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黄河的诗句.(至少五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李白《将进酒》关于黄河的诗句黄河的诗句大全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关于黄河的诗 崔曙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渡黄河 〔明〕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过黄河 〔明〕李东阳 清口驿前初放船, 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 一夜狂风到海边.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描写黄河的诗句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去东流不复回 3.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4.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5.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8.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1.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12.亘地黄河出,天开此一门 描写黄河的民谣: 1.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2.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3.“艄公号子声声雷,船工拉纤步步沉.运载好布千万匹,船工破衣不遮身.运载粮食千万担,船工只能把糠馍啃.军阀老板发大财,黄河船工辈辈穷.” 4.“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 5.“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祭起东风连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 2.描写黄河的诗四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阮籍《咏怀》) 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黄滋《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关于黄河,长江,长城的诗句各4句咏怀 【魏晋】阮籍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捐身弃中原,乌鸢作患害。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黄河二首 【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高适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清晨泛中流,羽族满汀渚。黄鹄何处来,昂藏寡俦侣。 飞鸣无人见,饮啄岂得所。云汉尔固知,胡为不轻举。 野人头尽白,与我忽相访。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 虽老美容色,虽贫亦闲放。钓鱼三十年,中心无所向。 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 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 东入黄河水,茫茫泛纡直。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 秋日登滑台,台高秋已暮。独行既未惬,怀土怅无趣。 晋宋何萧条,羌胡散驰鹜。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 兵革徒自勤,山河孰云固。乘闲喜临眺,感物伤游寓。 惆怅落日前,飘飖远帆处。北风吹万里,南雁不知数。 归意方浩然,云沙更回互。乱流自兹远,倚楫时一望。 遥见楚汉城,崔嵬高山上。天道昔未测,人心无所向。 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缅怀多杀戮,顾此生惨怆。 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 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独行非吾意,东向日已久。 忧来谁得知,且酌尊中酒。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 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 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 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茫茫浊河注,怀古临河滨。 禹功本豁达,汉迹方因循。坎德昔滂沱,冯夷胡不仁。 激潏陵堤防,东郡多悲辛。天子忽惊悼,从官皆负薪。 畚筑岂无谋,祈祷如有神。宣房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我行倦风湍,辍棹将问津。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 孟夏桑叶肥,秾阴夹长津。蚕农有时节,田野无闲人。 临水狎渔樵,望山怀隐沦。谁能去京洛,憔悴对风尘。 朝景入平川,川长复垂柳。遥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 忆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 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连营一百万,六合如可有。 