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写的古诗有哪些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九日》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诗歌: 1、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2、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3、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2.有关李白的古诗词及感悟引用自李白原著《秋浦歌》一首.秋浦歌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而心中的忧愁好像这白发一样长.看着镜子中的影子,不知道两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染上这秋霜的.秋浦,在今天安徽省贵池县西.公元753年李白游历到此,创作组诗《秋浦歌》,共十七首.上面的为第十五首.小小的读后感:李白,酒中仙,文豪,诗中圣者.这里仍然没有要补充的资料.《秋浦歌》同昨天的《静夜思》一样是一首被广为传唱的作品.在曾经的传说中有人因为悲伤而一夜白发,诗里人不知道何时已满头白发,虽然没有一夜白发的沉痛,但是那三千丈的白头发,却比前者更夸张,愁意似乎也比前者更深更浓.这也是李白写诗的一个特点.夸张,甚至夸张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谁见过三千丈的头发?就算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也没有.但是就因为这样的修辞,诗人让人们明白了他心底的忧愁是那样深厚,可是又不会因为这样而使人觉得诗句全是在向人埋怨,这忧愁是诗人自己的,他不愿和读者分担,只是希望你了解罢了.可是文字天生就有影响力,不论作者如何胡言乱语,对看得人总会有影响,就算最后你觉得这个人写得东西根本不值一提,对他的文章根本不屑一顾,这也是作者对你的影响(猜得,只能这样自圆其说了.).可能对忧愁这种情绪诗人也很发愁,所以有了“缘愁似个长”的说法.他心底在奇怪‘我的愁绪为什么那么深那么长呢’吧,连下一句的时候自然就有了“何处得秋霜”的进一步疑惑.这是一个承递的疑问,也是进一步表达心底的忧愁.或许因为篇幅的局限,古代名诗人中许多都在写诗的时候用递进的逻辑,读得古诗到了一定程度您就会发现.递进明显是一种精炼的写作方法.当然读者也许会说“缘愁似个长”根本不是一个疑问,可是我的古文知识里有关于“缘”字的一种说法,就是有 “缘”字的句子通常都会是疑问句,因此我作出了上面的结论.(况且这样理解好像更文学些.)读者明白了李白大诗人心里的忧愁像三千丈的白发一样长一样深一样浓烈就好,为什么非计较这忧愁如何表露呢?所以这一段您可以认为我完全是在乱讲,是牵强俯会而已.三千丈的白发没有,但是生活中难免有喜怒哀乐,就算在家里也有锅碗瓢盆交响曲,这是人生的常识.所以小女希望人们在过日子的时候别对着镜子发呆,也别像文学作品中的李白一样对着明镜问自己的白头发是从哪儿来的.您应该这样,即使生活让我们落泪了,我们也要在脸上绽开美丽的微笑,即使生活使我们忧心忡忡了,我们也要给别人真诚的温暖.可是这似乎太理想化了,我这个人就是看到电视剧里感人的场面也会潸然泪下,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教训别人呢?嘿嘿.。 3.李白写的古诗有哪些1.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7.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4.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有哪些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5.李白写的第一首古诗是什么妾薄命李白汉帝重阿娇, 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 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 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 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 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 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 今成断根草.《妾薄命》为乐府古题之一.李白的这首诗“依题立义”,通过对陈皇后阿娇由得宠到失宠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的悲剧命运.全诗十六句,每四句基本为一个层次.诗的前四句,先写阿娇的受宠,而从“金屋藏娇”写起,欲抑先扬,以反衬失宠后的冷落.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刘彻数岁时,他的姑母长公主问他:“儿欲得妇否?”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曰:“不用.”最后指其女阿娇问:“阿娇好否?”刘彻笑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刘彻即位后,阿娇做了皇后,也曾宠极一时.诗中用“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两句夸张的诗句,形象地描绘出阿娇受宠时的气焰之盛,真是炙手可热,不可一世.但是,好景不长.从“宠极爱还歇”以下四句,笔锋一转,描写阿娇的失宠,俯仰之间,笔底翻出波澜.娇妒的陈皇后,为了“夺宠”,曾做了种种努力,她重金聘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李白《白头吟》);又曾用女巫楚服的法术,“令上意回”.前者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后者反因此得罪,后来成了“废皇后”,幽居于长门宫内,虽与皇帝相隔一步之远,但咫尺天涯,宫车不肯暂回.“雨落不上天”以下四句,用形象的比喻,极言“令上意回”之不可能,与《白头吟》所谓“东流不作西归水”、“覆水再收岂满杯”词旨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最后四句,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这样一条规律:“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这发人深省的诗句,是一篇之警策,它对以色取人者进行了讽刺,同时对“以色事人”而暂时得宠者,也是一个警告.诗人用比喻来说理,用比兴来议论,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特点和比兴的作用,不去说理,胜似说理,不去议论,而又高于议论,颇得理趣.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气韵天成,比喻贴切,对比鲜明,得宠与失宠相比,“芙蓉花”与“断根草”相比,比中见义.全诗半是比拟,从比中得出结论:“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显得自然而又奇警,自然得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奇警处,读之让人惊心动魄.。 6.