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里有哪些是比较经典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 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 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 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挪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 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 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 红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 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 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 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雕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画,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离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青玉案 众里寻他千百度,。 2.非常著名的唐诗宋词有哪些10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 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词之首,堪称千古绝唱。 9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此词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上片都是场景烘托,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手法上颇象《破阵子》。此词表面写的是作者寻意中人,写出了她的忧愁,孤独。 实际上此人就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全词含而不露,极富哲理,读来令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好词。 8一剪梅(李清照) 此词是宋词婉约派的名作,写的细腻深情,在写作手法上颇为人称道。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 极尽了相思之苦。历来为人所称道。 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将其排到第八应该没有争议。 7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这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全词写的慷慨激昂,最后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写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 6虞美人(李煜) 这是作者的绝命词,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尤其是最后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恰当运用比喻,极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国破家忘的愁苦之情,遂成为了千古名句。 5雨霖铃(柳永)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是此词在当代流传并不广泛,应不及同为婉约名作的《鹊桥仙》。 4鹊桥仙(秦观) 其实此词在历史上的地位应低于《雨霖铃》,也许是该词写于《雨霖铃》之后的原因,不如其有开创性。但是该词在历史和当代的耳熟能详程度应远超过《雨霖铃》,全词明白如话,表达了高尚的爱情观。 是千古传诵的爱情词和婉约词,其经典性毋庸置疑。 3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该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豪放派的代表作,乃至是宋词的代表作。 该词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当时婉约的词风,彻底开启了豪放派,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全词也写的豪放异常,尤其是首句,已成为了名句中的名句。 但是全词并不完美,末尾有消极思想呈现,同为豪放词名作,在思想性上我觉得不如《满江红》。 2满江红(岳飞) 虽然陆游,辛弃疾和陈亮等都写过不少抗战词,但是他们都远不如该词。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词写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不屈的精神,它早已成为了伟大民族精神的代名词。 其在宋词中的地位我认为至少应进入前3。 1水调歌头 中秋(苏轼) 对这首词我也不想再介绍,堪称是宋词中经典中的经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篇章。 全词无论文采,思想和哲理等都堪称完美。更重要的是这首词的知名度绝对在这10首词中名列第一,人们也许不会背其它词中的句子,但对于这首词中的名句就一点就通,可见其耳熟能详程度高到了什么程度。 象这么一首在词采,词境和知名度到那么高的词,名列第一应该实质名归。《访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脍炙人口,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是唐诗中的代表作。 诗因为受体裁的限制,只能用很少的字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诗有“诗家语”,如果用读散文的方法来读诗,则不容易理解诗的本意。 这首《访隐者不遇》,最大的特点是精炼,诗是五绝,只有二十个字。开篇第一句“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作者没有说,只用回答代替了疑问“言师采药去”,那问的一定是“师往何处去”。 接下来又用一句回答“只在此山中”,省略了疑问“采药在何处”,最后又以一句“云深不知处”省略了“山中何处采”。一首要用七句才能写明白的诗,只用了四句就写完了。 纵观全文,作者的疑问一句都没有写出来,而读者很容易就能想到作者问的是什么。 然后我们再看诗中出现的事物。 “松下问童子”,那就一定有主人公和童子两个人,问的地点是松下,那就一定有一棵松树,这棵松树一定不是小松,不然就不是“松下”而是“松旁”了。“言师采药去”,两人的问答开始了,作者一定是来到“隐者”居住的地方,相问隐者的童子。 既然是居住的地方,而且隐者还有一个童子,总不会风餐露宿,那就至少应该有一个茅屋。也许还种了一小片菜地,有一个池塘,养了几只鹅……,当然,诗里并没有写到这些,只是依个人的想象。 “只在此山中”,那就必定有一座山,至于这座山有多高?“云深不知处”…… 最后我们再看作者的思想活动。题目是《访隐者不遇》,作者去拜访隐者,想必一。 3.比较著名的宋词和唐诗有哪些(一)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闻客从何处来 (四)长干曲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五)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XIE)(第二声),此物最相思。 (八)渡桑乾 贾岛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九)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十)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十一)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二)天净沙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十三)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十四)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十五)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十六)《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秋暮西归途中书情 白居易 耿耿旅灯下,愁多常少眠。 思乡贵早发,发在鸡鸣前。 九月草木落,平芜连远山。 秋阴和曙色,万木苍苍然。 去秋偶东游,今秋始西旋。 马瘦衣裳破,别家来二年。 忆归复愁归,归无一囊钱。 心虽非兰膏,安得不自然。 江外思乡 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琴歌二首 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 陈子昂 故乡今日友。 欢会坐应同。 宁知巴峡路。 辛苦石尤风。 雁 杜牧 万里衔芦别故乡,雪飞雨宿向潇湘。 数声孤枕堪垂泪,几处高楼欲断肠。 度日翩翩斜避影,临风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来衡岳,羽翼摧残陇塞霜。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李白 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山光摇积雪,猿影挂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归棹移。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 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鱼龙动陂水,处处生波澜。 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 滞雨 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 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 归梦不宜秋。 中春登楼 刘兼 金杯不以涤愁肠,江郡芳时忆故乡。两岸烟花春富贵, 一楼风月夜凄凉。 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 归去莲花归未得,白云深处有茅堂。 古今通塞莫咨嗟,谩把霜髯敌岁华。失手已惭蛇有足, 用心休为鼠无牙。 九天云净方怜月,一夜风高便厌花。 独倚郡楼人不会,钓舟春浪接平沙。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作品】: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内容】: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年代】:唐 【作者】:卢照邻 【作品】:赠益府群官 【内容】: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 答言寒乡子,飘飖万余里。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借风便,。 4.比较长的宋词有哪些白居易的长恨歌,够长吧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5.比较好的宋词选本有哪些朱孝臧选《宋词三百首》。 该版本突出选格律派的作品,以吴文英名列第一,计二十四首;周邦彦次之,凡二十三首;姜夔再次,录十七首。而欧阳修仅有九首,柳永十三首,秦观仅有七首,苏轼仅十首,辛弃疾仅有十二首。 《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编选) 这部《唐宋名家词选》,选录自唐迄宋九十四位著名作者的七百零八首词。入选的作家和作品,思想倾向、风格流派和艺术造诣,都具有其代表性,特别是对于词的句读和韵位,编选者还作了标注,可以帮助读者初步了解词的格律,也可供古典文学研究者参考。 6.经典唐诗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代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草】似莠而细,无芒,春兴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 【梨花】指雪 【瀚海】沙漠 【中军】古多分兵为左中右三军,中军为主帅号令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 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 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 “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 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 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 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 “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 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 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 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 “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 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 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 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 7.谁有比较经典的唐诗宋词·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月春风似剪刀。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吹笳吸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人事有代高血压,往来成古今。·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面桃花相映红。·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晚旒。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幕鸦。·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上究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山中一夜雨,树抄百重泉。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山花如乡颊,江火似流萤。·山围攻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山雨欲来风满楼。·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山回路转不见君,雪山空留马行处。 ·山将落日去,水与睛空宜。·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影空见花。·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千呼万唤始出来,铖抱琵琶半遮面。·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寻塞草烟。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无情有恨何人沉,月晓风清欲堕时。·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无数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不见乡书传枞足,唯看新月吐蛾眉。·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不知何处吹芒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 竟未休。·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 ·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不薄今人爱古人。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天上几回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若有情天亦老。·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