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天风夏风 仲夏风雨不已 陆游 宋 南陌东阡自在身,一年节物几番新。 鲥鱼出后莺花闹,梅子熟时风雨频。 冠盖敢同修禊客,桑麻不减避秦人。 夕阳更有萧然处,照影清溪整葛巾。 五月十六夜,病中无聊,起来步月五首 皇太后阁六首 宋 苏轼 秘殿扶疏夏木深,雨余初有一蝉吟。 应将嬴女乘鸾扇,更助南风长棘心。 宋 杨万里 夏日虽炎夜却清,四更还更胜三更。 露从玉兔须根落,风在银河浪底生。 微凉 宋 寇准 高桐深密间幽篁,乳燕声稀夏日长。 独坐水亭风满袖,世间清景是微凉。 南歌子 宋 贺铸 疏雨池塘见, 微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啭黄鹂。 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 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 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题无热轩 宋 史尧弼 饮水不救渴,利害成火攻。 那知在人世,长夏有清风。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苔径 宋 梅尧臣 林间夏雨滋,复有斜阳照。 绿净不摇风,从教春草笑。 寄山中叟 唐 齐己 青泉碧树夏风凉,紫蕨红粳午爨香。 应笑晨持一盂苦,腥膻市里叫家常。 自巴河至蕲阳口道中得二诗示仲达与?同赋 宋 张耒 落月娟娟堕半环,呕哑鸣橹转荒湾。 东南地缺天连水,春夏风高浪卷山。 旅食每愁村市散,近秋已觉暑衣单。 自惭老病心儿女,三日离家已念还。 忆乡歌四首 宋 冯梦得 炎夏天颇热,侬门对溪住。 摇荡采莲舟,深处疑风露。 惜竹 宋 陈亚 出槛亦不翦,从教长旧丛。 年年到朱夏,叶叶是清风。 晚步溪上 宋 吕祖谦 疎疎屐齿印平堤,露着乌纱客未知。 别浦归舟争占岸,横林宿鸟自分枝。 开张渔父胸中趣,漏泄骚人句外悲。 会与清溪约长夏,风帘水簟答涟漪。 寄林宽 唐 黄滔 相知四十年,故国与长安。 俱喜今辰在,休论往岁难。 海鸣秋日黑,山直夏风寒。 终始前儒道,升沈尽一般。 柳梢青 宋 杨无咎 槐夏风清。霁天欲晓,武曲增明。 元是今朝,曾生名将,力佐中兴。朝家息马休兵。 享逸乐、嬉游太平。忧国胸襟,平戎材略,分付瑶觥。 送绰上人归后庵 宋 张镃 春风吹倒人,禅师出山来。 相陪坐几月,口边生尘埃。 夏风吹长树,禅师归山去。 为嫌城里热,再三留不住。 学诗无后先,到此如狂颠。 有问是谁格,且疑三十年。 题朱老壁 宋 李复 夏风苇簟凉,冬烟土床燠。 蒙亭 宋 王安石 夏风檐楹寒,冬雪窗户燠。 春樊乱梅柳,秋径深松菊。 表夏十首 唐 元稹 夏风多暖暖,树木有繁阴。 幽居即事八首 宋 赵蕃 游丝落花春尽,绿叶青阴夏来。 雨润苔钱更积,风清竹户频开。 宋 赵师民 菱天晨气润,槐夏午风清。 2。 冬之风 寄潘恭叔曾幼度三首 宋 赵蕃 一冬风雪苦多寒,春至冰霜更积攒。 咫尺端如隔千里,况于楚粤路漫漫。 步沈园 宋 赵蕃 **花残白菊花,孟冬风日亦云佳。 晚来忽有寻诗兴,送尽投林万点鸦。 郎宫湖亭 宋 无名氏 郎官遗爱凿成湖,李白题诗在昔初。 春水浪翻惊野鹭,夏荷盘侧戏游鱼。 冬风结冻凝青汉,秋月分光落碧虚。 我爱四时风景好,买山来此创幽居。 寄平甫弟衢州道中 宋 王安石 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 幽鸟不见但闻语,小梅欲空犹有香。 长年无可自娱戏,远游虽好更悲伤。 安得冬风一吹汝,手把诗书来我旁。 野望 唐 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山连越?`蟠三蜀, 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一 魏晋 刘桢 四节相推斥。季冬风且凉。 寄二弟时往临川 宋 王安石 萧条冬风高,吹我冠上霜。 我行岁已寒,悲汝道路长。 持以犬马心,千里不得将。 使汝身百忧,辛苦冒川梁。 青灯照诗书,仰屋涕数行。 不有亲戚思,讵知远游伤。 黄池舟中和全父弟韵 宋 阳枋 竿蓑拟欲个中留,却恨冬风催我去。 病中作 宋 陆游 豫章濒大江,气候颇不令,孟冬风薄人,十室八九病。 过刘贡甫 宋 王安石 冬风吹鬣马更骄,一出何由问行迹。 冬末病中作二首 唐 贯休 冬风吹草木,亦吹我病根。 故人久不来,冷落如丘园。 出自蓟北门行 唐 李白 孟冬风沙紧,旌旗飒凋伤。 用王微之韵和酬即事书怀 宋 王安石 冬风不改绿,忽见新阳浮。 北风 先秦 诗经 北风其凉,雨雪其滂。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 惠而好我,携手同车。