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跟湖湘有关的诗句

1.高分求关于湖湘文化的35首古诗和古文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诗词中的长征 长征,给予了极具诗人气质和才华的**丰富的创作源泉,他用7首诗词记录了这场惊心动魄的伟大远征。

1935年3月中旬,第三次渡赤水的前夜,**来到机要科。此时的红军主力正在遵义地区的长干山和枫香坝寻歼贸然跟进的川军。

“**突然用湖南话特别大声地朗诵起来:长干山……枫香坝……看得出来**心情非常好。”当时就站在**身后的机要参谋杨初振回忆说,长征中,**经常来到杨初振所在的机要科,守着电话指挥作战。

在杨初振的记忆中,**抽烟很凶、诗意很浓。 不过,长干山和枫香坝之战并没有如期打响。

否则,在**诗词中,也许还会增加一首关于长干山和枫香坝的传世之作。 踏上征程,深沉悲壮励军心 从广西的老山界到贵州骷髅山,直至红军占领遵义,挺进黔、滇、川,**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中,以“山”为题,写成《十六字令三首》。

从这三首小令中,可以很明晰地看到红军战略局势的细微变化:脱离湘江,红军“快马加鞭未下鞍”,一路急进,企图摆脱四面被围的局面;贵州境内,与数十万敌人艰苦鏖战,“倒海翻江卷巨澜”,撕破多路军阀布下的口袋阵,“万马战犹酣”;遵义会议后,**重掌红军指挥权,再次以剑喻山,挥师北上,“刺破青天锷未残”,大显“天欲坠,赖以拄其间”的擎天豪气。 “那段时间是红军很危难的时刻,如果没有**同志的正确领导,红军可能走不到大渡河就已经全军覆灭了。”

时任中央军委电台党支部书记的老红军戴镜元回忆说。 二渡赤水后,红军突然回师攻占桐梓,夺取娄山关,二占遵义城,一口气吃掉了王家烈8个团和吴奇伟两个师。

参加了夺取娄山关战斗的老红军王道金回忆说:“瘪了好久的子弹袋,这下全都装满了。” 1935年2月28日傍晚,**登上了激战后的娄山关,酝酿了这首《忆秦娥·娄山关》。

但战斗的胜利并未让他高兴起来,由于土城战斗的失败,使中央红军未能按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数十万敌军仍然尾随其后。 1958年,**在这首词的注解中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也许,这就是**当时鼓舞士气的一种期望? 摆脱“围剿”,大气磅礴写春秋 直到1935年秋,**沉郁的心情才有所缓解。

9月,中央红军主力已经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正穿行在海拔4000多米的岷山,向甘陕地区挺进。“当时已经走出了草地,看得到胜利的希望了,大家的心情都是不错的。”

老红军黄家祥回忆道。 那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加紧密谋华北事变,国内“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越来越高。

**显然已开始谋划全民族抗战了。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在这首想像奇特、意境雄伟的《念奴娇·昆仑》中,**起句大气,再现当年意气风发之势,让人不由想起若干年后他那句大手一挥的惊世之言: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昆仑:主题是反对帝国主义……”**在这首词的注解中这样写道。 1935年10月1日晚,通渭县城的文庙小学里,油灯如豆,中央红军干部大会在文庙小学召开。

第二天,他们将继续北上,寻找陕北红军并创建根据地。 **在会上对第二天的行动做了动员,还高声朗诵了那首千古绝唱——《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朗诵完诗后,会场上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老红军胡安吉回忆说。 可能连**也没有想到,14年后的同一天下午,他将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的成立。

立足陕北,壮志情怀绘江山 海拔2928米的六盘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的最后一座障碍。这对于一支正在走向胜利的部队,已经不在话下。

天高云淡雁南去,红旗漫卷六盘山。**在猎猎红旗下,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也不知道在写完这首词后,**有没有掷笔长笑? 1935年10月21日,一场伏击战在吴起镇打响。战斗以俘敌700人,缴获战马200匹而胜利结束,实现了**不要把尾巴带入根据地的战斗目的。

当这场战斗的指挥员彭德怀风尘仆仆地从前线回到指挥部,**情绪激动地在一张作战电令纸上写下了《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山高路远坑深”——**在战前签发的作战命令上,第一句话也是如此。

彭德怀看到诗词后,谦虚地把“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至此,中央红军胜利结束了为期一年的艰难长征,开始在西北重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2.与湖有关的诗句

描写湖泊的诗句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章丞相》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望洞庭》

6、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7、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8、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9、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释惠标《咏水》

10、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11、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1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13、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张宁

1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6、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登岳阳楼》

