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要带瓷字的唐诗樵叟 朝代:唐 作者:贯休 体裁:七古 樵父貌饥带尘土,自言一生苦寒苦。 担头担个赤瓷罂,斜阳独立蒙笼坞。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朝代:唐 作者:皎然 体裁:杂言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 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 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朝代:唐 作者:颜真卿 体裁:联句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陆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张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李崿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颜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皎然 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陆士修 登灵山水阁贻钓者 朝代:唐 作者:杜荀鹤 体裁:七律 江上见僧谁是了,修斋补衲日劳身。未胜渔父闲垂钓, 独背斜阳不采人。纵有风波犹得睡,总无蓑笠始为贫。 瓦瓶盛酒瓷瓯酌,荻浦芦湾是要津。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朝代:唐 作者:刘言史 体裁:五古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济源寒食 朝代:唐 作者:孟郊 风巢袅袅春鸦鸦,无子老人仰面嗟。 柳弓苇箭觑不见,高红远绿劳相遮。 女婵童子黄短短,耳中闻人惜春晚。 逃蜂匿蝶踏地来,抛却斋糜一瓷碗。 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 饥童饿马扫花喂,向晚饮溪三两杯。 莓苔井上空相忆,辘轳索断无消息。 酒人皆倚春发绿,病叟独藏秋发白。 长安落花飞上天,南风引至三殿前。 可怜春物亦朝谒,唯我孤吟渭水边。 枋口花间掣手归,嵩阳为我留红晖。 可怜踯躅千万尺,柱地柱天疑欲飞。 蜜蜂为主各磨牙,咬尽村中万木花。 君家瓮瓮今应满,五色冬笼甚可夸。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朝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绝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进艇 朝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律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昼引老妻乘小艇, 晴看稚子浴清江。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昨晚饮太多,嵬峨连宵醉。 今朝餐又饱,烂熳移时睡。 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 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 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 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 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 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 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 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 葺池上旧亭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池月夜凄凉,池风晓萧飒。 欲入池上冬,先葺池中阁。 向暖窗户开,迎寒帘幕合。 苔封旧瓦木,水照新朱蜡。 软火深土炉,香醪小瓷榼。 中有独宿翁,一灯对一榻。 2.诗名里带瓷字的诗词有哪些《谢黄师是惠碧瓷枕》 年代: 宋 作者: 张耒 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 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 梦入瑶都碧玉城,仙翁支颐饭未成。 鹤鸣月高夜三更,报秋不劳桐叶声。 我老耽书睡苦轻,遶床惟有书纵横。 不如华堂伴玉屏,宝钿敧斜云髻倾。 《摸鱼儿 次韵抱瓷》 年代: 元 作者: 张伯淳 采黄花、自斟清醑,南山人在何许。浮生聚散云萍似,消得几番寒暑。些个路。□不断情?,惟有春天树。停歌罢舞。更说甚悲欢,从教白首,心事付崔橹。钧天梦、忘却当年宦谱。吟蛩休怨休诉。如今世味更尝惯,但见青山多妩。清对苦。是我误儒冠,还是儒冠误。西湖胜处。且趁取时佳,不寒不暖,同泛小舟去。 《西江月 赋陶九成瓷牖朝光书室》 年代: 元 作者: 邵亨贞 土室融融曙色,山窗晏晏春眠。东风和气满壶天。依约镜奁初展。晴散茅檐云彩,*浮纸帐香烟。一枝花影弄婵娟。染就素罗团扇。 《鹧鸪天·汤泛冰瓷一坐春》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灯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醒酲魂。与君更把长生碗,聊为清歌驻白云。 3.含有瓷字的诗词有哪些,不要周杰伦的歌词啊1.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盌(唐·杜甫)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盌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2.进艇(唐·杜甫)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3.西江月(宋·无名氏) 灯火楼台欲下,笙歌院落将归。冰瓷金缕胜琉璃。春笋捧来纤细。 饮罢高阳人散,曲终巫峡云飞。千方修合斗新奇。须带别离滋味。 4.谢黄师是惠碧瓷枕(宋·张耒) 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 梦入瑶都碧玉城,仙翁支颐饭未成。