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吹 明 于谦 北风吹, 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 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 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 风吹柏枝将何为?北风吹,能几时! 北风行 唐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正月晦日,自英州舍舟出陆,北风大作 宋 杨万里 北风吹得山石裂,北风冻得人骨折。 南来何曾识此寒,便恐明朝丈深雪。 今朝幸不就船行,白浪打船君更惊。 只是山行也不好,笋舆寸步风吹倒。 (这首虽写正月,但北风仍。 2.小学描写夏天的诗句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写的这首小词,我很喜欢。我觉得它写得很“俏”。这是一首描写初夏的词,上阕描写景色,“花褪残红青杏小”,春天的红花已经凋谢殆尽了,而杏子还小着呢。李清照的“应是绿肥红瘦”,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已是千古名句! 下阕写情。这情来得却无厘头,隔着高高的围墙,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直是一种单相思!所以,“多情却被无情恼”,那也是难怪的事了。 这首词,不知东坡写于何时。但它与咱惠州却有一番关系的。据《林下词谈》:“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读来不禁令人唏嘘…… 秋 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朝杜牧的这首诗叫做《秋夕》。说是“秋夕”,那敢情跟夏天没什么关系了。我不这样看,我只觉得这首诗里有浓浓的夏天的味道。请看,萤火虫,是夏天的虫子;“轻罗小扇”,夏天才扇扇子的嘛。还有后面两句:“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直让我怀念起夏夜在农村纳凉的情景来了。“牵牛织女星”,那也是七夕前后的事。七夕,不也是夏季吗? 咳,杜牧老兄,你不如把题目改做《七夕》吧!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里才会有荷的惊艳。五月寻芳毕竟早,莲叶未接天,水面何田田。待到七月,又多少有些晚景凄凉,却是“留得残荷听雨声”才算贴切了。世上最好的事物,美好的不过都是恰好的那一刹那。呵呵,这又是扯远了。 这个题目有意思得紧,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接接看? 《咏石榴》 张弘范 猩红敢教染绛囊, 绿云堆里润生香。 游蜂错认枝头火, 忙驾熏风过短墙。 石榴花囊似被猩猩的血染得那样鲜红。在浓绿叶荫中散发着清香。过往的蜜蜂误以为枝头榴花是燃烧的火焰,闻香而不敢采,吓得赶忙乘风飞过墙去。多么形象,多么生动。 《香山避暑二绝》其一 纱巾草履行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 古人说得好,心静自然凉,而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正是这种在酷暑中寻找清凉世界的意境。老年退休以后的白居易,厌倦了政治上的尔虞我诈,隐居在东都洛阳,醉于心清静无为,全身远害,已经再没有什么政治风云可以让他动心思了,他只是尽自己的能力行善,在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特意施散家财,开凿疏浚龙门八节滩河道,以利舟行,使得过往的航船再没有往日的风险,成为当时出名的义举。他自己则一味的修身养性,吃斋念佛,在洛阳龙门对面的香山别墅里,安度晚年了。 这首诗写的就是他在别墅中消夏的情趣,只见诗人戴着纱巾,穿着草鞋,身上是一袭单衣,在傍晚时分,沿着山路下来,坐在轿子中,一面观赏着路旁山上茂密的草木,一面享受着清凉的山风,哪里还有一点暑热的影子,不知不觉中,竟然沉沉睡去,一觉醒来时,才发现已经到了家门口了。诗人这种境界正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所以才能在酷暑中,怡然自得,安然度夏,有了这种平和的心态,自然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一路凉风”,乾隆皇帝评这首诗是“北窗高枕,无此恬适。