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陈尚君唐诗

1.有一首诗的最后一句叫“既生卿何生汝”的诗句全诗是什么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

2.《春望》《次北固山下》《渔家傲.秋思》《天净沙.秋思》出自哪部诗

《春望》《次北固山下》《渔家傲.秋思》《天净沙.秋思》出自《全唐诗》. 该书编成的次年,即由内府精刻行世,后又有扬州诗局本,二本皆为一百二十册,分装十函.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归并成三十二卷.1960年,中华书局据扬州诗局本断句排印,并改正了一些明显的错误. 辑补《全唐诗》的著作,以日本上毛河世宁(即市河宽斋)《全唐诗逸》三卷为最早,成书时间约相当我国乾隆时期,凡补诗七十二首,句二百七十九条.中华书局本《全唐诗》附于全书之末,今人王重民辑《补全唐诗》、《敦煌唐人诗集残卷》二种,据敦煌遗书补一百七十六首,孙望《全唐诗补逸》二十卷,补诗七百四十首又八十七句,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二十一卷,补诗一千一百五十八首又二百四十三句.以上四种,由中华书局合编成《全唐诗外编》出版.复旦大学的陈尚君先生对唐诗补遗进行完善工作.陈先生将目光放在包括《会稽掇英总集》、《天台诗集》、《翰林学士集》在内的更大范围的唐宋文献及域外汉集上,所涉典籍达五千余种.其历时两年多,终成《全唐诗补编》,由中华书局于1992年出版.是编对《全唐诗外编》做了细致的甄别工作,剔出一些误收重出之作,又新增佚诗四千六百六十三首,句一千一百九十九条(诗、句皆必注典籍出处),诗人一千一百九十一人(生平皆以精当考订).加上《外编》原有成果,《补编》共收诗六千三百二十七首,句一千五百零五条,约为《全唐诗》作品的七分之一;收诗人一千六百多位,其中新见者九百余位,接近《全唐诗》诗人的三分之一.至此,唐诗作品存世者正式已知诗达五万五千七百三十首,句计三千零六十条;所涉唐代诗人三千七八百位.这还不包括1992年夏天在湖南长沙唐窑出土瓷器上所题的几百首唐诗.据悉,“其中不少诗是《全唐诗》中没有收进去的”.另外,近年尚陆续有一些唐诗补遗之作发表. 考订著作,有刘师培《全唐诗发微》,收入《左庵集》,篇幅不多;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订正《全唐诗》小传、篇章等错误,甚为精到,收入中华上编版《唐人行第录》.。

3.陈尚君为什么没有参加新的全唐五代诗编纂

他之前有做前期贡献的。

1982年,中华书局将上述四种唐诗补遗成果合编为《全唐诗外编》出版,共收诗人935位,其中395位为《全唐诗》所不载。此后,中华书局又约请复旦大学陈尚君先生对《全唐诗外编》进行完善工作,根据更为广泛的唐宋文献、域外汉籍以及学界研究成果,于1992年出版《全唐诗补编》,剔出一些误收重出之作,并打破旧例,收录了相当数量的铭、箴、赞、颂、歌诀和佛教偈颂,遂又新增佚诗4300多首,句1000多条,诗人1000多人。

1992年,湖南长沙唐窑出土的瓷器中又发现几百首唐诗,其中也有不少诗不见于《全唐诗》。 满意回答别忘了好评哦·~~O(∩_∩)O谢谢咯。

4.唐诗里巷,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可能是陶工自己的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

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

全诗如下夜夜挂长钩,朝朝望楚楼。可怜孤月夜,沧照客心愁。

圣水出温泉,新阳万里传。常居安乐国,多报未来缘。

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主人。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

祇愁啼鸟别,恨送古人多。去后看明月,风光处处过。

一别行万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千里人归去,心画 【 疑为尽字】 一杯中。莫虑前途远,开坑 【 疑为帆字】 逐便风。

