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中的月有圆缺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出自那首古诗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是宋词中经典中的经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篇章。全词无论文采,思想和哲理等都堪称完美。更重要的是这首词的知名度绝对在这10首词中名列第一,人们也许不会背其它词中的句子,但对于这首词中的名句就一点就通,可见其耳熟能详程度高到了什么程度。

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2.苏轼的一首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此时

此事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作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遗憾,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3.唐诗宋词中与月有关的诗词

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子夜吴歌(三)秋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李白《军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潜《归田园居》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缪氏子《赋新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戴叔伦《兰溪棹歌》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司空曙《江村即事》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 建《十五夜望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月夜》 刘方平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张九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月》 (李商隐)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苏轼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把酒问月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相见欢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剪梅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咏月辞赋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 文天祥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 嗣布。[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这几句诗词中作者的

有转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人好像怕人识破借问月而泄出的愤慨,刚刚把心灵深处的真实感情略加发泄,便立刻用理智把他辩倒.虽然没有说自己心中的不满是不应该的,但却明明地表示:月的残缺,人的悲离都是不可避免的.既然知道是难全,为什么还发出“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疑问?一个失意的人,孤零零的冷冷清清的在异乡暗度良宵佳节,其寂寞的感情想用理智来克服,总是有些勉强的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既指嫦娥而代月,又暗喻美好之全.感情必须用感情来战胜,把感情付诸理智来判断,不是暂时的自我安慰,就是长远的预后不良.为了不让佳节的离愁来窒息人,诗人于是把揪心的寂寞寄托在愿望上.愿望是美好而热烈的.但人真能长久吗?千里他乡的明月真能光辉灿烂吗?希望这样,但愿如此.而真诚热烈的希望,往往是战胜不行,走向光明的第一个起点.

这段写骨肉离情的文章,体现出全和缺的观念.既没有走向“不完全宁愿无”的绝境,也避开了“抱残守缺”的死胡同.从“转朱阁”到“共婵娟”,由恨不全,而承认难全,由承认难全,而把全寄托在愿望上.诗情螺旋式的发展着-既不一味的怀恨,也不一味的悲观.

诗人借中秋明月抒发出来的矛盾精神,借骨肉离情体现出来的全缺观念,是互为表里的.全是理想境界的现象.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可贵的是在诗情起伏过程中,诗人是中能以高昂旺盛的乐观主义来对待残缺的现实,并坚持完美的理想.一轮光辉灿烂的明月,从篇始照到篇终,从现实生活照到理想世界.作者虽有犹豫,并无悲哀;虽有怨恨,并无颓唐;虽然没有良宵佳节的欢乐,但对未来生活也还没有失掉希望.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话的全首古诗是

《水调歌头》 宋诗: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不应该有遗憾,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成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长长久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6.对诗词中月阴晴圆缺的研究

这个问题很大,估计能写篇论文啦,只是简单说几句。

.先说圆缺,一般分为新月,圆月和残月新月一般是娟秀、意向,无太多悲喜之感。如:新月曲如眉,新月如钩圆月一般是表示团圆、欢喜残月一般是忧伤,如:杨柳岸、晓风残月之类至于阴晴,一般心情明朗、爱情、唯美意境是晴,当然不会很清楚写出来,如二十四桥明月夜;多情只有春庭月之类;阴肯定就是相反,如:翳翳窬月阴,沉沉连日雨之类当然也不是绝对,只不过是相对比较常用如此。

月的阴晴圆缺具体意义还得根据诗词具体意象,很经典的一首词: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