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中的唐文化有什么特点唐初诗人以“初唐四杰”最为著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时期诗人可分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派和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派。其中集大成者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最为出名。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而杜甫的诗则更多体现现实主义之情怀。 中唐时期最卓越的诗人是白居易,他的诗通俗易懂。此外还有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晚唐诗人以李商隐和杜牧最为出众,被称为“小李杜”。 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唐代文化的创新是全面的,道德、风俗、哲理、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服饰诸端,无不呈现出开一代新风的气派。而其中诗歌一项,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加之其本身又具有便于保存便于流传的特点,成就尤为显赫。但是应当看到,数百年来文化交流所形成的全新文化氛围,以及文化开放所带来的勃勃生机,更是使这一艺术形式异彩大放的深层原因。诗歌在唐代获得了适合其茁壮生长的沃土,而诗歌的巨大成就,则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凸现出唐代文化的辉煌。也正因为如此,“唐诗”几乎可以视之为唐文化的时代徽徵。唐诗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地位,正是由于它以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反映出一个伟大时代的时代精神,反映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所达到的新的颠峰。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唐诗的形成与发展,当是研究唐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从而揭示唐代社会和唐代历史形成与发展之谜的一条有效途径。 2.西安唐文化特点,唐代元素,唐代代表宗教在社会上的地位与影响力,唐朝时可谓最高。 唐朝时期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和禅宗。天台宗奉《法华经》,故又称为法华宗。 华严宗奉《华严经》,参与政治较多。净土宗则易于入门。 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北宗创立者是神秀,他主张渐悟说。南宗创立者是慧能,他主张顿悟说。 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会昌灭法,使得除禅宗南宗等少数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别从此一蹶不振。由于唐朝皇室姓李,又相传其为老子之后,因此道教在唐朝上流社会也很流行。 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也大力提倡道教,还在科举考试中增设道举。 除了佛道二教外,当时还有伊斯兰教、拜火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等外来宗教。但影响力较小。 唐代社会,虽然世族的势力被削减,但仍然不是一个平等的社会。《唐律》中也明订,人分为“良”“贱”两大类,贱民只能与贱民结婚;地主杀害部曲最多求刑一年,而部曲杀害地主必处斩。 虽然科举制度实行,但由于世族的生活条件较为优渥,其子弟的文化修养也就跟着较高,不论是否参加科举,进入仕途都不是非常困难;唐代宰相出身世族者也就不在少数。唐朝文学成就以诗歌最为发达。 清人所编《全唐诗》共收录两千两百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这还不是全部。唐初诗人以“初唐四杰”最为著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时期诗人可分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派和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派。其中集大成者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最为出名。 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而杜甫的诗则更多体现现实主义之情怀。 中唐时期最卓越的诗人是白居易,他的诗通俗易懂。此外还有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 晚唐诗人以李商隐和杜牧最为出众,被称为“小李杜”。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在散文方面。六朝以来,文坛盛行骈文这种文体形式,骈文讲究声韵、对偶、典故,辞藻华丽,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组成。 在唐初乃十分盛行,以初唐四杰最为著名,但这种文体到唐朝时显得形式僵化,内容空洞,故到了天宝年间,古文逐渐兴起。古文运动在名义上是要恢复先秦两汉的问题,实际上是要文章更有内容,也就是“文以载道”。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气势磅礴又思想深刻,号称“文起八代之衰”;不过唐代的古文运动在韩柳去世后就逐渐衰退,唐末骈文又再度兴起。传奇是中国的一种古典小说形式,出现在隋朝,兴盛于唐朝。 著名的传奇包括《柳毅传》、《莺莺传》、《南柯太守传》、《枕中记》和《长恨传》等。有的传奇在后代还被改编为戏剧和白话小说。 唐朝变文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所谓变文起初是指佛教僧侣宣传佛教讲唱佛经的底本。 最初变文仅限于佛教经典,后来则开始讲唱其他故事,讲唱的人也不限于僧侣。变文对传奇和后世的说唱文学都有很大影响。 由于吸收了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唐朝艺术与前后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阎立本、阎立德兄弟擅画人物。 吴道子则有“画圣”之称呼,他兼擅人物、山水,并吸收了西域画派的技法,画面富于立体感,有“吴带当风”之说。张萱和周昉以画侍女图为主,他们的著名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和“簪花仕女图”等。 