真足破除热恼。”(《唐宋诗醇》卷二十六)的确说得不错,当把一切都看透了之后,一切的“热恼”也就不系于心中了,这才是白居易“香山避暑”的不二法门呀。 3.帮忙解下小学二年级古诗,苏轼的《赠刘景文》句解,词解,字解赠刘景文 开放分类: 文化、诗词、宋代、古诗、苏轼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七绝】 【原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3)最:一作“正”。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出处】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四大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孝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4.我是宝应翔宇实验初中的,那位哥哥姐姐帮帮忙啊,写两篇关于翔宇写校庆的作文:喜迎校庆当岁月悄然转动不息的车轮,当太阳热情点燃不息的火焰,当理解之树绽放出智慧的花朵,某某中学迎来了十周岁生日.没有时尚的喧腾,没有豪华的场面,十年,弹指一挥.时光有意,岁月留痕.十年耕耘,十年收获,耕耘的酸甜苦辣,非亲历者难以体会,收获的喜悦局外人却可以分享.十年漫漫路,步步不寻常.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难道这真的是上天安排的吗?也许这真的是我们的缘分吧!十年前,一叶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船悄然驶进了落榜生的港湾.它曾经是灰色的,因为它刚开始时没有属于自己的教室,仅举步于党校的几间灰砖灰瓦的房子,维艰于萌芽期的稚嫩和破土时学步的蹒跚;它是绿色的,因为它开拓了千万学子拼搏成才的绿色通道,吹绿过万千父母盼子成才的悠悠心田;它又是金色的,因为它吮吸过这片土地的甘露,万名某某学子在高考的大潮中,实现了自己金色的梦想.十年了,从风雨相伴的征途之中,在反思探索的追求之下,某某中学终于走过来了.如今,这叶载满三千学子的方舟稳稳地停泊在高邮湖畔,依偎在天康道旁.十年来一群默默耕耘的辛勤园丁们,以十足的干劲,百倍的热情,培育出一批批茁壮成长的骄子.十年,学生流了多少汗水;十年,老师花了多少心血.终于,就像秋天一样某某中学也收获了千紫万红,百花争艳,桃李芬芳,硕果累累.某某的历史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这里是我们成长的驿站;这里是我们展翅的天空.2009年的夏天天,是某某中学的十年华诞,等待着驰聘在神州大地的游子凯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英才的道路,十年只是短暂.某某中依然迈着矫健的步伐,谱写着更灿烂的辉煌.因为这份缘,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我们以学子的赤诚向母校宣言:我们一代一代,为弘扬某某精神,执着追求.我们生生不息,为明天的某某续写永恒。 5.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亲爱的同学们:春天虽然过去,但因为夏天的到来,暑假也要来了。 街道上汹涌的绿波,传递着夏的欢欣与美好,你们是不是也准备好了,在完成这份试卷之后,欢快的投入你们的夏之旅,过一个安适而又充满趣味的假期了呢。祝你们成功!你们的语文老师一、语言基础的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c )(3分) A.眷顾(juàn) 教诲(huì) 叩击(kòu ) 污垢(gòu) B.赎回(shú) 镍币(niè) 涟漪(yī) 聆听(líng) C.咆哮(páo) 携手(xié ) 淙淙(zōng) 狼嗥(háo) D.惊愕(è ) 对峙(zhì) 花坞(wù) 萦回(yí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3分) A.腼腆羞怯 怡然自得 慷慨厚道 不可磨灭 B.无地自容 轻举妄动 相题并论 滂沱大雨 C.引经据典 怒不可遏 不解之缘 大名鼎鼎 D.爱不释手 肃然起敬 青黄不接 如饥似渴3. 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c )(3分)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成语“世外桃源”出自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 B.