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双鲤的古诗双鲤是古诗中的一个典故,出自汉复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河制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百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度。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知。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道言长相忆。 2.有没有描写鲤鱼的诗词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赏析】 这是借歌颂热海的奇特无比以壮朋友行色的送别诗.或写于交河郡,或写于轮台县.热海即伊塞克湖,又名大清池、咸海,今属吉尔吉斯斯坦,唐时属安西节度使领辖.岑参虽未到过那里,但根据传闻和自己长期在荒远之地的体验,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神奇无比.如汤煮的热海水中,居然有长且肥的鲤鱼;热气可以蒸沙烁石,把云彩点燃,岸边的青草却是四季长青,令人不可思议.更有意思的是他居然能把这种奇特的自然景象与所送友人的御史身份联系起来,点明题旨,而且这种联系是那么自然,毫无斧凿痕迹板桥晓别 回望高城落晓河 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 一夜芙蓉红泪多风送红帆鹦鹉渡,烟笼碧草鲤鱼洲 后梁医学大师陶弘景誉鲤为“诸鱼之长,食品上味”; 《诗经》中曰:“岂食其鱼,必河之鲤”;“饮御诸友,庖鳖脍鲤”.《里语》称:“洛鲤河鲂,贵于牛羊”.汉代大诗人蔡邕食过黄河鲤鱼后,给后人留下了:“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几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清稗类抄》中也说:“黄河之鲤甚佳,…”甘鲜肥美,可称珍晶”;“眼似珍珠鳞似金,赤鲤腾出如有神” 唐代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诗 中写道:“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独孤及《送何员外使湖南》一诗中又写道:“王程傥未复,莫遣鲤鱼稀.” 《古乐府》又具体化了:“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 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赞美黄河鲤鱼:"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未成龙,归来伴凡鱼.胡兰成的句子:“水仙已乘鲤鱼去,一夜芙蕖红泪多 李商隐的诗《板桥晓别》: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3.关于鲤鱼的诗句《鲤鱼》 年代: 唐 作者: 章孝标 眼似真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沈。 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岁月深。 《鲤鱼》 年代: 唐 作者: 项斯 似龙鳞又足,只是欠登门。 月里腮犹湿,泥中目未昏。 乞锄防蚁穴,望水写金盆。 他日能为雨,公田报此恩。 《鲤鱼行》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鲤鱼财三尺,浅水不覆脊。 虽怀江湖乐,已叹刀几赤。 长鲸之长几千丈,雪蹴山倾万重浪。 纵游不厌沧海宽,一跃已在青天上。 身世局促古所哀,噞喁贪饵胡为哉? 人间沟渎莫更顾,夜半变化乘风雷。 《题陈生鲤鱼图》 年代: 宋 作者: 赵必成 神龙原自异凡鱼,潴泽还知不久居。 平地雷轰头角露,滔天浪浴甲鳞舒。 应夸鳌海都量遍,漫道龙门不可逾。 试问锦标刚一跃,陡成霖雨足沾濡。 4.形容鲤鱼的诗句唐人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李白《赠崔侍郎》“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唐朝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宋代王安石的《鱼儿》“绕岸车鸣水欲开,鱼儿相逐尚相欢.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 宋朝范成大《鲈鱼》“细捣橙姜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清人徐鹄庭《汉口竹枝词》“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 李群玉-唐【新荷】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郑愔-唐【莲曲】 锦楫沙棠舰,罗带石榴裙.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诗经•大雅•灵台》 诗云:“王在灵台,于轫鱼跃.” •《左传》: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陈鱼而观之.” •《汉书•地理志下》: “巴蜀广汉,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木疏食果实 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又“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瓜遍及赢蛤,食常充足.” •《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潭中鱼可数百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 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乐.” •《渔翁》[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烛.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酬张少府》[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唐]张志和: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晚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踏莎行》[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渔父》陆游: “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渔父》陆游: “晴山滴翠水挼蓝,聚散渔舟两复三.横埭北,断桥南,侧起船篷便作帆.” •《浣溪沙》[北宋]苏东坡: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行路难》[唐]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白日边” •《江村》[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划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江雪》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村即事》[唐]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黄花浅水边.” •《鹊桥仙》[南宋]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水钓台四.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道情》[清]郑板桥: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往来无牵绊.”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谛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儿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今宵剩把银灯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 陆游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 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 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 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抵楚门 李仕兴 楚门山色散烟霞,人到江南识永加. 半垄石田多种麦,一冬园树尚开花. 海天日暖鱼堪钓,潮浦船回酒可赊. 傍水人家无十室,九凭舟楫作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