诗人王维擅长水墨山水画,苏轼称他“画中有诗”。唐朝的壁画事业特别发达。 莫高窟与墓室壁画都是传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艺术同样出众。 敦煌、龙门、麦积山和炳灵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时期步入全盛。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和四川乐山大佛都令人赞叹。 昭陵六骏、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杨惠之被称为塑圣。 唐朝时期,书法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书法家。 欧阳询的楷书笔力严整,其名作有《九成宫醴泉铭》。虞世男楷书字体柔圆。 颜真卿和柳公权是唐朝中后期的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用笔肥厚,内含筋骨,劲健洒脱,其代表作有《多宝塔碑》;柳公权的字体劲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称颜柳二人书法为“颜筋柳骨”。 张旭和怀素则是草书大家。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唐朝音乐舞蹈发达。 唐太宗平高昌得高昌乐,并入原有的九部乐成为十部乐: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7]。唐高宗以后,十部乐开始衰落,音乐家开始研究新的乐舞。 玄宗本人就是音乐家,爱好亲自演奏琵琶、羯鼓等多种乐器,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等百余首乐曲;他非常重视音乐事业,将十部乐分为坐部伎、立部伎[8],曾经亲选坐部伎三百人,号为“皇帝梨园弟子”,李龟年和永新娘子都是名噪一时的歌唱家。唐朝的舞蹈则是以健舞和软舞最为出名,著名的舞蹈有“七德舞”、“上元舞”等,舞蹈家则有公孙大娘等。 唐朝史学开创了国家正式开馆修史这一风潮。唐初史馆奉诏所修的正史有《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 加上史家李延寿私撰的《南史》和《北史》,合计廿四史中有八部出在唐朝。 3.描写朋友的古诗词,古句,名言 (急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1.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贝多芬 2.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3. 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徐特立 4.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 5. 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 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 萨迪 6.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徵 7.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谢觉哉 8.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 9.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司马光 10. 当前的任务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 列宁 11.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夸美纽斯 12.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夸美纽斯 13.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 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 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 —— 萨迪 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底烦扰,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那不正当的事情,那 是一时冲动而没有理性的行动。 —— 彼得·阿柏拉德 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 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 —— 夸美纽斯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 约翰·洛克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 孟德斯鸠 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习,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中显现出 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三岁至老,六十不改。 —— 克雷洛夫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 梅里美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 冈察尔 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 倒退了一步。 —— 达尔文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华盛顿 樱桃树的故事 华盛顿砍了爸爸最心爱的樱桃树,由于勇于承认,爸爸没有批评他,而且还赞扬了他高尚的情操。 孟母 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市集旁居住时,东邻有人杀猪,孟子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漫应:“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孟母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忍痛在捉襟见时的生活费中,拨出一部分钱买了一块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名言: 言必行,行必果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 ——周晋峰 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诚信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张瑞敏 真诚到永远——海尔著名广告语 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 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走上社会后,我们深感信用危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但埋怨没有用,更不能等待。