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王维游山玩水的诗句

1.形容游山玩水的诗词

《望天门山》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鸟鸣涧》唐代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望庐山瀑布》唐代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前赤壁赋》宋代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表达游山玩水志趣的诗句

1、《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2、《白云泉》

唐代: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

太平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

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冲下山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在添波澜。

3、《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4、《桃花溪》

唐代: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

山谷云烟缭绕,溪上飞架的高桥若隐若现;站在岩石西侧询问那捕鱼归来渔人。

这里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吗?你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哪边?

5、《汉江临泛》

唐代: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3.游山玩水 诗词

1、《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2、《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3、《生查子·独游雨岩》——宋代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译文:溪里的水清澈见底,我在溪边行走,影子照在溪里。青天落在水底下,天上的行云,也落在溪里,我却像在云里行走。风光这么美丽,使我兴奋,我禁不住高声歌唱,但是有谁来和我呢?只有空旷的山谷,发出清音来和我。这个声音,不像鬼也不像仙,原来是从桃花水里发出来的一曲歌声。

4、《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五代李珣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译文:神女寺依旧傍着青山,楚王的细腰宫依旧枕着碧绿的江流。潺潺流水和暖暖翠岚环绕着昔日梳妆的楼台,悠悠往事真叫人感慨万千。

5、《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4.描写游山玩水的诗句有哪些

1、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唐代:李白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释义: 时光过得快啊,就像露水一见太阳就干,红花一遭霜打就蔫。

自从与君离别以后,仿佛俯仰之间春花就换了秋枝条。 泰山顶上夏云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东海白浪连天涌。

云化飞雨从江面上扑来,卷起浮尘直入你的珠帘帷帐。 也知道你此时一定是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屋里,也知道你此时一定在思念我。

我独自一人在南楼读道书,幽静清闲仿佛在神仙的居所。 可惜的是没有那个喜欢闹闹的人提酒来,只能希望你写篇动人的文章来提提神! 2、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宋代: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释义: 译文 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3、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春题湖上》唐代: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释义: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

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

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4、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彭蠡湖中望庐山》唐代: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释义: 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

张挂起风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 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

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 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很久就想去追随尚子,况且到此缅怀起远公。 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

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 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

5、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代: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释义: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 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 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 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 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 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 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 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 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 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 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 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5.什么诗人,游山玩水作诗

文学史家喜欢将文学家分派,比如诗人,就被分成不同的派别,其中有一个被叫做山水田园诗派。

被归入这一派的诗人有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人。其实,这一派的诗人未必个个都特别喜欢游山玩水,与此同时,不是这一派的诗人也决非人人足不出户。

相反,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有一些并不见得特别爱游山玩水,而不属于这一派的诗人,有一些却是山水风景的狂热爱好者。王维应该说是比较喜欢欣赏山水田园景致的,但是,他对于游历名山大川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兴趣。

王维的兴趣偏于安静,关心景色的情调与意蕴,对于那些名声显赫的山水,他没有什么好奇心。自从得到宋之问的辋川别业之后,他喜欢邀请裴迪等若干诗友,流连其间,诗歌唱和。

别业中的景点,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等等,都曾被写入诗篇。王维早年也曾经奉派出使塞上,写出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名句。

但是,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长安的半官半隐中度过的,辋川别业是他的主要游玩之地。孟浩然一生都在求官与归隐之间徘徊,壮年时期曾漫游吴越,所到过的山水名胜比王维肯定要多得多。

他的笔下,也留下了一些描写他游历过的山水胜景的作品。孟浩然可能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中专门游历山水最多的诗人。

韦应物、柳宗元跟山水田园结缘,都与他们的仕途经历有关,他们都曾在地方上担任刺史一类的官职。韦应物曾经担任滁州(今天安徽省滁县)、江州(今天江西省九江市)、苏州(在今天江苏省)等地刺史,因而写过《滁州西涧》等著名山水诗篇。

柳宗元在参加王叔文改革遭到失败之后,先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改为柳州刺史。因此,他的诗文里描写了一些永州、柳州一带的山水景致。

很可能,论性情,韦应物、柳宗元都是对山水没有特别爱好的人。唐代当然有特别爱好山水的诗人,而且为数不少。

根据我们的一时搜检,简单罗列如下:宋之问,虢州弘农(今天河南省灵宝县)或者汾州(今天山西省汾阳县)人,曾经因为谄附张易之,被贬为泷州(今天广东省罗定县)参军,到过岭南地区。后来又因罪被贬为越州(今天浙江省绍兴市)长史。

