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全唐诗333-107杨巨源山中主人

1.杨巨源 山中主人的时代背景

十里青山有一家,翠屏深处更添霞。

若为说得溪中事,锦石和烟四面花。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意思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作品译文

暮色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对这首诗的词句释义和意境理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诗表面看似乎字字“明白”,实则言简意约,含而不露,“情在景中,事在景中”,而情非直抒、事不明写,这给解读带来难度,歧义难免,多解必然。

3.逢雪送芙蓉山主人古诗

1、全诗

日暮苍山远 ,

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 ,

风雪夜归人。

2、注释

暮色降临山色苍茫觉得路途远,

天气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贫困。

柴门外忽然传来了狗叫的声音,

原来是这家主人冒着风雪深夜从外面归来。

(1)芙蓉山:地名。

(2)苍山:青山。

(3)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犬吠:狗叫。

(5)夜归:夜晚归来。

3、出处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为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

4、作者简介

刘长卿(709~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代著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监察御史。与诗仙李白交厚,有《唐刘随州诗集》传世,其诗五卷入《全唐诗》。

4.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及意思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诗文解释】

夜暮降临,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天气寒冷,使这所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贫。半夜里一阵犬吠声把我惊醒,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词语解释】

白屋:茅草屋。

【诗文赏析】

这首诗用精炼的诗笔,描绘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主题的寒山夜宿图。整首诗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上半是旅客山行夜宿,后半是主人夜半还家;上半全为所见,后面皆是所闻。平中有转,有起有伏,虽未直接抒情,但山野孤寂的羁旅情怀不写自现。每句诗都构成一幅独立的画面,彼此又都相互承接。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