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宋词里的广字

1.诗名里带广字的诗词有哪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广陵秋月对月即事 陈羽

霜落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

相看醉舞倡楼,不觉隋家陵树秋。

广陵诗 权德舆

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

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

大旆映空色,加箫发连营。

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

交驰流水毂,迥按浮云甍。

青楼旭日映,绿野春风晴。

2.带有“广”字的古诗词有哪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全诗原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1)出自《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李煜 2)全诗原文: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唐)李煜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3.跪求大神~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宋代:陈师道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嘉泰壬戌上元日访全老於净林广福院观深传师 宋代:姜夔 深衣跨羸骖,杳杳春山路。

入寺君未知,闲看移桂村。深碑含秀润,隆画出神奇。

道人那得此,老子秘耽之。 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宋代:梅尧臣 京都三月酴醾开,高架交垂自为洞。

素叶层层紫蕊香,酿归光禄春生瓮。东陌西池走钿车,芳林广囿飞朱鞚。

二年不到大梁城,江边泪滴肝肠痛。况兹齿发渐衰老,已是忧愁不如众。

宣城北寺来上人,独有一丛盘嫩蕻。去岁游吴求不得,今朝还喜自持送。

眼底虽同往日看,樽前所忆皆成梦。又置新茶采雨前,鸟觜压砖云色弄。

对花却酒煮香泉,强咏才惭非白凤。 江上忆严五广林 唐代:李商隐 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

逢著澄江不敢咏,镇西留与谢功曹。 次韵章禹直开元寺观画壁兼简李德素 宋代:黄庭坚 丹青古藏壁,风雨饱侵食。

拂尘开藻鉴,志士泪沾臆。灵山远飞来,不可以智测。

龙神湛回向,拥卫立剑戟。依稀吴生手,旌旆略可识。

鸿蒙插楼殿,毫发数动植。广林瞻二圣,有众拱万亿。

飞行凑六合,揽取著一席。人人开生面,绝妙推心得。

李侯天机深,指点目所及。三生石上梦,天乐鸣我侧。

幽寻前日事,晦明忽复易。章生南溟鹏,笼槛锁六翮。

能同寂寞游,浊酒聊放适。西风叶萧萧,蟋蟀依墙壁。

家无万金产,四邻碪声急。藜羹傲鼎食,蓝缕亦山立。

并船有歌姝,粉白眉黛黑。期公开颜笑,醉语杂翰墨。

不须谈俗事,秖令人气塞。 喜茂之至有述 明代:曹学佺 之子秋为期,八月始余嫁。

庭鹊代人言,山猿出相迓。会晤犹在兹,景光乃云谢。

波涛一何广,林柯渐多罅。熟径任苔生,新亭随鸟下。

露重畏萧晨,月至惜佳夜。理咏久寂寥,闻蝉日销化。

丘壑喜独存,簪缨悔迟罢。

4.唐诗宋词中有哪些含”林”字的诗句

1、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释义: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2、唐代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释义: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3、唐代李白《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释义:已在东林寺停留数日,在明月高悬白猿啼叫声中告辞离去。笑着与送行僧侣告别,打趣道:可不要坏了规矩,越过“虎溪”这一条禁戒线。

4、宋代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释义: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5、宋代蒋捷《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释义:枫树林红透了,晚烟青青,天天面对安居水乡汀洲的鸥鸟,到处充满流亡飘泊的愁情。我天**竹,二十年来无家无地种竹,还借竹为名。春风还未吹尽,秋风已到,年纪大了,一切尘缘我都看轻。我只把平生的经历闲吟闲水,谱成船夫、渔人的歌声。

5.唐诗宋词中的成语

寸草春晖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满园春色 出处: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人去楼空 出处:唐·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如履薄冰 出处:《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穷困潦倒 出处:唐·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平分秋色 宋·李朴《中秋》:“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天涯比邻 出处: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豆蔻年华 出处: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万紫千红 出处: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马齐喑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无穷无尽 出处: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6.唐诗宋词中的习俗

1、重阳习俗:登高,插戴茱萸。

如: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元宵节习俗:放焰火。

如: 唐代苏道味《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人日习俗: 有戴“人胜”的习俗,

人日,传说女蜗初期创造世界时,先在初一造成鸡.初二造成狗.初三造成猪.初四造成羊.初五造成牛.初六造成马.初七才创造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农历正月初七就被称为人日。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

唐代高适在人日曾写下《人日寄杜二拾遗》的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4、端午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插艾蒲.

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云:“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戴复古的《端阳》诗:“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酒不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叶上朱门。”

高启《端阳十咏〈粽子〉》:“香茭裹秫炊,投祭楚江湄。颇恨馋蛟横,君忠竟不知”!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