韩愈,字退之,宋朝著名文学家,著有《马说》一文。C.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呐喊》《彷徨》等。 D.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著有《红星照耀中国》一书。5.按要求默写。 (12分)(1)《渡荆门送别》中最富有想象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 ________。(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 ____。(3)《西江月•明月别枝惊》一词中,表现词人因丰收而无比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 ____ , ______ ____。 (4)《次北固山下》诗中表现出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 __ ,_______ ____。(6)雁门太守行》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6.古诗中抒写思念故乡,眷恋亲友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二句并写出作者。(2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作者:____ ____二、文言文阅读(13分)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7.《强项令》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南朝宋史学家。(1分)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1)欲棰杀之( ) (2)枹鼓不鸣董少平( )9.解释加点词。(2分)(1)后特征为洛阳令( ) (2)宣悉以班诸吏( ) 10.文中下列句子省略了主语,请补充出来。 (2分)( )即以头击楹 ( )强使顿之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12.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精神?(2分)13.“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这些言行表明光武帝刘秀是个怎样的君王?(2分)三、现代文阅读(21分)(一)10分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6.关于校庆的作文篇一:校庆 听说今天庆祝实验附中建军校十周年,要举行一场校庆。 不知过了多久,校庆开始了。我们根本没看节目,在那谈穿越火线。 刚谈到大群幽灵向我的战友扑过来,终结者—老师突然一声怒吼吓得我措手不及。我眼角余光看见了烟花从地下钻了出来,异常壮观。 我和大家挥舞着手中的花,欢呼着。 身旁的礼炮朝天空发出了怒吼,向天空开炮。 这时,礼炮轰鸣,群情沸腾。整个操场进入了热闹非凡的阶段。 下午,我们载着欢乐回到了教室,和兴奋一起度过了这美好的一天。篇二:快乐的校庆活动 骄阳似火,烈日炎炎,烈日中天,我们学校在这样开校庆50周年的活动。 五十年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学校尽力了多少酸甜苦辣,最终我们学校在发展的历史上,终于成了一座名校。我校得过许多奖。 比如说:“天山区红歌比赛3等奖、还被评为文明学校…… 啊!我再这样一所学校里上学是我的荣幸。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第一项活动就是团体操“快乐体育操刚开始我的心里紧张因为我怕我的操做那样很丢人,所以我心里很紧张。 “快乐体育操”完了接着校长有个我们介绍了这一次来参加我们学校的活动的嘉宾,下一项是看表演,表扬有许多有:牛仔舞、街舞、合唱、跆拳道、舞蹈、献词…… 啊!这么多的节目都非常的精彩,我觉的最精彩的是跆拳道献词和合唱还有舞蹈这几项节目。因为跆拳道很威武、献词很精彩、合唱的歌声很优美、舞蹈也很优美所以我最喜欢这几项。 不但这几项好,精彩我觉的最好的应该是我们全校的集体项目“快乐体育操”因为在这一项中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全校的功劳,是我们团结一致努力的功劳。 