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首宋词,写得是祭奠亲人的凄凉场景,里面有一个词是“纸灰飞扬是袁枚的《祭妹文》 见最后一段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是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日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失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碟,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已辰时气绝。四肢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 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矿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2.关于祭奠的诗词1、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西江月·梅花》宋代:苏轼 释义: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2、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宋代:贺铸 释义: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3、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清代:纳兰性德 释义:窗帘上落满了灰尘,素带飘飞,我在凄凉的心境里不知不觉度过了这个悲凉的夜晚。好几次偷偷地流下眼泪,猛然间看到你用过的妆奁翠翘。 4、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清代:纳兰性德 释义:这愁绪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滴落在空空台阶上的细雨终于止住,夜晚如此清冷,正是适宜葬花的天气。你离我而去已整整三年,纵然是一场大梦,也早就应该醒来了。 你一定是觉得人间没有趣味吧,不如泥土深处的黄泉,虽冷冷清清,但它能埋葬所有的愁怨。你倒是去了那清净之地,而我们生生世世不离不弃的约定,就这样被你抛弃。 5、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清代:纳兰性德 释义:热泪双流却饮泣无声,只是痛悔从前没有珍视你的一往深情。想凭藉丹青来重新和你聚会,泪眼模糊心碎肠断不能把你的容貌画成。 3.祭奠词怎么写求一篇祭奠词作参考祭奠词怎么写求一篇祭奠词 爱下面是一份祭奠词,你还可以到“天堂在线”上寻找更多相关内容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悼念 先生不幸逝世。 先生生于 年 月 ,于 年 月 日(农历 月 日)在 与世长辞(约十点二十分) ,享年 岁。先生的 不幸逝世,让我们惋惜、痛心、难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人生中最痛苦、最伤心莫过 于亲人的离去,先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渡过了短暂的 个春秋,在他平凡、俭朴的一生中,他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无 怨无悔地抚养着自己两个年幼的儿子,悉心呵护着自己的家。先生的一生是含辛茹苦的一生,贫穷没有挫垮他对生 活的信心,小时侯一家 口共同熬过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正是那一段异常艰苦的岁月铸就了他坚韧不拔、勤俭持家的美 德,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他除了默默无闻地干家务,还得在工地 靠体力劳动挣钱养家糊口,起早摸黑却要支撑起一个家庭,善待 老人、哺育小孩、团结邻里、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热情待人。他的一生,是劳动的一生。 他用柔弱的肩膀支撑着整个家庭,他 用瘦弱的双臂整日操劳,给家庭带来了温馨、祥和与欢乐。 为家 人奉献了他崇高而无私的父爱。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操劳,是一位多么可敬、可佩、可亲的好同志。他本应享尽日后儿孙的 天伦之乐,可是由于不幸意外,英年早逝。 天地当悲,山河当泣,也谈不完他为后人留下的光辉形象,也忆不完亲人、深切怀念。先生诚实善良,为人忠厚,乐于助人,受到邻里乡村的一 这也是他思想品德熏陶的结果,同时也是他生活严谨的 真实写照。 风吹寒水起悲波,哭声相随愁云飞。痛不已 清风明 月寄哀思。 今天我们深切悼念 先生,缅怀他的崇高品德。让 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学习 先生的好思想、好作风和上敬下合、艰苦奋斗、热情待人的优秀品德,我们将象他一样,踏踏实实地 做人,在任何艰难困苦中,挺直腰杆朝前走。 