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女子的婉约在唐诗宋词里

1.一首婉约适女子读的诗词

尚未出阁青春活泼的推荐李清照《点绛唇》:作品原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有大气魄的女强人推荐李清照《渔家傲 记梦》:作品原文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新婚燕尔的推荐欧阳修的《南乡子》:作品原文如下:雨后斜阳。

细细风来细细香。风定波平花映水,休藏。

照出轻盈半面妆。 路隔秋江。

莲子深深隐翠房。意在莲心无问处,难忘。

泪裛红腮不记行。正处热恋中的推荐一首《菩萨蛮》(菩萨蛮的名称来由出自波斯古国,是伊斯兰教徒的谐音)作者不记得了: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

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檀郎故相戏,强道花枝好。美人妒花胜,踏破花枝道。

花若胜于妾,今宵花同宿。供参考。

2.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写过许多婉约的诗词,她—————

李清照爱情故事 简要内容: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49岁的赵明诚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只给46岁的李清照留下15车古籍文物和半部没有完成的《金石录》。

在李清照最为无助、最为愁苦的时间里,一个自称是赵明诚同学、时任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来拜访李清照了。 横亘在北宋和南宋之间的“靖康之变”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个人的命运。

“靖康之变”发生后,难以计数的北方人背井离乡,辗转逃难到东南丘陵地带。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人群中就有日后被推崇为宋朝第一女词人的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锦衣玉食、吟诗颂词的安逸人生。她的许多闺房诗词以感情细腻、辞藻清丽而闻名一时。

这一方面得自家传。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

李清照自幼聪慧,在父亲的培养熏陶之下,工诗词,能文章,善画墨竹,字也写得非常好;另外一方面,美满的爱情和家庭为李清照的创作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建中元年(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

婚后,夫妻恩爱,伉俪情深,一起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和整理,共同见证了东京汴梁的繁华岁月。金兵入据中原,繁华顷刻破碎。

李清照与赵明诚美好而宁静的家庭生活也随之破灭,开始了流寓南方的孤苦后半生。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49岁的赵明诚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只给46岁的李清照留下15车古籍文物和半部没有完成的《金石录》。

之后李清照孤独一身,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她的悲苦心情很自然地表现在了当时的作品中。

比如《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忽寒忽暖的不适气候,淡薄寡味的清酒,窗外呼啸的秋风,似曾相识的北方过雁,满地的黄花,庭院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向我们描述了李清照清静的日常生活。词中透露的愁情远远超过了她前半生词中那种轻淡的春愁、离愁,绝非《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中的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可以相比。年近半百的李清照整日被孀居之苦、沦落之痛和经济的窘迫所围绕,挣扎在巨大的心理落差和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对比之间。

家中没有了当家的男人,麻烦事接连而来。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学家,家境殷实,生前收藏了很多古籍文物。

他死后,李清照立志要保存丈夫遗物,并完成《金石录》作为对丈夫最好的怀念。但很快就有人盯上了这些财富。

宋高宗宠信的御医王继先登门,提出用三百两黄金来收买李清照保存的古籍文物。李清照没有答应。

后来,社会上又流传起来李清照“颁金通敌”的传闻来。原来有人指责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对金国的赞颂之意,宣称李清照通敌。

当时金兵压境,朝廷本身流离不定。李清照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携带古籍文物追赶朝廷,希望通过向朝廷献宝既为自己洗刷罪名,也保住文物不致流散。

李清照跨出越海,跟随朝廷的踪迹。公元1132年,南宋局势略趋稳定。

李清照决定将15车藏品中的绝大部分寄存到随皇室逃难到洪州的弟弟、敕局删定官李迒那里。然而,当年年底,金兵攻陷了洪州,藏品化为灰烬。

再次受到沉重打击的李清照带着随身的最后一点藏品辗转到了绍兴,决定在绍兴住下来。她租赁了一位钟姓的读书人的房子,把所剩的几箱书画古玩置于卧榻之下,闲时开箱把玩。

不料,一天夜里,窃贼挖墙而入,盗走了其中的五个箱子。李清照伤心欲绝,为了重获藏品,不得不公开悬赏寻物。

没几天,那钟姓房东拿着十八轴画卷领赏来了。原来这一切都是姓钟的读书人主导的。

他变卖了多数藏品,拿着剩下的画卷来领赏。李清照虽然知道真相,但自己是流落异乡的寡妇,无力抗争,只好花钱赎回画卷。

为此,李清照还大病一场。 在李清照最为无助、最为愁苦的时间里,一个自称是赵明诚同学、时任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来拜访李清照了。

张汝舟对李清照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李清照孤身一人飘零异乡,也希望为自己的晚年寻找一个稳定的依靠,于是就被媒人“如簧之说”和“似锦之言”所打动,决定改嫁张汝舟。