17、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1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19、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跟洞庭湖有关的诗句

1.游洞庭——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2.游洞庭——李白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4.关于湖湘文化的诗句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诗词中的长征 长征,给予了极具诗人气质和才华的**丰富的创作源泉,他用7首诗词记录了这场惊心动魄的伟大远征。

1935年3月中旬,第三次渡赤水的前夜,**来到机要科。此时的红军主力正在遵义地区的长干山和枫香坝寻歼贸然跟进的川军。

“**突然用湖南话特别大声地朗诵起来:长干山……枫香坝……看得出来**心情非常好。”当时就站在**身后的机要参谋杨初振回忆说,长征中,**经常来到杨初振所在的机要科,守着电话指挥作战。

在杨初振的记忆中,**抽烟很凶、诗意很浓。 不过,长干山和枫香坝之战并没有如期打响。

否则,在**诗词中,也许还会增加一首关于长干山和枫香坝的传世之作。 踏上征程,深沉悲壮励军心 从广西的老山界到贵州骷髅山,直至红军占领遵义,挺进黔、滇、川,**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中,以“山”为题,写成《十六字令三首》。

从这三首小令中,可以很明晰地看到红军战略局势的细微变化:脱离湘江,红军“快马加鞭未下鞍”,一路急进,企图摆脱四面被围的局面;贵州境内,与数十万敌人艰苦鏖战,“倒海翻江卷巨澜”,撕破多路军阀布下的口袋阵,“万马战犹酣”;遵义会议后,**重掌红军指挥权,再次以剑喻山,挥师北上,“刺破青天锷未残”,大显“天欲坠,赖以拄其间”的擎天豪气。 “那段时间是红军很危难的时刻,如果没有**同志的正确领导,红军可能走不到大渡河就已经全军覆灭了。”

时任中央军委电台党支部书记的老红军戴镜元回忆说。 二渡赤水后,红军突然回师攻占桐梓,夺取娄山关,二占遵义城,一口气吃掉了王家烈8个团和吴奇伟两个师。

参加了夺取娄山关战斗的老红军王道金回忆说:“瘪了好久的子弹袋,这下全都装满了。” 1935年2月28日傍晚,**登上了激战后的娄山关,酝酿了这首《忆秦娥·娄山关》。

但战斗的胜利并未让他高兴起来,由于土城战斗的失败,使中央红军未能按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数十万敌军仍然尾随其后。 1958年,**在这首词的注解中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也许,这就是**当时鼓舞士气的一种期望? 摆脱“围剿”,大气磅礴写春秋。

5.跟湖有关的诗词

《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李隆基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六章》崔日用龙兴白水汉兴符,圣主时乘运斗枢。