小水通大河,山深鸟宿多。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过。

道别即须分,何劳说苦辛。牵牛石上过,不见有蹄痕。

一月三场战,曾无赏罚为。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眠。

【 眠字不韵,疑有误。原校改作「归」字,尚难确定。】

自入新丰市,唯闻旧酒香。抱琴酤一醉,尽日卧弯汤。

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遣风吹却云,言向天边月。

男儿大丈夫,何用本乡居。明月家家有,黄金何处无。

客人莫直入,直入主人嗔。扣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

我恨君生早。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

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龙门多贵客,出户是贤宾。

今日归家去,将与贵人看。天吞日月明(上夭下明),五月已三龙。

言身一寸谢,千里重会撞。 【 末字疑应为「钟」字。】

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主人居此宅,可以斗量金。

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与卖人看。

自从君别后,常守旧时心。洛阳来路远,还用几黄金。

念念催年促,由如少水如。劝诸行过众,修学香无馀。

5.代表性 古诗十首

《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汉乐府·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收录在《汉乐府·铙歌》。

“乐府” 本是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汉代“乐府”的任务是搜集民歌俗曲和歌辞, 汉代人把当时由乐府机关所编录和演奏的诗篇称为“歌诗” ,魏晋六朝时人开始称这些歌诗为“乐府”或“乐府诗”;其中的民歌部分被称为 “乐府民歌”。汉乐府诗打破了《诗经》以四言诗为诗歌正宗的传统, 创造了杂言体的诗歌,并首先创造了完整的五言诗;其中的叙事诗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体诗歌的新发展。

汉乐府民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思想性, 反映了下层人民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有些诗也表现了封建礼教压制下弃妇和怨女的痛苦。 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收录汉乐府民歌最多,给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方便。

这是女子自誓之词。很多作品都取开头一句作为标题,其实就是因为他们都是直抒胸臆的表达,而非命题作文。

所谓自誓之词,可能也就是几句话,好比一帮朋友闲聊形容新一年级小孩子学习成绩差为青草不出、开车颠簸厉害为摇大船、某人听不进去劝为水都泼不进去;因为该语言过于形象生动,遂被群众传唱、被采风官员选入官定材料里。因为不是命题作品,他们的标题往往都是后加上去的,通常取开头一小段作为标题。

首句“上邪”是指天为誓,犹言“天啊”!古人敬天畏命,非不得已不会轻动天的威权。现在这位姑娘开口便言天,犹如开头就把调子定得很高。

这几句话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敦煌曲子词中的《菩萨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明显地受到它的启发:“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不仅对坚贞专一的爱情幸福的追求是如出一辙的,并且连续用多种不可能来说明一种不可能的艺术构思也是完全相同的。《行行重行行》 (汉代的诗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本篇选自《昭明文选·诗十九首》。

古诗,通常是指古代诗歌。汉人称《诗经》为古诗,南北朝人称汉魏诗为古诗。

汉诗中有一部分无名氏作品,也许有五六十首,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从其中选取了十九首,后人称之为《古诗十九首》。这些诗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不一致,大约产生于东汉晚期。

作者大概是一些失意的中下层知识分子(所谓文人),姓名已不可考。这之前的古诗多采自民间,以口头语为主,这之后的诗词为文人所垄断、变成文人这一群体的创作。

所以说文选诗19首是一个转折点。萧统(501-531)南朝梁文学家。

字德施,南兰陵人。武帝长子。

武帝天监元年,立为太子,未即帝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信佛能文。

曾招聚文学之士,编集《文选》三十卷,对后代文学颇有影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集有《昭明太子集》。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出土的唐代陶器上被发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

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离思》 元稹 唐朝诗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 (779年-831年) 唐朝诗人,诗在当时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风流才子,《西厢记》中男一号的原型。

《蝶恋花》 柳永 (约987年~约1053)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 苏轼 (1037~1101) 北宋文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早年师从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为 苏轼、黄庭坚、秦观、蔡京的同事。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鹊桥仙》 秦观(1049~1100) 北宋词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纤云。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