李清照的改嫁决定酿成了更大的人生悲剧。原来张汝舟的出现是一场精心安排的阴谋。

那个御医王继先廉价收买藏品不成,贼心不死,便串通张汝舟,要他去娶李清照,名正言顺地得到赵明诚遗留下来的古玩书画以及其他珍宝。那么张汝舟为什么同意帮助王继先呢?因为张汝舟之前虚报军员、侵吞军饷军粮,被王继先抓住了把柄。

王继先答应得到藏品宝物后,帮助张汝州打通关节,消除罪行。所以张汝舟欺骗李清照,上演了求婚的丑剧。

婚后不久,张汝舟就暴露了本来面目。他向李清照索要宝物,遭到断然拒绝。

张汝舟发现李清照还保存在手中的宝物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丰富,也颇为后悔。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对李清照横加虐待,希望将李清照折磨致死再轻易拿到宝物。

李清照认清了张汝舟的丑恶面。

3.婉约宋词唐诗

我个人推荐李煜的 和柳永的

李煜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柳永的: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作文 行走在唐诗宋词间

向往古人,向往古诗词中清静自在的女子。初夏季节,远处总会传来时高时低的鸟鸣声,在这热风冷雨的无赖光阴中乱人心肠。三炷沉香已沓,瑶琴置于案几。女子青丝低挽,斜卧在榻,衣袂半拖。一手扶头,一手随意垂下,细看她“……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书卷半掩着,似睡非睡。堂前一株白蕊海棠,轻风起处,潮湿的香气,微微一荡,扑面而来。女子轻蹙眉头“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眼前的好风贴水,好树缀锦,堂前花香,更勾起女子的情思低吟。

感伤愁怨历来是中国古诗词的主调,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到厚地高天、痴男怨女,无不有着美丽彻骨的感伤。“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均的《望江南》,是我比较喜爱的一首小词,那种闺思难了,那种伊人盼归,从一个“望”字,到“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到失望,末了,幽幽的生出的这一句“斜晖脉脉水悠悠”怎能不令人柔肠寸断,百转千回?

常常的,一杯清茶,手捧书卷,便会不知不觉地浸入古诗词,似于古人同行。你看那秋凉之夜,月圆之时,她“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掩不住心中淡淡的遗憾。然而,一旦“雁字回时”,心中的人来了书信,便觉“月满西楼”月圆人团圆了。当然,纵使短暂的团圆,终究“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闲愁,淡如轻烟;这情思,缠绵俳侧,更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再看她,”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随性随情的快乐,“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无奈轻叹。李清照的词,读罢,总能令人回味无穷,仿佛已经感受到在那样一个红莲、玉簟、兰舟的秋夜,思念之人的无可奈何,情何以堪……

李清照之词的婉约清丽,更多的表现在前期的哀伤清愁中,常令少女时期的我,无端的感伤惆怅。比如这首有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叠七字,此伤,此悲,无人能及。更有那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每逢秋雨梧桐叶落时,便会想起。虽然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却也总爱念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诗词中对我影响深刻的感伤文人,另还有秦少游和李后主两位。秦观将诗词中的那种无峰无由、无端无绪的感伤具体化也情景化了。《满庭芳》中“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一个“抹微云”,一个“连衰草”,令人拍案叫绝。这句“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有名家评论:“虽不识字,亦知是天生好言语”。而此词的最后一句“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与李后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那种互相印证的感伤,让人觉得感伤即是一种倾诉又是一种寄托。李后主丢失了江山,秦少游丢失了爱人,这种人间最根本的丢失使今生今生变成了他们的伤心之地,也就有了这种彻骨绝笔的描绘。而秦观的“两情若是长久,又岂在朝朝暮暮”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被后人传唱咏颂至今。

记得那年张家界之行,置身于奇山秀石的仙境之地,人也愈发的豪情浪漫,诗情大发。金鞭溪水温婉如玉,清冽透彻。让我想起张志和《渔歌子》中的一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多想重温夜游山脚的时光“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开怀的双溪漂流,如在眼前。那时的心情,惟有苏东坡诗词的豪放才能比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今想来,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淡泊从容的生活态度,依旧包含我们所追求的人生哲学。有了“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超越宠辱得失,才能坦然自若,才会感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境界。

此时,窗外的风,吹来一丝的清凉。今夜,星稀月淡,不知觉地在唐诗宋词中倘佯了许久,在古文人的感伤情怀中嘘唏慨叹,竟没觉得时间的流逝。真正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5.描写女子美丽的古诗

北方有佳人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诗经 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孙痫稹5云?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瑁@鲔发发。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A。 洛神赋(辞)选段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