岸上丰茸五花树,波中的皪千金珠。操环昔闻迎夏启,发匣先来瑞有虞。

风色云光随隐见,赤云神化象江湖。《窦七中丞见示初至夏口献元戎诗,辄戏和之》裴度出佐青油幕,来吟白雪篇。

须为九皋鹤,莫上五湖船。故态君应在,新诗我亦便。

元侯看再入,好被暂流连。《长塘湖》张籍长塘湖,一斛水中半斛鱼。

大鱼如柳叶,小鱼如针锋,水浊谁能辨真龙。《祭退之》张籍呜呼吏部公,其道诚巍昂。

生为大贤姿,天使光我唐。德义动鬼神,鉴用不可详。

独得雄直气,发为古文章。学无不该贯,吏治得其方。

三次论诤退,其志亦刚强。再使平山东,不言所谋臧。

荐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亲朋有孤稚,婚姻有办营。

如彼天有斗,人可为信常。如彼岁有春,物宜得华昌。

哀哉未申施,中年遽殂丧。朝野良共哀,矧于知旧肠。

籍在江湖间,独以道自将。学诗为众体,久乃溢笈囊。

略无相知人,黯如雾中行。北游偶逢公,盛语相称明。

名因天下闻,传者入歌声。公领试士司,首荐到上京。

一来遂登科,不见苦贡场。观我性朴直,乃言及平生。

由兹类朋党,骨肉无以当。坐令其子拜,常呼幼时名。

追招不隔日,继践公之堂。出则连辔驰,寝则对榻床。

搜穷古今书,事事相酌量。有花必同寻,有月必同望。

为文先见草,酿熟偕共觞。新果及异鲑,无不相待尝。

到今三十年,曾不少异更。公文为时师,我亦有微声。

而后之学者,或号为韩张。我官麟台中,公为大司成。

念此委末秩,不能力自扬。特状为博士,始获升朝行。

未几享其资,遂忝南宫郎。是事赖拯扶,如屋有栋梁。

去夏公请告,养疾城南庄。籍时官休罢,两月同游翔。

黄子陂岸曲,地旷气色清。新池四平涨,中有蒲荇香。

北台临稻畴,茂柳多阴凉。板亭坐垂钓,烦苦稍已平。

共爱池上佳,联句舒遐情。偶有贾秀才,来兹亦同并。

移船入南溪,东西纵篙撑。划波激船舷,前后飞鸥鶬。

回入潭濑下,网截鲤与鲂。踏沙掇水蔬,树下烝新粳。

日来相与嬉,不知暑日长。柴翁携童儿,聚观于岸傍。

月中登高滩,星汉交垂芒。钓车掷长线,有获齐欢惊。

夜阑乘马归,衣上草露光。公为游溪诗,唱咏多慨慷。

自期此可老,结社于其乡。籍受新官诏,拜恩当入城。

公因同归还,居处隔一坊。中秋十六夜,魄圆天差晴。

公既相邀留,坐语于阶楹。乃出二侍女,合弹琵琶筝。

临风听繁丝,忽遽闻再更。顾我数来过,是夜凉难忘。

公疾浸日加,孺人视药汤。来候不得宿,出门每回遑。

自是将重危,车马候纵横。门仆皆逆遣,独我到寝房。

公有旷达识,生死为一纲。及当临终晨,意色亦不荒。

赠我珍重言,傲然委衾裳。公比欲为书,遗约有修章。

令我署其末,以为后事程。家人号于前,其书不果成。

子符奉其言,甚于亲使令。鲁论未讫注,手迹今微茫。

新亭成未登,闭在庄西厢。书札与诗文,重叠我笥盈。

顷息万事尽,肠情多摧伤。旧茔盟津北,野窆动鼓钲。

柳车一出门,终天无回箱。籍贫无赠赀,曷用申哀诚。

衣器陈下帐,醪饵奠堂皇。明灵庶鉴知,仿佛斯来飨。

《送越客》张籍见说孤帆去,东南到会稽。春云剡溪口,残月镜湖西。

水鹤沙边立,山鼯竹里啼。谢家曾住处,烟洞入应迷。

《送朱庆馀及第归越》张籍东南归路远,几日到乡中。有寺山皆遍,无家水不通。

湖声莲叶雨,野气稻花风。州县知名久,争邀与客同。

《送李评事游越》张籍未习风尘事,初为吴越游。露沾湖草晚,日照海山秋。

梅市门何在,兰亭水尚流。西陵待潮处,知汝不胜愁。

《寒食夜寄姚侍郎》张籍贫官多寂寞,不异野人居。作酒和山药,教儿写道书。

五湖归去远,百事病来疏。况忆同怀者,寒庭月上初。

《赠梅处士》张籍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

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送浙西周判官》张籍由来自是烟霞客,早已闻名诗酒间。天阙因将贺表到,家乡新著赐衣还。

常吟卷里新酬句,自话湖中旧住山。吴越主人偏爱重,多应不肯放君闲。

《苏州江岸留别乐天》张籍银泥裙映锦障泥,画舸停桡马簇蹄。清管曲终鹦鹉语,红旗影动薄寒嘶。

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话离情翠黛低。莫忘使君吟咏处,女坟湖北武丘西。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渌水辞》李贺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为有倾城色,翻成足愁苦。

东湖采莲叶,南湖拔蒲根。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

《公无出门》李贺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帝遣乘轩灾自息,玉星点剑黄金轭。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貐吐馋涎。

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

天畏遭衔啮,所以致之然。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

《绿水词》李贺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

东湖采莲叶,南湖拔蒲根。未持寄。

6.写出关于“湖”的诗句

刘禹锡的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夕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潇湘八景诗·洞庭夜月 宋·张经 秋夜净无云,嫦娥展孤镜。灏气浸澄波,荡漾光还定。

------------------------------------------------------------------------------------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钱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林升 欧阳修《西湖》诗: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岳鄂王墓 【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忆西湖 【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西湖杂诗 【清】黄任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为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南游吟草 【现当代】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湖上清凉月更好,天边旅人犹未归。---鲍溶《湖上望月》向夜欲归愁未了,满湖明月小船回。

---白居易《百花亭晚望夜归》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杨万里-----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与罗浮 《西湖十景》诗: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两峰插云)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

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三潭印月) 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

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断桥残雪) 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

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南屏晚钟)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

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苏堤春晓) 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

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曲院风荷) 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

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柳浪闻莺) 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

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雷峰夕照) 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

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平湖秋月) 。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