再后来,又被流放到钦州(今天广西钦县),在那里被勒令自杀。可见,这位人品低下的诗人一生到过的地方着实不少。

岭南地区不是他愿意去的地方,他也不像宋代的苏轼那样能够随遇而安,遍游岭南山水。不过,史书记载,宋之问在越州期间,却是曾经登山临水、饮酒赋诗的。

《新唐书》本传记载,他曾“穷历剡溪山,置酒赋诗”。剡溪在今天浙江省嵊州市,即曹娥江上游,那一带曾经是一些东晋名士的活动场所。

李端,赵州(今天河北省赵县)人,进士及第,做了一阵子京官之后,因为身体有病辞去官职,一度居住于终南山草堂寺。后来出任杭州司马,曾经在虎丘山下买了一些田地,经营庄园。

据说,后来李端又曾移家衡山,自号“衡山幽人”。其间,“弹琴读《易》,登高望远,神意泊然”。

张谓,河内(今天河南省泌阳县)人,十分喜欢欣赏湖山景色,其《湖上对酒行》诗云:“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

姚系,河中(今天山西省永济县)人,韦应物同时诗人,“好游名山”,“与林栖谷隐之士往还酬酢,兴趣超然”(《唐才子传》卷五)。殷尧藩,秀州(今天浙江省嘉兴市)人,他一生到过不少地方,足迹所至,包括了今天陕西、山西、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唐才子传》卷第六说他“耽丘壑之趣”,据说他自己曾讲过这样一番话:“吾一日不见山水,与俗人谈,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呼浊醪浇之,聊解秽耳。”张祜,大约出生于姑苏(今天江苏省苏州市),多种文献记载,这位晚唐著名诗人十分喜爱山水风景,喜欢游览寺庙,而且每到一处,往往即兴题诗。

杭州的灵隐、天竺,苏州的灵岩、楞伽,常州的惠山、善卷,润州(镇江)的甘露、招隐,他都曾留下过诗篇。诗人李涉在岳阳曾经赠诗给他,诗曰:“岳阳西南湖上寺,水阁松房遍文字。

新钉张生一首诗,自余吟著皆无味。”可见,张祜的题咏诗歌是受到同时代诗人的好评的。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一下他的题咏诗,随便举几个例子。《万道人禅房》有两句云:“残阳过远水,落叶满疏钟。”

《题金山寺》有两句云:“寺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题孤山寺》有这样四句:“不雨山长润,无风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陈陶,剑浦(今天福建省漳州市)人,屡次落第之后,不求进达,“恣游名山,自称‘三教布衣’。”

从诗人们保存至今的诗集中看,唐代诗人中曾经游览过各地名山大川的数量就更大了。比如,伟大诗人李白、杜甫,虽然不曾有文献专门强调他们的喜欢山水,也没有被文学史家归入山水田园诗派。

但实际上,他们游历过的名山大川之数量,是一般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们所望尘莫及的;他们描写山水的诗歌作品,不但数量不比那些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少,质量也不比他们差。李白曾宣言,“一生好入名山游,五岳寻仙不辞远”,为了寻仙学道,为了欣赏山水风景,他不辞路途遥远,不惧山岭崇峻。

在家乡四川。

6.游山玩水的诗句

1、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唐·杜甫《绝句二首》释义: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释义: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3、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释义: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杜甫《绝句二首》释义: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5、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唐·杜甫《绝句二首》释义: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释义: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7.描写王维山水的诗句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6、《山中》 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7、《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8、《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9、《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1、《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12、《送祢郎中》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 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13、《送钱少府还蓝田》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14、《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山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15、《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描写王维山水的诗句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6、《山中》

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7、《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8、《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9、《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1、《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12、《送祢郎中》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

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13、《送钱少府还蓝田》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14、《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山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15、《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包含山 水的诗句

巴山蜀水白山黑水尺山寸水登山临水高山流水

出山泉水重山复水乐山爱水模山范水名山胜水

火山汤海千山万水水剩山残水色山光山穷水断

山穷水尽山穷水绝水穷山尽山清水秀山眉水眼

跋山涉水游山玩水山明水秀

一、描写山的诗句: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题西林石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维的《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二、描写水的诗句:

李白《将进酒》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三、描写山、水的诗句:

王维的《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己闲,清川淡如此。请贸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王维的《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庐山瀑布

孟浩然李白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什么诗人,游山玩水作诗

文学史家喜欢将文学家分派,比如诗人,就被分成不同的派别,其中有一个被叫做山水田园诗派。

被归入这一派的诗人有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人。其实,这一派的诗人未必个个都特别喜欢游山玩水,与此同时,不是这一派的诗人也决非人人足不出户。

相反,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有一些并不见得特别爱游山玩水,而不属于这一派的诗人,有一些却是山水风景的狂热爱好者。王维应该说是比较喜欢欣赏山水田园景致的,但是,他对于游历名山大川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兴趣。