这次校庆活动办的非常的成功,我们应该更加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使照映在蓝天下的美丽校园变的更加亮丽如新。 篇三:百年校庆 今秋时节,秋高气爽。我们学校迎来了百年校庆的大喜日子,全校师生将会在校内度过一个愉快的上午。 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穿好校服,戴上红领巾,吃完早饭,便带上小凳,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踏着轻快的步伐奔向学校。一路上,晨风拂面,街旁大树跳着欢快的舞蹈,树上小鸟喳喳闹着,它们仿佛也在迎接着这令人高兴和值得庆贺的日子。 一进校门,校园内的景象让我眼前一亮:教学楼上挂满了彩色的条幅,上面写满了“祝母校生日快乐”的话语。舞台被装扮得像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花坛。 舞台上空那两个巨大的氢气球,像热情的迎宾小姐,在晨风吹拂下翩翩起舞。花坛边彩旗飘飘,也仿佛在说:“欢迎您的到来!”全校师生的脸上都洋溢着甜蜜的微笑,整个校园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随着清脆悦耳的音乐声响起,张校长宣布百年校庆活动正式开始。身穿金黄色衣服的乐手,个个情绪激昂。 在台上同学的指挥下,我们唱着令人热血沸腾的校歌,嘉宾们也一一就座。顿时,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一串串五彩缤纷的礼花冲上天空,有的落在舞台上,有的落在同学们的头上,还有的落在银杏树的枝干上,犹如天女散花,美丽极了。 炮声过后,由几位嘉宾与张校长一同为张澜爷爷的石像揭幕。红布落下,张澜爷爷那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容貌呈现在我们眼前,操场上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从我们的校史中得知,张澜爷爷是母校的第一任校长,同学们为自己能在张澜爷爷创建的学校读书而感到无比自豪。 接着,各班精彩的文娱表演缤纷登场。 看:我班的同学头上扎着一个大辣椒,身穿大红灯笼服,她们时而蹲下,时而站起,时而围成一个大圆圈,时而摆成一个方正,她们的脚步是那么轻快,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灿烂,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节目中,大家都觉得我班的同学表演得最好。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班的节目可是我妈妈亲自编排的,我为妈妈感到骄傲。 在充满欢乐和祥和的气氛中,校庆活动落下了帷幕,但同学们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篇四:校庆 转眼间,已经入学一年了,我们沐浴着神圣的洗礼,渐渐地长大。我眼中的校园生活也恰恰被校庆的服装所诠释:初一的校服掺有淡淡的蓝色,象征宁静的大海,莘莘学子如海中水滴凝聚在一起,宁静得甚至有些枯燥地在学习;初二的校服掺有浓浓的红色,象征燃烧的火焰,做射中人,为天下事。 我们因天灾人祸而热情澎湃地伸出援助之手。但不管是宁静得有些枯燥的学习,还是热情澎湃的援助,这一切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接收了纯洁神圣的知识!正如校服的整体都以白色为主一样。 我们的校园,六十载风雨培养精英无数;我们的老师,一百年沧桑孕育桃李满园!如今,正值一百六十周年校庆,这是射中由最初的广寒书院发展到如今的国家级示范高中的伟大盛典!!想唱一首歌送给校园,可哪有一首歌能唱尽校园的年华;想跳一支舞赠给校园,可哪有一只舞能跳尽校园的魅力;想写一首诗献给校园,可又有哪一首诗能写尽校园的风采!!!今日的校园经过了一百六十年的伟大洗礼,这又是一首歌、一只舞、一首诗所能表达的么?!已经好久没有写文章了,有的话也只是写无聊的文字,发现自己已经词穷了,但是因为校庆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又不得不用不是最美丽但是对我。 7.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究竟算是写人作文还是写事作文一件事啊!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自己熟悉的人。