重树社会信用必须靠每个人的努力,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郭辉 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俗语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中)冯玉祥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们。 4.中国古代都有哪些古籍以下书籍按不同种类分,个别会有重复!内容不全,仅供参考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诸子百家:《论语》、《孟子》、《荀子》、《道德经》、《庄子》、《列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吕氏春秋》、《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 先秦:《穆天子传》、《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山海经》、《楚辞》、《国语》、《战国策》、《考工记》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濒湖脉》、《奇经八脉考》、《金丹》、《仙药》、《黄白》、《肘后救卒方》、《玉函煎方》、《千金方》、《神农本草经》、《四部医典》 天文历法:《夏小正》、《甘石星经》、《三统历》、《乾象历》、《皇极历》、《大衍历》、《授时历》、《崇祯历书》、《周髀算经》、《步天歌》、《灵台秘苑》 数学:《九章算术》、《缉古算经》、《缀术》、《割圆密率解法》、《海岛算经》、《黄帝九章算法细草》、《议古根源》、《数书九章》、《测圆海镜》、《日用算法》、《杨辉算法》、《算学启蒙》、《四元玉鉴》、《图解》、《梅氏丛书辑要》 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镜花缘》、《聊斋志异》、《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老残游记》、《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金瓶梅》、《北宋志传》、《皇明英烈传》、《醒世姻缘传》、《雷峰塔传奇》、《女仙外史》、《七侠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残唐五代史演义》 诗词歌赋:《诗经》、《楚辞》、《汉乐府》、《文选》、《全唐诗》、《花间集》、《全宋词》 农学:《齐民要术》、《泛胜之书》、《四民月令》、《农书》、《农桑辑要》 地理学:《水经注》、《徐霞客游记》 字典:《尔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 还有:《梦溪笔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菜根谭》《天工开物》《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5.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文化成就诗文 唐朝文学成就以诗歌最为发达。清人所编《全唐诗》共收录两千两百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这还不是全部。唐初诗人以“初唐四杰”最为著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时期诗人可分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派和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派。其中集大成者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最为出名。中唐时期最卓越的诗人是白居易,他的诗通俗易懂。此外还有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晚唐诗人以李商隐和杜牧最为出众,被称为“小李杜”。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史学 唐朝史学开创了国家正式开馆修史这一风潮。贞观年间史馆奉诏所修的正史有《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加上史家李延寿私撰的《南史》和《北史》。 绘画 隋朝的时候,由于政教的关系,因此绘画受到重视。隋朝绘画仍以人物或神仙故事为主,但山水画已发展成独立的画科。展子虔与董伯仁齐名。其山水画《游春图》,用勾勒刷法,著大青绿。空间透视安排合理,注意远近关系和山树人物的比例,能够于咫尺之中,具备千里之趣。这证明了隋朝的山水画已经彻底解决“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空间处理问题,成为卷轴山水画兴起的代表。 唐初的阎立本、阎立德兄弟擅画人物。吴道子则有“画圣”之称呼。张萱和周昉以画侍女图为主。诗人王维擅长水墨山水画,是南派的代表,苏轼评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北派画家李思训善用青绿画金碧山水。又有曹霸、韩干善画马,韩滉善画牛,薛稷善画鹤,边鸾善画孔雀等。 壁画与雕塑 唐朝的壁画事业特别发达。莫高窟与墓室壁画都是传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艺术同样出众。敦煌、龙门、麦积山和炳灵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时期步入全盛。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和四川乐山大佛都令人赞叹。昭陵六骏、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杨惠之被称为塑圣。 书法 隋朝书法巧整兼力,不离规矩。初唐大家的风范规模,在此已经初步形成。著名的书法家有丁道护、史陵与智永。墨迹则有千字文与写经。隋代的书法以碑刻为大宗,《龙藏寺碑》、《启法寺碑》、《董美人志》等碑刻显示书法风格。隋末唐初尚有书法家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家”。 唐朝时期,书法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都是唐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是唐朝中后期的著名书法家。