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邮票上的唐诗

1.描写邮票的诗句

古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现代诗句: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新发行的唐诗宋词邮票.同道人感觉怎么样

集邮爱好者喜欢并予以追捧,但是投资市场上对多媒体邮票并不感兴趣。必竟衡量收藏价值的重要指标发行量尚未公布,在收藏市场上,邮票的题材、发行量、设计等是影响邮票价值及升值潜力的重要因素。

《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1套6枚,依次印有李白《下江陵》、杜甫《望岳》、节选的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无题》、张九龄《望月怀远》、王之涣《登鹳雀楼》,全套邮票面值9.3元,整个版张为竖图。

这套邮票的最特别之处是:小小一套邮票,上面有两万多字的《唐诗三百首》全书,并且可视、可听、可闻、可触,是中国首套多媒体邮票。据介绍,该套邮票采用了雕刻缩微文字将唐诗三百首全文印制在邮票周边,可通过放大镜阅读。而用邮票内专门配备的点读笔点触任意一张邮票,邮票还能开口说话朗诵唐诗。此外,邮票还使用了特殊油墨,能在不同角度看到幻彩效果,而用手触摸邮票后,还能够闻嗅到檀香气味。

3.怀素七言古诗,关于邮票的

六枚邮票

《唐诗三百首》邮票一套六枚,每枚邮票都是竖票形,形如一本平放的古代线装书,邮票的右边竖写着票名和邮票铭记,犹如线装书的书名。邮票正中为唐诗的书法,每枚邮票又都根据诗意配有相关图形,或云月,或山石,或流水,或楼台,或草木,或琵琶,或古书,或人物。邮票图案中的所有图形也都是选择古代绘画作品。每首诗后标注作者的姓名,用印章的形式体现。印章的形状也不相同,有葫芦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不规则形。因为诗仙李白爱喝酒,就将他印章做成葫芦形。第二枚“琵琶行”,邮票正中为一个琵琶,还有一个怀抱琵琶的琵琶女形象,把白居易在诗文中的伤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形象地描绘出来。第四枚图案直接是一本打开的线装古籍唐诗三百首,书上正印着李商隐的《无题》。第六枚表现的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枚邮票的左下角是古代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的形象。 诗歌、书法、绘画、印章四元素在每枚邮票中都有展现,诗书画印相映成趣,以中国古典文化的语言共同营造了诗情画意的唐诗韵味。

4.《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怎么样

《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1套6枚,2009年9月13日由中国邮政发行,志号:2009-20。

《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由国家邮政集团公司首席设计师王虎鸣领衔设计。采用一套票一版张的形式,以中国传统古画「雪景寒林图轴」为边饰,版张中心位置依次印有李白《下江陵》、杜甫《望岳》、白居易《琵琶行》(节选)、李商隐《无题》、王之涣《登鹳雀楼》、张九龄《望月怀远》6首诗歌。

周边环以《唐诗三百首》的微缩文字。 2009年9月13日发行《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1套6枚。

整张规格:135*220毫米?,版别:胶雕、丝印混合版,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此套邮票采用雕刻缩微文字将唐诗三百首全文印制在邮票周边,借助点读笔点触,可欣赏到唐诗三百首朗读,是首套多媒体邮票。 《唐诗三百首》邮票的印制采用了胶版、雕刻凹版和丝网版套色印刷,使用了檀香油墨、夜光油墨、金光幻彩珠光油墨、微缩雕刻、多媒体技术等,将许多印制工艺技术集合于一版票上在我国邮票史上是首次运用。

这看起来小小的6枚邮票,竟穿越时空,跨越古今,陡然形成一股巨大的审美张力,已经足以让人领略唐诗之雄奇豪迈、万千气象。 而且所选6首诗歌,都是脍炙人口、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读来不禁让人感受到古人之想象力、创造力,其开放进取、重情重义、爱河山、爱家园的精神状态以及对生活、和平、自由和爱情的追求、憧憬和向往。

这一切美好品格,千百年来一直在唐诗中吟诵,并不断地得到传承和发扬。

5.关于邮票的诗歌

1、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余光中是当代着名诗人和评论家。

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

2、一封信 作者:纪弦 象失手打错一张牌似地, 我寄出一封信。便输了全局啦: 输了这一辈子,这两撇很帅的小胡子, 连这些诗,也一股脑输掉。

别问她是谁了吧!我是输家。 不过,偶然,我也曾这样想: 要是把地名写漏掉几个字那多好…… 总之,不该贴上邮票,投入邮筒。

(注: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

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

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 3、作品第16号 作者:于坚 雪来了,门躲着, 一切都很温暖, 有一些事要静静地想想, 一些和过去和将来的事情, 现在也没有一封回信。

邮递员是个绿色的男人, 他送报纸送彩色画报, 我给过他许多邮票许多信封, 现在也没一封回信。 这是一个结婚的年头, 许多人收到过红纸的请柬, 也许我应该结婚了, 像朋友们一样。

去旅行,在春天的北方, 在一首五十行的诗里, 我歌唱过那里的白杨, 有些甜蜜,有些辛酸,有些茫然。 从前我在工厂的时候, 喜欢和小雷一起看电影, 记不得是哪一幕,那次,哭过。

隔壁的女人回家了, 她轻轻地钻进被窝, 像一只温柔的母猫 (我猜), 雪一样轻的叹息, 雪一样厚的墙壁, 她的丈夫是个炮兵, 今年夏天在二楼,我见过他们。 雪睡了,夜有一个白色的枕头, 寒风吹亮了月光, 十二月默默地站在街上, 有些甜蜜,有些辛酸,有些茫然。

(注:于坚,着名当代诗人,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

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诗人奖。) 4、火葬 作者:纪弦 如一张写满了的信笺, 躺在一只牛皮纸的信封里, 人们把他钉入一具薄皮棺材; 复如一封信的投入邮筒, 人们把他塞进火葬场的炉门……。

总之,象一封信, 贴了邮票,盖了邮戳, 寄到很远的国度去了。 5、同情 作者:苏绍连 长久没有写信的, 两颗眼睛,长久都是干燥的。

一件变黄的白衬衫, 伸出左袖子, 狠狠地挥向我的右颊, 拍地一声,使我昏倒于信封里。 不知被谁贴上邮票, 向眼睛里投入, 千里外。

有一株树,终于接到我的, 眼泪。 (注:苏绍连,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八日生,台湾台中人。

台中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浪》、《诗人季刊》创办人。现任沙鹿国小教师。

着有诗集《茫茫集》,曾获《创世纪》创刊二十周年诗创作奖,时报文学奖叙事诗奖、新诗评审奖及首奖,国军新文艺金象奖新诗铜象奖等多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