我当然也有,她就是我的姥姥。 姥姥今年六十多岁了,银灰色的头发总是梳理得整整齐齐。她个子不高,淡淡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显得非常精神。 记得,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蚊子特别多,晚上我睡觉时,怎么也睡不踏实,姥姥看见就拿把扇子为我扇凉驱蚊,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直到早晨醒来才发现姥姥还在为我扇扇子。我对姥姥说:“您一晚上都没睡觉吗?您的身体怎么受的了?”姥姥笑笑说:“没关系!你白天还得上学,我白天可以睡一会儿。”看到姥姥有些发红的双眼我非常感动。 这就是我的姥姥,一个关心体贴他人,慈祥的老人。等我长大了,我一定好好照顾好她老人家。 简评:抓住一件事情,写出了姥姥对自己的爱,姥姥的爱令我们与小作者同样感动。 8.有关“家”的小学作文我爱我家(1) 家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摇篮,是每个孩子栖息的港湾。 我就有一个温馨、幸福、和睦的家。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一个幸福温暖的家。爸爸妈妈对我百般的疼爱,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家中的温暖。 每逢放学回来,妈妈正忙着在厨房为我做着可口的饭菜,爸爸坐在我的一旁,陪我学习,当遇到不会的题,爸爸便会耐心地给我讲解,妈妈对我的学习甚是关心,她怕我学习累着,尽力想办法为我加强营养。每天早晨都给我煮一杯热牛奶,还总是调方的给我做菜。 我爱我家,一个和睦快乐的家。在我家里,总是充满了祥和的气氛,我们一家三口总是和睦相处。 爸爸妈妈的感情非常好,几乎不吵架,爸爸说话很幽默,总是逗得我和妈妈哈哈大笑。我是一个很懂事的不任性的孩子,不惹爸爸妈妈生气。 如果我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爸爸妈妈就会为我庆祝一番,带我去吃我最爱吃的冰点,每次我都是先给爸爸妈妈斟上一杯酒,因为我深知,我成绩的取得,除了有老师的功劳外,也离不开爸爸妈妈对我的培养。 我爱我家,一个让我有依靠的家。 每当我在外面遇到困难或委屈;是爸爸妈妈帮助我排解困难,听我诉说心里的苦闷,使他们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面对事实;是他们教我懂得了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一个人要懂得面对生活的挑战与考验。 我爱这个温馨幸福的家,让爱永远驻我家。 我爱我家(2)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而且每个人都会很爱他自己的家,因此,我也不例外。 家,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能让人充满自信,从失败中振作起来。 然而家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人们最重要的支柱。 我爱我家有许多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的父母和家庭的环境。 "日久生情"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无论是人还是一样死物,只要你面对的时间一长,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不知不觉地,我在我家已经生活了十三年了,那里有我最敬爱的父母,最熟悉的环境,还储存了我多年的故事。 在家中,父母亲犹如我的好朋友,每天都说说笑笑地过日子,哪怕是在回家的路上多么的不高兴,只要一踏进家门,我的心就像被松绑一样的轻松、自如。 在我成长的环境中,有令我快乐的一面,也有令我悲伤的一面。 在整间屋子里,我最喜爱的就是我的房间,房间里有一张书桌、一张大床、一个书柜,一张梳妆台和一台电脑……我每天在书桌上写作业,在大床上睡觉,有时候累了,就坐在电脑前轻松轻松,让工作多时的大脑松懈下来,有空的时候就翻翻书柜的书。房间里的每一物都是陪伴着我的喜、怒、哀、乐。 另一个我熟悉的地方就是我家的小花园。花园里有翠绿的小草,争芬斗艳的鲜花。 我还时常在花园里玩耍。我爱我家,爱家里的每一个成员,更爱我家的每一个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