张旭和怀素则是草书大家,后者奔放挥洒,深具个人风格及艺术性。 6.唐文化的内涵与代表产物唐诗 雕版印刷术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隋唐时,已经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在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它的发明,大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2、僧一行 他是我国唐朝时期的天文学家。一行从实测得了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测量子午线的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对测知地球的大小有很大关系。 3、孙思邈的《千金方》 他是良朝最著名的医学家。经过不断的努力,写成了杰出医学著作《千金方》。被后世尊为“药王”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的繁荣时代。流传至今有近五万首诗歌。这些诗,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其中有不少诗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和较好的思想内容,到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5、散文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散文家。韩愈提倡继承存贷散文优良传统,强调写文章不受形式的束缚,要言之有物,有创造性。柳宗元的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寓言。 6、阎立本和吴道子 画家,擅人物故事画。他画的生动描绘了唐太宗从在步辇上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吴道子的画立体感强,所画人物形态逼真,“吴带当风”被后世称为“画圣”。 7、敦煌莫高窟 甘肃敦煌东南鸣少山断崖的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现在四百九十二窟,多是隋唐时开凿的。多娄画的是佛经故事,也有一部分反映了唐代的经济繁荣、统治阶级生活的豪华和劳动人民辛勤操作的艰苦。其艺术创作,深刻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卓越才能。 7.中国除了四大名著外,还有什么著名文学三言两拍 《孽海花》 《老残游记》 《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状》 《儒林外史》 《桃花扇》 《聊斋志异》 《镜花缘》 《列女传》 《搜神记》 《封神演义》 《吕氏春秋》 《周易》 《东周列国志》 《山海经》 《二十四史》 《孔雀东南飞》 《格萨尔王传》 《昭明文选》 《太平广记》 《世说新语》 《西厢记》 《牡丹亭》 《金瓶梅》 《三侠五义》 《说岳全传》 《长生殿》 《资治通鉴》 家春秋 《子夜》 《雷雨》 《日出》 《边城》 《骆驼祥子》 《茶馆》 《四世同堂》 《尘埃落定》 《阿Q正传》 《狂人日记》 《倪焕之》。 8.民国四年中华书局出版朱熙诗词按:以下目录顺次为书名、编(著)者以及定价 1 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 敦煌研究院 88 2 两宋铁钱 阎福善 130 3 敦煌诗集残卷辑考 徐俊 68 4 通俗常言疏证 孙锦标 41 5 王力古汉语字典 王力 98 6 敦煌吐鲁番本文选 饶宗颐 68 7 九店楚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 98 8 周易外传镜铨 (清)王夫之 52 9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释迦方志 (唐)慧立,彦倧 19 10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 (唐)羲净 17 11 岛夷志略校释 (元)汪大渊 22 12 回回药方考释 宋岘 48 13 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 (唐)羲净 22 14 唐大和上东征传 日本考 (日)真人元开 20 15 往五天竺国传笺释 经行记笺注 (唐)慧超 15 16 西洋朝贡典录 东西洋考 (明)黄省曾 22 17 西洋番国志 郑和航海图 两种海道针经 巩珍23 18 西域行程记 西域番国志 咸宾录 (明)陈诚 22 19 真腊风土记校注 西游录 异域志 (元)周运观 18 20 诸蕃志校释 职方外纪校释 (宋)赵汝适 23 21 古今韵会举要 黄公绍,熊忠 120 22 岭外代答校注 [宋]周去非著 25 23 启功丛稿:论文卷 启功 26 24 启功丛稿:诗词卷 启功 20 25 启功丛稿:题跋卷 启功 26 26 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藏甲骨文字 李学勤 60 27 澹圆集(全二册) 焦竑 65 28 新编千家诗 袁行霈 12 29 汉语方言大词典 [日]宫田一郎 980 30 元稹集 (唐)元稹 45 31 《古今韵会举要》及相关韵书 宁忌浮 65 32 《马氏文通》研究资料 张万起 18 33 《儒林外史》人物论 陈美林 11.5 34 《说文》八种单字索引(精) 洪文涛 105 35 1949-1989四十年出土墓志目录 荣丽华 18 36 安南志略 [越]黎 15 37 白虎通疏证上下册 [清]陈立 30 38 白话《续治通鉴》 张宏儒 210 39 白话《资治通鉴》1-20册 张宏儒 250 40 白话语汇研究 [日]香坂顺一 22 41 白居易集1-4册 [唐]白居易 79 42 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 上下册(精) 李梦阳 68 43 百喻经译注 周绍良 12 44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 王明 16 45 抱朴子外篇校笺(上) 杨明照 24 46 抱朴子外篇校笺(下) 杨明照 34 47 北齐书1-2册 [唐]李百药 27 48 北史1-10册 [唐]李延寿 130 49 北游录 [清]谈迁著 20.5 50 帛书老子校注 高明 24 51 泊宅编 [宋]方匀撰 8 52 不下带编 巾箱说 [清]金埴撰 9 53 草木子 [明]叶子奇撰 6.5 54 册府元龟1-12册(精) [宋]王钦若 1245 55 禅思与诗情(精) 孙昌武 36 56 长河落日 董乃斌 15 57 长沙古物闻见记续记 商承祚 39 58 苌楚斋随笔二笔三笔四笔五笔 [清]刘声木撰 49.5 59 巢林笔谈 [清]龚炜撰 12.5 60 陈炽集 赵树贵 20 61 陈黻宸集 上下册(精) 陈德溥 57 62 陈书1-2册 [唐]姚思谦 20 63 称谓录亲属记 [清]梁章钜 28 64 成唯积论校释 韩廷杰 36 65 池北偶谈 上下册 [清]王士祯撰 28.5 66 崇文盛世 董乃斌 17 67 出三藏记集 [梁]释僧祜 32 68 出土文献研究(第三辑) 胡厚宣 24 69 出土文献研究(第四辑) 中国文物研究所 17 70 春秋繁露义证 苏舆 20 71 春秋谷梁经传补注 [清]钟文丞 36 72 春秋会要(精) [清]姚彦渠撰 16.5 73 春渚纪闻 [宋]何远撰 9 74 词话丛编1-5册(精) 唐圭璋 215 75 词学名词释义 施蛰存 5.5 76 慈禧光绪医方选译 . 