王维的兴趣偏于安静,关心景色的情调与意蕴,对于那些名声显赫的山水,他没有什么好奇心。自从得到宋之问的辋川别业之后,他喜欢邀请裴迪等若干诗友,流连其间,诗歌唱和。

别业中的景点,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等等,都曾被写入诗篇。王维早年也曾经奉派出使塞上,写出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名句。

但是,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长安的半官半隐中度过的,辋川别业是他的主要游玩之地。孟浩然一生都在求官与归隐之间徘徊,壮年时期曾漫游吴越,所到过的山水名胜比王维肯定要多得多。

他的笔下,也留下了一些描写他游历过的山水胜景的作品。孟浩然可能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中专门游历山水最多的诗人。

韦应物、柳宗元跟山水田园结缘,都与他们的仕途经历有关,他们都曾在地方上担任刺史一类的官职。韦应物曾经担任滁州(今天安徽省滁县)、江州(今天江西省九江市)、苏州(在今天江苏省)等地刺史,因而写过《滁州西涧》等著名山水诗篇。

柳宗元在参加王叔文改革遭到失败之后,先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改为柳州刺史。因此,他的诗文里描写了一些永州、柳州一带的山水景致。

很可能,论性情,韦应物、柳宗元都是对山水没有特别爱好的人。唐代当然有特别爱好山水的诗人,而且为数不少。

根据我们的一时搜检,简单罗列如下:宋之问,虢州弘农(今天河南省灵宝县)或者汾州(今天山西省汾阳县)人,曾经因为谄附张易之,被贬为泷州(今天广东省罗定县)参军,到过岭南地区。后来又因罪被贬为越州(今天浙江省绍兴市)长史。

再后来,又被流放到钦州(今天广西钦县),在那里被勒令自杀。可见,这位人品低下的诗人一生到过的地方着实不少。

岭南地区不是他愿意去的地方,他也不像宋代的苏轼那样能够随遇而安,遍游岭南山水。不过,史书记载,宋之问在越州期间,却是曾经登山临水、饮酒赋诗的。

《新唐书》本传记载,他曾“穷历剡溪山,置酒赋诗”。剡溪在今天浙江省嵊州市,即曹娥江上游,那一带曾经是一些东晋名士的活动场所。

李端,赵州(今天河北省赵县)人,进士及第,做了一阵子京官之后,因为身体有病辞去官职,一度居住于终南山草堂寺。后来出任杭州司马,曾经在虎丘山下买了一些田地,经营庄园。

据说,后来李端又曾移家衡山,自号“衡山幽人”。其间,“弹琴读《易》,登高望远,神意泊然”。

张谓,河内(今天河南省泌阳县)人,十分喜欢欣赏湖山景色,其《湖上对酒行》诗云:“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

姚系,河中(今天山西省永济县)人,韦应物同时诗人,“好游名山”,“与林栖谷隐之士往还酬酢,兴趣超然”(《唐才子传》卷五)。殷尧藩,秀州(今天浙江省嘉兴市)人,他一生到过不少地方,足迹所至,包括了今天陕西、山西、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唐才子传》卷第六说他“耽丘壑之趣”,据说他自己曾讲过这样一番话:“吾一日不见山水,与俗人谈,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呼浊醪浇之,聊解秽耳。”张祜,大约出生于姑苏(今天江苏省苏州市),多种文献记载,这位晚唐著名诗人十分喜爱山水风景,喜欢游览寺庙,而且每到一处,往往即兴题诗。

杭州的灵隐、天竺,苏州的灵岩、楞伽,常州的惠山、善卷,润州(镇江)的甘露、招隐,他都曾留下过诗篇。诗人李涉在岳阳曾经赠诗给他,诗曰:“岳阳西南湖上寺,水阁松房遍文字。

新钉张生一首诗,自余吟著皆无味。”可见,张祜的题咏诗歌是受到同时代诗人的好评的。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一下他的题咏诗,随便举几个例子。《万道人禅房》有两句云:“残阳过远水,落叶满疏钟。”

《题金山寺》有两句云:“寺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题孤山寺》有这样四句:“不雨山长润,无风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陈陶,剑浦(今天福建省漳州市)人,屡次落第之后,不求进达,“恣游名山,自称‘三教布衣’。”

从诗人们保存至今的诗集中看,唐代诗人中曾经游览过各地名山大川的数量就更大了。比如,伟大诗人李白、杜甫,虽然不曾有文献专门强调他们的喜欢山水,也没有被文学史家归入山水田园诗派。

但实际上,他们游历过的名山大川之数量,是一般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们所望尘莫及的;他们描写山水的诗歌作品,不但数量不比那些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少,质量也不比他们差。李白曾宣言,“一生好入名山游,五岳寻仙不辞远”,为了寻仙学道,为了欣赏山水风景,他不辞路途遥远,不惧山岭崇峻。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