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 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皤皤河滨叟,相遇似有耻。 辍榜聊问之,答言尽终始。一生虽贫贱,九十年未死。 且喜对儿孙,弥惭远城市。结庐黄河曲,垂钓长河里。 漫漫望云沙,萧条听风水。所思强饭食,永愿在乡里。 万事吾不知,其心只如此。黄河晓渡 【唐】罗邺 大河平野正穷秋,羸马羸僮古渡头。 昨夜莲花峰下月,隔帘相伴到明愁。黄河 【唐】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晚渡黄河 【唐】骆宾王 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源。 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 棹唱临风断,樵讴入听喧。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雾繁。 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泛黄河 【唐】孟郊 谁开昆仑源,流出混沌河。 积雨飞作风,惊龙喷为波。湘瑟飕飗弦,越宾呜咽歌。 有恨不可洗,虚此来经过。与永乐诸公夜泛黄河作 【唐】阎防 烟深载酒入,但觉暮川虚。 映水见山火,鸣榔闻夜渔。爱兹山水趣,忽与人世疏。 无暇然官烛,中流有望舒。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唐】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黄河 【唐】薛能 何处发昆仑,连乾复浸坤。 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岸裂新冲势,滩余旧落痕。 横沟通海上,远色尽山根。勇逗三峰坼,雄标四渎尊。 湾中秋景树,阔外夕阳村。沫乱知鱼呴,槎来见鸟蹲。 飞沙当白日,凝雾接黄昏。润可资农亩,清能表帝恩。 雨吟堪极目,风度想惊魂。显瑞龟曾出,阴灵伯固存。 盘涡寒渐急,浅濑暑微温。九曲终柔胜,常流可暗吞。 人间无博望,谁复到穷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李白《将进酒》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关于黄河的诗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诗歌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崔曙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渡黄河诗》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黄河钩沉 从青藏高原 一个名不见传的小土丘开始 拉长 泛黄之水 将先人粗糙的石器 和炎黄的呜咽 深埋 。 4.有关黄河的传说和五句诗句Ⅰ黄河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之内,指哪里射哪里,分毫不差.每天早晨日头一冒红,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 黄河跳下马,拾起手镯,以为刚才碰到的是仙女.从此,每次经过那个花园他总要抬头张望.可是,墙头上除了摇摆的花枝,再也见不到那个姑娘.半个月后的一天,黄河打猎回来晚了,月亮已经升起.快到花园那里,忽然道边闪出一个人来.黄河一看正是那个姑娘,高兴得不得了.姑娘说自己是背着父亲跑来和他相见的.两人谈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第二天到了约会的时间,那姑娘没来.以后一连十多天,黄河再也没见到那姑娘.一打听,原来是那员外知道了此事,把他女儿关了起来.黄河听说后发誓:“就是天翻地覆,也要把姑娘救出来.”那员外怕得罪黄河,便出了个难题,让人们在门前搭起架子,上面吊一个铜钱,并四处张贴告示:谁能在一百步之外把箭射进铜钱眼里,就把女儿嫁给他.消息传出,穿绸的着缎的纷纷而来.但谁也没能把箭射进钱眼里. 黄河走了出来,挽弓塔箭,只听“飕”的一声,箭像流行似的飞了出去,不左不右正射在铜钱眼里.员外又要求黄河的第二支箭必须将前一支箭顶出,黄河也办到了.员外再出难题,要黄河百步之外不但射下铜钱,还要将钱接住,不许铜钱落地.这时,连看热闹的人都知道员外在存心耍赖.黄河怒火烧心,一扭身子,“飕”的一箭向员外飞去.员外年轻是练过武,头一偏躲过那箭,并连声喊手下人去把黄河抓起来.大家都替黄河抱不平,忿忿地嚷了起来. 黄河挤出人群来到山上,他并不是怕员外来抓他,自己从来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有射中,他觉得老大的丢脸.他决心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武艺,练好后再去救姑娘.过了一年,黄河把武艺练得更好了,于是动身去救那姑娘.中午时分觉得肚子饿了,一箭射下个大鸟.大鸟开口说:“好汉你不要害我,我能告诉你那姑娘的情况.”黄河一听,忙把箭从大鸟身上拔了下来. 大鸟告诉黄河,员外逼着他女儿跟财主成亲,那姑娘气得跳楼了.临跳时,她大叫着:“黄河!黄河!黄河啊……”黄河听了,心像大山崩裂,他“噗”的一下坐在地上,泪珠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 大鸟吓得飞到天空,往下一看,黄河的眼泪流成了河水,汪洋一片,滚滚向东流去,黄河成了“黄河”啦!黄河的水,总是浪滚翻天.人们说,那是黄河心里忿恨,老想靠近那个村庄去救那个姑娘. Ⅱ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Ⅲ大禹治水的故事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Ⅳ 三门峡名称的由来 三门峡是黄河进入平原以前最后一段峡谷中最险要的一座山峡.这里地势险峻,水流湍急,两岸石壁陡峭,河中两座石岛把急流分为三股.人们把这三股水路分别叫做“人门”、“神门”、“鬼门”,“三门峡”的名称由此而来.鬼门、神门中水势险恶,似乎只有鬼神才能通过;人门水势稍缓,但也是水深流急,舟船难行. 如今,“三门天险”已经没有了。 5.有关长江、黄河的诗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涛尽英雄 李白<<;将进酒>>; 君不闻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