路,难登峰顶。 莲花峰:海拔1864.7米,是黄山最高峰,也是华东地区第一高峰。徐霞客在游记中说:莲花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之上”,“即天都亦俯首矣”。此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百步云梯:200级台阶,下面的观景台可以看:猪八戒写情书(老僧入定),鳌鱼吃螺蛳,老鼠偷油。鳌鱼峰:黄山36小峰之首。有鳌鱼驮金龟景,去莲花峰方向有左右两条路,左走一线天,右走鳌鱼洞。 光明顶: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比最高峰莲花峰1864米低四米,莲花峰高,光明顶平,天都峰险。 白云景区:也叫白云溪景区、钓桥景区,位于西海群峰之中,光明顶与鳌鱼、圣莲、云际、石床诸峰环列四周。它东起海心亭,西至排云亭,景区面积约16.5平方公里,高度落差近千米,被游人视为“神秘的黄山西部世界”。 丹霞峰:住宿西海饭店和排云楼宾馆可以在此看日出,不过冬天此处就看不到日出了。 狮子峰:北海宾馆前一山峰,景点有曙光亭,清凉台,清凉台可看十八罗汉朝南海,仙人下棋,丞相观棋,峰顶可看猴子观海等景点。在狮子峰北一座平顶的山峰上,有一巧石,如猴蹲坐,静观云海起伏,人称“猴子观海”。 始信峰: 从黑虎松进入依次有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在观景台前方有石笋峰,石笋峰远眺有观音漂海。观景台左有卧云峰,卧云峰上有探海松、卧龙松,观景台右行10米有竖琴松(辕门松),观景台左行去始信峰顶边有接引松,始信峰顶有聚音松。 白鹅岭; 后山缆车站上站,左走可以直接到光明顶,右走可以到北海,西海个景点,白鹅岭观景台往南可以看莲花峰,天都峰,香炉峰。 佛掌峰前下方看飞来鼓,右上方看鲤鱼跳龙门等景点。在白鹅岭,下盘道右侧,有大小七块岩石,形状不一,天然与叠在一起,协调和谐,天然成趣,故名“七巧石”。 十大名峰 一、莲花峰: 1864米。为黄山第一大高峰,因状若初开新莲得名。旁在莲蕊峰。 二、光明顶: 1860米。为黄山第二大高峰,因顶部开阔,日照长久,顾而得名。顶部有气象站。 三、天都峰: 1810米。为黄山第三大高峰,因其雄伟壮丽、十分险峻,称为“天山都会”。 四、贡阳山: 1800米。山顶建有电视转播台。此处松林茂盛,杜鹃盛开。 五、鳌鱼峰: 1780米。因山形极象鳌鱼而得名。有鳌鱼吃螺丝、鳌鱼驮金龟诸景。 六、玉屏峰: 1710米。位于黄山天都、莲花两峰间,旧称文殊院。为黄山最美的地方之一。 七、狮子峰: 1690米。横卧北海宾馆对面,狮首有丹霞峰、狮身有清凉台、狮尾有曙光亭。 八、始信峰: 1683米。此峰小巧玲珑,风姿独特,如入画境。古人说:到此始信:“黄山 天下奇,故而得名。 九、青鸾峰: 1589米。传说轩辕黄帝在此采药,因此山峰状如青鸾蹲立得名。移步变景,又 名立马峰。 十、西海群峰:1550米。位于黄山西海门,是一组最秀丽的峰峦。 3.关于黄山的诗句古诗词《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唐·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同友人游黄山》 明·汤宾尹 冒雨穿山羡未曾,息肩无寺寺无僧。 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 与君伸脚量峰碛,踏着云光不记层。 《望黄山诸峰》 唐·释岛云 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4.古人赞美黄山的诗句有哪些1、“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代: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释义: 黄山高耸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 丹崖对峙夹石柱,有的像莲花苞,有的像金芙蓉。 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老松。 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 我知道今天你要独往黄山,也许可以和温伯雪相逢。 为采撷精华辞别五岳,攀岩临穴,经历艰险千万重。 归来闲居白鹅岭上,渴了饮丹砂井中水。 凤凰叫时我即来,你要准备云霓车驾一起游览天宫。 来往陵阳仙山东,行走在芬芳的桂树丛中。 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 以后我还会时常来访问,乘着弓桥步入彩虹中。 2、“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唐代: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释义: 昨夜是谁唱出吴地的歌声,就像万壑之风振响空寂的树林。 蛟龙惊起不敢在水中静卧,山猿也不时停下啸声而闻听山岩下的歌音。 我宿在明月照着碧溪的黄山下,听了也罢却原在松林间弹着的琴。 早晨才知道您果然是位隐逸之士,便提盘沽酒并以霜栗当饭助兴。 酒至半酣您又发出江涛海啸的歌声,使我的愁绪在酒杯中消失殆尽。 3、“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 《游黄山留题》 宋代:张冠卿 路尽清溪逼画图,乱云深处插天都。 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 释义: 道路河流的尽头就像图画一样,乱石耸立直入天空。 迷雾散开好像虎豹出洞,松林间犹如龙蛇盘驱。 4、“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游黄山》 宋代:朱彦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释义: 三十六座高峰耸立,直插云天,天上华丽的宫阙汇聚各路神仙。 如果与黄山并接在一起,好像亏欠黄山温泉的舒适。 5、“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游黄山》 宋代:焦炳炎 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 释义: 黄山山峰的一端探出云霄,各座山峰高低护着天空中的烟雾。 红色的云雾犹如兔子,犹如香气扑鼻的木棒,好像看见龙的影子,月亮倒映在潭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