鹤鸣月高夜三更,报秋不劳桐叶声。 我老耽书睡苦轻,绕床惟有书纵横。不如华堂伴玉屏,宝钿敧斜云髻倾。 4.带茶字的古诗词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7a6431333361323538,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 (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唐·徐 夤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宋·范仲淹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元·林锡翁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清·陆廷灿 御茶园里筑高台,惊蜇鸣金礼数该。 那识好风生两腋,都从著力喊山来。——清·周亮工 武夷黄山一片绿,采茶农夫如蝴蝶。 岂惜辛勤慰远人,冬日增温夏解渴。——当代·郭沫若 得天独厚大红袍,味到岩茶意气豪。 ——当代·潘主兰 一 溪牵乱山,万绿沉竹筏; 上岸拾云去,岩前煮新茶。——当代·贾平凹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5.关于碗字的成语盆朝天,碗朝地、衣食饭碗、箸长碗短、雪碗冰瓯、一碗水端平。 一、盆朝天,碗朝地 白话释义:形容家庭中杂乱无条理。 出处:《方珍珠》第四幕:“她们都疯了,我还没疯看,这里盆朝天碗朝地,没人管。火灭了,开水没有一点,我连碗热茶都喝不到嘴!” 朝代:近代 作者:老舍 二、衣食饭碗 白话释义:比喻赖以为生的职业或技能等。 出处:《水浒传》第十五回:“阮小五接了说道:‘教授不知,在先这梁山泊是我弟兄们的衣饭碗,如今绝不敢去。’”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三、箸长碗短 白话释义:形容家用器物凌乱不全。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六:“箸长碗短,全不似人家模样,访知尽是妻子败坏了。” 朝代:明末 作者:凌濛初 四、雪碗冰瓯 白话释义:瓯:盆碗之类的器皿。形容碗、盆器皿洁白干净。也比喻诗文清雅。 出处:《次韵甄云卿晚登浮丘亭》诗:“葛中羽扇吾方健,雪碗冰瓯子句清。” 朝代:宋 作者:范成大 译文:头戴葛巾手摇羽扇我的身体很健康,诗句清雅如同冰雪做成的盆碗一样。 五、一碗水端平 白话释义:比喻办事公道,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刘家锅伙》六:“妹子,你是过来人,可得一碗水端平。” 朝代:近代 作者:刘绍棠 6.诗名里带屦字的诗词有哪些1、《芒屦》 宋·陆游 芒屦一双青,筇枝九节轻。登山犹健在,投檄太迟生。满意竹风冷,入怀。 2、《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辄次韵四篇上渎台览》 宋·陈与义 岁月移文外,乾坤杖屦中。铿然五字律,健在百夫雄。秋入池深碧,寒欺。 3、《葛屦》 先秦·诗经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1]之,好人服之。 4、《水调歌头·杖屦觅春色》 宋·杨炎正 杖履觅春色,行遍大江西。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不道七州三垒,。 5、《赠严四草屦》 唐·刘商 轻微菅蒯将何用,容足偷安事颇同。日入信陵宾馆静,赠君闲步月明中。 6、《答陈屦常秀才谑赠》 宋·晁补之 驱车触热中烦满,苦无蔗浆冻金碗。陈君诗卷可洗心,持作终朝晤言伴。 7、《还靖师草屦》 宋·王珉 跣足山行践绿芜,道人应念我崎岖。还将达磨西归履,暂作王乔羽化凫。 8、《残句:草屦布裘轻紫绶》 宋·王禹偁 草屦布裘轻紫绶,角冠纱帽换朝簪。 9、《淳熙丙申二月晦翁归婺源先曾大父因随杖屦遂挂名于弟子之列乃以所著书说以求正晦翁可之又尝投书论易甚详龙翰不学缁玷家声因读遗文有作数语亦所以自勉云》 宋·吴龙翰 吾祖曾师云谷仙,读书直下悟蹄筌。道参太极本无极,易论先天与后天。 10、《草屦》 宋·易士达 崎岖只惯识羁情,足下忙穿子更轻。近世宦途如纸薄,当知险处不须行。 11、《麦秋劭农随侍郡侯杖屦获遂澹岩一游浪吟古句聊志岁月》 宋·赵与泳 玲珑岩窍高倚空,雾霭山巅气郁葱。征途倍喜憩美荫,石室况乃来清风。 12、《陪诸公杖屦登梁王吹台,悠悠悼古之情,不能自已,呈孟子周子文二友》 曹伯启 天宇廓然秋已莫,幽人欲作登高赋。联镳沽。 7.带铭字的古诗词1、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原文选段: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释义: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2、宋代:陆游《夜泊水村》 原文选段: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释义: 腰上佩带的羽箭已长期凋零,只叹未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名。 想老夫我尚能横越那大沙漠,诸位何至于新亭落泪空悲鸣。 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斑白不能再转青。 应牢牢记住常年江湖泊船处,卧闻寒州上新雁到来的叫声。 3、唐代: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原文选段: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释义: 会稽岭刻石记下丰功伟绩,驰骋琅琊台了望大海,何处是仙岛蓬莱? 用了七十万刑徒在骊山下修建陵墓,劳民伤财! 盼望着神仙赐长生不老之药来,徒然心哀! 派大海船入海,用连发的弓箭射杀山一样大的鲸鱼,是为了清除所谓的妖怪。 4、宋代:吴文英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原文选段: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释义: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5、唐:李隆基 《幸蜀西至剑门》 原文选段: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释义: 剑门山高耸入云,险峻无比;我避乱到蜀,今日得以回京。 只见那如翠色屏风的山峰,高有千仞,那如红色屏障的石壁,全凭五位大力士开出路径。 灌木丛生,好似缠绕旌旗,时隐时现;白云有如飞仙,迎面拂拭着马来。 治理国家应该顺应时势,施行仁德之政,各位大臣,你们平定叛乱,建功立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