18 77 辞海上下册(精) 舒新城等 93 78 丛书集成初编(后出书部分533册) 3200 79 大戴礼记解诂 [清]王聘珍 13 80 大历诗人研究上下册 蒋寅 34 81 大漠来风 董乃斌 17 82 大唐新语 [唐]刘肃撰 10 83 道教概说 李养正 17 84 道教与传统文化 文史知识编辑部 14.5 85 典故纪闻 [明]余继登撰 15.5 86 订讹类编续补 [清]杭世骏 18 87 东北大讨伐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社科院 18.05 88 东北经济掠压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社科院 19.8回复3楼2013-07-27 14:14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孙武vs孙膑 正式会员589 东汉会要(精) [宋]徐天麟撰 26 90 东里文集 [明]杨士奇 24 91 东坡志林 [宋]苏轼撰 7.5 92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精) 爱汉者 98 93 东轩杂记 [宋]魏秦撰 10 94 东斋纪事 春明退朝录 [宋]范镇撰 8 95 东周列国志 [明]冯梦龙 45 96 读书偶记消暑录 [清]赵绍祖 8.5 97 读通鉴论上中下册 [清]王夫之 39 98 杜诗详注1-5册 [唐]杜甫著[清]亿兆鳌注 90 99 敦煌变文校注(精) 黄征 160 100 敦煌史话 付玫 10 101 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 全二册(精) [宋]岳珂 85 102 二曲集 [清]李 31 103 二十二种大藏经通检(精) 童玮 85 104 二十史朔闰表 陈垣 18 105 二十四史(缩印本)1-20册(精) 中华书局编辑部 1800 106 二十四史人名索引缩印本(精) 中华书局编辑部 248 107 二十五史补编1-6册(精) 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 780 108 二十五史精选译 1-6册(精) 吴树平 196 109 法言义疏上下册 汪荣玉撰 25 110 凡将斋金石丛稿 马衡 17 111 分甘馀话 [清]王士祯撰 7 112 佛教基本知识 文史知识编辑部 7 113 佛教与中国文化 文史知识编辑部 16.5 114 纲鉴易知录全八册 [清]吴乘权 113 115 高僧传 [梁]梁慧皎 27.5 116 庚巳编 客座赘语 [明]陆粲撰 22 117 公孙龙子形名发微 潭戒甫 9 118 公孙龙子悬解 王 4.5 119 公孙龙子译注 谭业谦 6 120 龚自珍己亥杂诗注 刘逸生注 17 121 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 [法]莫尼克 23 122 古代汉语第1册 王力 16 123 古代汉语第2册 王力 14 124 古代汉语第3册 王力 21 125 古代汉语第4册 王力 2。 9.宗教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宗教文化的特征众多,主要有三个: 1.符号特征 按照文化哲学的符号论观点,宗教文化和其它一切文化本质上是人所创造的“符号”的应用,是人类的“符号化思维和符号化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宗教诸要素的符号形式,无论是表现为语言,或是表现为意念和体验,还是表现为身体动作,其意义和内容所指的对象总是宗教信仰者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及其超自然神性的想象和感受,以及人与神圣对象之间的关系。然而,神圣物为超自然之物,它必然不能为自然之物的人类的自然感官所感触到。宗教信仰者既然没有实在的感受,那么表象神圣物,以及与神圣物打交道,就只能借助于主观想象力的想象,创造一系列象征性的语言和模拟性符号来描述其想象中的神圣物的形象和性状;同时,通过模拟性的身体动作(包括用口、手等部位的身体动作)来象征性表现神灵的活动与事功以及人与神灵交通际遇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宗教世界整个说来本质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想象是一种精神创造,创造的产物则是一套一套的象征性符号。这些象征性符号可以是感性的、物质上的形式(如语言、身体动作、偶像、法器、十字架、山水树石之类的自然物等),也可以是精神的形式(如宗教观念、宗教理论、宗教体验等),但它们表现的超自然神圣对象和人神际遇的方式和过程却完全是想象的,正如斯皮罗所说:“宗教符号往往在文化层次上表现在心理层次的幻想和任知的转化和精心雕琢……”可见,整个宗教系统是人类独有的符号化能力的一种创造,正是“符号”从“非存在”创造出宗教世界的“存在”(幽灵和神),转化为宗教仪式的言语和姿势,以及其他种种表现手法。宗教符号是心理幻想表现在文化层次上的象征性的、隐喻式的表达形式。 2.普遍性与民族性特征 从根本上来说,作为人类创造物的宗教文化是为人类的各种各样的需要服务的。人类的有些需要不因时代、地域、族群不同而异,有着共同的需要,要解决共同的问题,因而,作为人类创造物的宗教文化表现出普遍性的特征,如各种宗教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同时,人类的有些需要则因时代、地域、族群不同而各异,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因而,作为人类创造物的宗教文化又表现出差异性的特征。正如斯大林所说“每一个民族无论大小,都有他自己的、只属于他而为其它民族所没有本质上的特点,即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即民族性。各种宗教文化是由不同的种群、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所创造的,民族是宗教文化的载体,所以,宗教文化的民族性特征非常鲜明。正是由于宗教文化的普遍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结合,才使宗教文化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色彩斑斓的个性。 3积累性和变异性特征宗教文化的积累性是指宗教文化在存在过程中从一个个体、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向另一个个体、另一个民族或另一个时代的延续发展和积累叠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