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题壁诗题壁诗 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如宋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内容而言,题壁诗皆有感而作,是有所寄托的。 大致可分如下类型: 第一,政治抱负。这类诗大多对现实不满,不平则鸣。 《题壁》宋无名氏 白塔桥边卖地经, 长亭短驿最分明。 如何只说临安路, 不较中原有几程! 第二,生活困难,乞求得到社会赞助,题诗于壁,广而告之。 有的甚至带有商品性质,题诗者据以牟利。 据清厉鹗 许洞别出心裁,举办题壁诗展览,得到一笔经济收入。 第三,志趣爱好。有些诗颇富哲理,堪称警句。 据《宋诗纪事》上诗用两个比喻说明了一个道理:暴发户往往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而老老实实循序渐进的人却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第四,发思古之幽情,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唐代宰相王播出任扬州刺史,题诗于壁: 上堂已了各西东, 惭愧阇黎饭后钟。 二十年里尘扑面, 如今始得碧纱笼。 2.关于励志的诗句古诗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滋粉僧拌伤赖 励志的诗句,励志古诗词大全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5、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6、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7、人生在勤,不索何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 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5、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6、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 12、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 13、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陆游 14、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石玉昆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1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1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0、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2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23、少年豪放,莫学衰翁 3.【帮我修改修改这篇作文把要求是:Directions:第一段:Take online scam.Fishing,spam and any other different forms are popular.And deception over phone is the most annoying among them.第二段 on the other hand 前面不要and 第三段 government is responsible to awake the safety consciousness and popularize the severity of swindles.What's more,methods of perceiving the deception should be provided.have committed deceptions.我的想法仅供参考,其实你写的很好了.。 4.有关抱负的诗句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2、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4、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失题》清秋瑾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战国策》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7、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步出夏门行》 8、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陆游《自嘲》 9、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后汉书》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1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1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6、有志者事竟成也!——刘秀 17、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9、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 2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1、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 5.古诗题目大全1.白居易的《长相思》是题目还是词牌名?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谁?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由什么类别的词组成? 4.唐代的诗仙、诗圣分别指谁? 5.“烽火连三月”的后一句是什么? 6.《洛神赋》的作者是谁? 7.杜甫写了几首《梦李白》的诗? 8.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9.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10.齐己称谁为自己的“一字师”? 附答案 1.词牌名2.李商隐3.名词4.李白、杜甫5.家书抵万金6.曹植7.两首8.苏轼、辛弃疾9.柳永10.郑谷。 6.有关修改诗句的故事 要好的相传,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的思索后,得意的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击节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 、“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一天,唐朝年轻的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他骑着驴,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想着他的诗句。突然,他想到了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一想,觉得“推”字改为“敲”字更好一些,他想的正入神时,只听得对面喊了一声:“干什么的?”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拉下驴,带到韩愈面前。原来,他碰见了大文学家韩愈和他的随从,等贾岛把事情说了一遍后,不但没有受罚,反倒引起了韩愈对诗句的兴趣,韩愈想了一会,"还是敲字好。静静的夜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敲门,动静相见,这个情景是很美的。”于是“推”字改为“敲”字。后来,“推敲”便成为人们反复考虑的意思。 诗人为了一个字而反复推敲,千锤百炼,这种一丝不苟的写作精神,对我们的启示应该是不言而明了吧。炼字,在今天看来,我们不妨把它看作写作后的修改。我们同学写作文时不注意修改,总是喜欢“一气呵成”,然后万事大吉。这不是一种好的作文习惯。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我们真的应该向古人学学这方面的工夫。当然,我们大可不必“捻断数茎须”,但是文章写成后必要的修改还是很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