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枊树有关的两句诗句

1.写两句与树木有关的诗句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萧萧:风声。愁杀:愁煞。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

唐·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柳条的新绿色。丝绦:丝织的带子。

唐·贺知章《咏柳》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烟:雾。

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唐·岑参《题潘阳郡汾桥边柳树》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须臾:一会儿。争:怎。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

唐·张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唐·白居易《杨柳枝词》

柳丝袅袅风缲探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袅袅:纤长柔弱的样子。缲:抽茧出丝。草缕:如线的嫩草。茸茸:柔软细密的样子。

唐·白居易《天津桥》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鸭绿:指春季溪水的颜色。粼粼:清澈的样于。鹅黄:淡黄色,指嫩绿的柳条。袅袅:随风摇曳的样子。前句说绿水在春风中泛起微波;后句说嫩柳在春日中轻摇。

宋·王安石《南浦》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燃:形容极红。

宋·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江上雪初消,暖日晴烟弄柳条

宋·吴亿《南乡子》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他日:过去。差池:参差不齐。差池春燕影:谓燕子往来交飞于春柳之间。憔悴晚烟痕:谓柳条枯槁,在暮霭中显得凄凉。两句写秋柳已失去春天时那种盎然的生机。

清·王士祯《秋柳》

橘逾淮而北为枳

淮:淮河。逾:越过。枳:亦称“枸橘”,果实肉少而味酸。

《周礼·冬官考工记》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北地无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木:树。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惊飙拂野,林无静柯

飙:暴风。柯:树枝。

晋·殷仲文《解尚书表》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南朝梁·萧纲《折杨柳》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柯:树枝。

唐·李白《上留田行》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宋·姜夔《长亭怨慢》

老树春深更著花

著花:开花。

清·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在。”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

唐·王维《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唐·王维《书事》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唐·张继《洛阳作》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

短:矮。拆:开。

唐·柳中庸《幽院早春》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清

清 ·刘禹锡《陋室铭》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游丝:昆虫吐的长丝,因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唐·刘禹锡《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离离:茂盛的样子。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才能:只能。没:遮没。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绿缛:繁密的绿色。葱笼:繁荣。

宋·欧阳修《秋声赋》

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一川:满地。

宋·谢逸《蝶恋花》

衰草凄凄一径通,丹枫索索满林红

索索:风吹树叶声。

金·董解元《西厢记》卷六

2.将下列和枊树有关的诗句补充完整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担揣曹废丨肚查莎肠极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3.咏柳前两句诗的意思

咏柳前两句诗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一、原文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三、作者朝代

【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

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4.与柳有关的诗句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