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地名有关的诗句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 3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4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5总为浮云能敝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愿解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0【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1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4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5【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16【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归 17自言家住【云南】北,知是遗尘几世孙 1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9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20【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2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5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6【青海】长云晴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2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2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0【襄阳】好风曰,留醉与山翁 3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33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2.诗句中含有地名的诗句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首乐府为描述思妇怀念远征良人的佳作。此诗提到的捣衣这个现象,我们还可以在很多诗文里面看到,如庾信《夜听捣衣诗》:“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王建《捣衣曲》:“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妇姑相对神力生, 双揎白腕调杵声。”刘禹锡《捣衣曲》:“爽砧应秋律, 繁杵含凄风。一一远相续, 家家音不同。”等等,可见捣衣是个十分常见的题材。 有人认为捣衣就是洗衣服时用木杵在砧板上敲击,使之干净。这是个误解,实际上它是古人制作衣服的第一道工序。捣的过程,其实就是“精练”的过程。蚕丝在未练之前,还是一种生丝,含有较多的杂质及丝胶,而且手感很硬,没有光泽。因此捣练为一极其重要的工序,它的主要目的,在于脱胶、分解色素,把生丝练成熟丝,使其柔软、容易染色,然后作为布料用来制作成衣。练的方法,东周时期便已相当成熟,据《考工记》记载,先把草木灰浸在水中,澄清之后得到碱性水;再把生丝浸在碱性水中,溶解丝胶,经过7天之后拿出来曝晒;最后在夜间把丝放到井里,使已分解的色素和丝胶充分溶在水中。但是这个方法局限较大,整体过程比较缓慢,因此在秦汉时期有所改进,人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了砧杵来捣,化学作用加上机械作用,不但缩短了脱胶的时间,而且“练”出来的织物效果更好。 捣练时,一般都是站立用木杵对捣。徐光启《农政全书》载:“盖古之女子对立,各执一杵,上下捣练于砧。” 王建“妇姑相对神力生”、杜甫“新月犹悬对杵鸣”等诗,正佐证了两人对立、执杵而捣、击砧而鸣的事实。捣练时用的杵,宋以前为两头粗中间细,也叫“细腰杵”。(具体情形可参见唐代大画家张萱所作之《捣练图》。) 关于捣练的时间,据文献记载,则多为秋天与寒夜。如庾信“秋夜捣衣声”、白居易“月出砧杵动,家家捣秋练”、杜甫“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米芾“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等等,已讲的十分明白。 3.与古诗诗句所有联系的地名江西省鄱阳湖--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在《滕王阁诗序》中将一个碧波万顷、水天相连、渺无际涯的鄱阳湖呈现在世人眼中。晴日浮光跃金,舟发鸟翔;雨时云水茫茫,风急浪高;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千百年来,鄱阳湖哺育着江西人民,也以她瑰丽的姿色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山西永济颧鹊楼 --这首千古传诵的诗,是诗人通过登颧鹊楼这三层高的楼,以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宏远的抱负和博大的胸襟,也表现了宇宙的无限。人们千古传诵这首诗,是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 4.写出和地名有关的诗句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出塞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看花 (宋)司马光 (洛阳)春日最繁华, 红绿阴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下列诗句和什么地名有关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庐山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鄱阳湖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成楼。(山西永济县的鹳雀楼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 )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处于武昌西黄鹤矶上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西汉末公孙述拨筑,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