愿 先生的在天 之灵安息吧!黄泉路上请您一路走好!——天堂在线。 4.求全宋词中的悼亡词苏轼 <<江城子>>(亡妻贺铸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亡妻《鹧鸪天》 贺铸 (亡妻南宋·陆游《沈园二首》(亡妻唐婉【这个是两首诗。 算不? 南宋·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亡妻南宋刘克庄《风入松·福清道中作》(亡妻戴复古《木兰花慢》(亡妻吴文英的《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为妾苏轼《西江月•梅花》(妾苏轼《卜算子》(惠州的一女子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妓 《过龙门》(妓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妓朱敦儒《念奴娇》(亡妻南宋吴文英《莺啼序》(妾高观国《永遇乐…次韵吊青楼》(妓刘埙《湘揣订编寡妆干表吮勃经灵瑟》(妓李清照《偶成》(亡夫柳永《秋蕊香引》周文璞《吊友人朱子大》(友人【诗。 【暂时找到这些,貌似有点不够,可是真的找不到了,还是希望能帮到你O(∩_∩)O】。 5.曹植祭奠亡女的诗词汉魏之际文学家曹植为祭奠亡女所作的诗词 1、《金瓠哀辞》原文: 序:金瓠,余之首女。虽未能言,固已授色知心矣。生十九旬而夭折,乃作此辞。辞曰: 在襁褓而抚育,尚孩笑而未言。不终年而夭绝,何见罚于皇天?信吾罪之所招,悲弱子之无愆。 去父母之怀抱,灭微骸于粪土。天长地久,人生几时?先后无觉,从尔有期。 译文: 金瓠,是我的长女,她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已能察觉大人的脸色,识别他们的情绪。她出生才一百九十天就夭折了,我心痛难当,于是写下了这篇哀辞。辞文如下: 我可爱的孩子在襁褓中被细心抚育,她只会嬉笑耍闹,还不能言语。为什么她要受到上天残忍的责罚,她还不满一岁,却必须这样死去?一定是我的罪过所招致,为什么给无辜的孩子报应? 就这样永远的离开父母的怀抱,黄泉下她小小的身体,渐渐化成泥。无情的天地长久得没有极限,短暂人生又能蹉跎几个年头?死亡的先后人们无从知晓,心如死灰的我也快要随你而去。 2、《行女哀辞》原文: 序:行女生于季秋,而终于首夏。三年之中,二子频丧。 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难哉。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 方朝华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译文: 序:我的小女儿行女出生于深秋时节,在第二年四月的初夏死去。 短短三年之中,两个心爱的女儿相继夭亡。上苍赐予人类宝贵的生命,寿命的长短何以这么难猜。有人可以幸运地活到白首,有的人却死在母亲的腹胎。痛失金瓠的悲伤还没有结束,又眼看着行女被尘土湮埋! 可怜的孩子像木槿花一样凋落,又像晨露,干的这么快。我想到那凋零的小小的生命,再也无法重来,顿时间失了常态。怨恨天高却没有长梯借我攀缘,我还能向谁诉出我心中的苦哀! 扩展资料 《金瓠哀辞》,是曹植写给他的女儿曹金瓠的悼文。从本哀辞的小序看,金瓠是曹植的长女,年寿极短,只活了一百九十天。金瓠死后,曹植心中无限悲痛,于是写了这篇哀辞来悼念心爱的女儿。后以“金瓠”喻夭折的爱女。 《行女哀辞》,是曹植为哀悼小女儿行女之死而作。行女究竟死于何时,史上没有记载,现在只能作一些推测。刘勰在《文心雕龙·哀吊》里提到行女死的时候,徐干(字伟长)也曾经作过一篇《行女哀辞》,而且后来刘勰曾经亲眼得见。 曹植一生娶了两位妻子,为他生了四个儿女:大儿子曹苗、二儿子曹志、大女儿曹金瓠、小女儿曹行女。 曹苗,封高阳乡公,早夭。其生平事迹史书缺载,因此少有人知道,其名字出现在曹植的作品《封二子为公谢恩章》。 曹志,最初的时候只是穆乡公,后来被迁封为济北王。入晋改封鄄城公,后出任乐平太守,迁散骑常侍、国子博士,转祭酒。太康九年(288)卒,谥曰定公。 曹志字允恭,虽然他不是长子,但他从小爱学习,很年轻的时候就能凭借自己的才华和高尚的品格远近闻名。不仅继承了其父曹植的才华,在武艺方面也有一番做为,志向远大,擅长骑射,曹植称赞曹志是“保家主”。 司马炎成功篡位后,变成了晋朝,然而曹志却被司马炎重用,直接封为鄄城公,之后又上任了一些列官员。曹志后因上谏言,被司马炎罢官,又被召回,曹志本人后来因为母亲去世,服丧过分超礼,喜怒失常,得了很重的疾病,太康九年去世。后世《志别传》评价曹志“好学有才行”。 曹金瓠出生约190天就夭折,因此少有人知道,其名字出现在曹植的作品《金瓠哀辞》。 曹行女,比金瓠晚两年出生,因此少有人知道,其名字出现在曹植的作品《行女哀辞》。 6.祭奠西路军烈士的诗词清明,我用诗歌祭奠先烈 春天里的清明,是个下雨的时节 迷蒙的雨丝,缠绕着怀念先烈的心结 先烈的英灵,飘浮在青青的松柏间 幻化成春天的鲜花,让人间不再冷冽 我手捧一束花儿,走向你的坟茔 那飘落的雨丝,是我和您倾诉的泪滴 我虽没见过你的容颜,然而我的心 沐浴在你梳理的阳光中,感恩你给我的一切 崛起的神州啊,缘于你们战斗中牺牲 每日升起的五星红旗,凝结着你流淌的血液 你们在胜利的曙光中隐退,美好的生活中 你们化成一座丰碑,将祝福如春风在大地上飘曳 英灵啊,那千千万万的先烈 清明来临的时刻,回家吧 你们的家乡和后代,正生活在幸福中 今夜,你们的灵魂就在那里歇一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