李白和苏轼都是有哪些古诗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将进酒 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咏苎萝山 塞下曲六首 静夜思望天门山 夜宿山寺 登金陵凤凰台 长相思二首把酒问月 独坐敬亭山 客中行 菩萨蛮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行路难 其一 送友人入蜀 渡荆门送别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干行 赠孟浩然 春思军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蜀道难 长门怨 送友人 白头吟草书歌行 关山月 白马篇 侠客行秋浦歌十七首 行路难 春夜洛城闻笛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行路难 其二 子夜四时歌:夏歌 古朗月行 古风其二十四月下独酌其一 古风 其十九 江上吟 登高丘而望远秋风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连理枝 金陵酒肆留别北风行 忆秦娥 峨眉山月歌 清平乐塞上曲 白鸠辞 怨情 日出入行独漉篇 山中问答 江南春怀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望鹦鹉洲怀祢衡 劳劳亭 子夜四时歌:春歌 夜坐吟子夜四时歌:秋歌 金门答苏秀才 学古思边 玉阶怨妾薄命 结客少年场行 子夜四时歌:冬歌 采莲曲飞龙引 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乌夜啼 久别离送别 远别离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有所思临江王节士歌 拟古其九 古风其二 古风其三襄阳歌 上云乐 菩萨蛮 冬日归旧山哭宣城善酿纪叟 于阗采花 乌栖曲 句南陵别儿童入京 寄东鲁二稚子 在金陵作 上李邕 ( 此诗萧士□云是伪作 ) 【上斌下 赠从孙义兴宰铭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太华观 独坐敬亭山 清平乐战城南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古风其十五 天马歌扶风豪士歌 玉壶吟 梁园吟 鸣皋歌送岑徵君 时梁园三尺雪.长歌行 清平调词三首 阳春歌 箜篌谣胡无人 广陵赠别 阙题 上清宝鼎诗临路歌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月下独酌其二 过汪氏别业其一南奔书怀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 沙丘城下寄杜甫夜泊牛渚怀古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白纻辞 其一 幽州胡马客歌梁甫吟 行行游且猎篇 古风其二十 古风其十八古风其三十四 横江词其一 猛虎行 ( 此诗萧士□云是伪作 ) 【上彬下 去妇词 ( 一作顾况诗 )少年行其一 结袜子 沐浴子 上清宝鼎诗句 句 句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赠僧崖公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赠张相镐其一 时逃难在宿松山作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 登黄山凌□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越女词其三 感兴其一 天台晓望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雪谗诗赠友人赠清漳明府侄聿 邺中赠王大 (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句 别匡山 观佽飞斩蛟龙图赞地藏菩萨赞 句 阙题 栖贤寺炼丹井 宿无相寺 荆州歌 杨叛儿野田黄雀行 少年行其二 听蜀僧浚弹琴 渌水曲门有车马客行 丁都护歌 ( 都一作督 ) 上留田行 公无渡河古风其七 秦女休行 ( 魏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 今拟 东海有勇妇 代关中有贤女 横江词其五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古风其一 钓滩 洛阳陌桂殿秋 咏方广诗 题楼山石笋 句秀华亭 赠韦秘书子春 古意 酬张司马赠墨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送别 越女词其四 宣城见杜鹃花九日登山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登瓦官阁 越中览古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月下独酌其三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感遇其一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江夏送友人酬崔五郎中 留别金陵诸公 江夏行 悲歌行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赠崔司户文昆季 书情题蔡舍人雄 赠钱徵君少阳 (一作送赵云卿)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题宝圌山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赠江油尉桃源 普照寺 兴唐寺 相逢行寻雍尊师隐居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白毫子歌 王昭君其一 王昭君其二 雉朝飞古风其四 君马黄 从军行 君子有所思行独不见 北上行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双燕离殷十一赠栗冈砚 乌牙寺 桃源 阳春曲惧谗 赠裴十四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春日独酌其一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望庐山瀑布其一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金陵凤凰台置酒 金陵其一望黄鹤楼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奔亡道中其一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秋下荆门 江行寄远月下独酌其四 早望海霞边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友人会宿越中秋怀 流夜郎闻酺不预 从军行 示金陵子 (一作金陵子词)越女词其一 越女词其二 五松山送殷淑 送梁四归东平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 寄崔侍御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北山独酌寄韦六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东山吟 怀仙歌 赠韦侍御黄裳其一淮海对雪赠傅霭 ( 一作淮南对雪赠孟。 7.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的诗歌具有豪放飘逸的风格.主要特点有:1、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诗歌的跳跃性也极强,因为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而是按照情感的踪迹来结构全诗,通过诗歌的开阖跌宕表现感情的变幻无常.2、充沛的气势.李白诗的抒情往往是喷发式的,奔涌而出,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而且意象雄奇壮美.3、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李白诗歌的想象天马行空,变幻莫测,奇之又奇.4、语言清新俊逸.如他自己所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5、与风格相适应,在诗体的选择上,较少用律诗,而多用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