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欧阳修的《玉楼春》

1.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1)B“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错误,应该是一年中芳华美好的春景在眼前呈现,最值得你放眼欣赏.C“借以表达作者谪居贬地远离亲友的伤别之情”错误,化用典故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人联想“春水绿波”的美好意境.(2)题干问“怎样写景和抒情”,答案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写景手法的分析,主要抓住“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中的对偶、拟人、比喻进行分析;二是要分析抒情方式,此句是写景句,抒情方式只能是情景交融,作答时要结合诗人的愉悦心情.答案:(1)BC(2)①三四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写景,“北枝梅蕊”和“南浦波纹”,南与北,高与低,红与绿的对举,不仅是语言形式的对偶,更暗示了整个天地间都是蓬勃绚烂的春景.(若答拟人比喻酌情给分)②这两句融情于景,充满天地的生机、触目皆是的春景,正是作者虽遭贬谪依然坚韧豪放的个性和赏玩美景时的畅快心情的体现.译文:突然间,雪云消失,幻变成春云朵朵,渐渐觉得,这样的大好时光,正好极目远眺.北山的梅枝冒着严寒发芽吐蕊,南湖的春水如同新酿的美酒荡漾泛蓝.各种花卉次第开放接连不断,真的是情意绵绵洒满天地间.面对酒盏千呼万唤盼到了春天归来,切莫为春天感伤而紧蹙黛眉.。

2.【

更正一下,词牌名应该是木兰花.木兰花 【宋·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译文离别后,不知你行程是远近,事事物物都凄凉,我的心里多烦闷!你渐走渐远无音信,水面宽阔、鱼儿下沉,到哪里去找送信人?夜深人静秋风紧,竹子发出瑟瑟音,万叶千声、声声敲打我的心,怎叫人、不怨恨?孤零零斜靠单个枕,想到梦里把你寻.辗转反侧难入梦,可恨的灯油又燃尽.注释(1)鱼沉:传说鱼能传书,鱼沉则鱼不传书.(2)秋韵:秋声.(3)烬:灯芯烧成灰烬.欹(qī):倾斜.赏析】 这是一首别后相思愁怨词.上片描写思妇别后的孤凄苦闷和对远人深切的怀念之情.上片以“别”字领起,下片以“恨”字相映,简括出此词主旨.上片侧重从思妇情思追踪行人的角度抒情,下片则变换视角,侧重从思妇自身处境的角度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全词写愁恨由远到近,自外及内,从现实到幻想,又从幻想回归到现实.且抒情写景,情景两得,写景句寓含着婉曲之情,言情句挟带着凄凉之景,表现出特有的深曲婉丽的艺术风格。

3.解释下这首欧阳修的《玉楼春》

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开头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接着写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再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樽前话别的情事,最后写出了遣玩的豪兴。全词在转变与对比之中,见出作者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二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这首词开端的“尊(同“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两句,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同时其遣辞造句的选择与结构之间,词中又显示出了一种独具的意境。“尊前”,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合,“春容”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而“尊前”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于是“尊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乃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这种转变与对比之中,隐然见出欧公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二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归期说”之前,所用的乃是“拟把”两个字;而“春容”、“惨咽”之前,所用的则是“欲语”两个字。此词表面虽似乎是重复,然而其间却实含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拟把”仍只是心中之想,而“欲语”则已是张口欲言之际。二句连言,反而更可见出对于指向离别的“归期”,有多少不忍念及和不忍道出的宛转的深情。

至于下面二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而如此也就把对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推广到了对于整个人世的认知。

而此种情痴则又正与首二句所写的“樽前”“欲语”的使人悲惨呜咽之离情暗相呼应。所以下片开端乃曰“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再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上片的樽前话别的情事。“离歌”自当指樽前所演唱的离别的歌曲,所谓“翻新阕”者,殆如白居易《杨柳枝》所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与刘禹锡同题和白氏诗所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欧阳修《采桑子》组词前之《西湖念语》,亦云“因翻旧阕之词,写以新声之调”。盖如《阳关》旧曲,已不堪听,离歌新阕,亦“一曲能教肠寸结”也。前句“且莫”二字的劝阻之辞写得如此叮咛恳切,正足以反衬后句“肠寸结”的哀痛伤心。末二句却突然扬起,写出了“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的遣玩的豪兴。欧阳修这一首《玉楼春》词,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然而他却偏偏结尾写出了如此豪宕的句子。这二句中,他不仅要把“洛城花”完全“看尽”,表现了一种遣玩的意兴,而且他所用的“直须”和“始共”等口吻也极为豪宕有力。然而“洛城花”却毕竟有“尽”,“春风”也毕竟要“别”,因此豪宕之中又实隐含了沉重的悲慨。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欧词此数句时,乃谓其“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其实“豪放中有沉着之致”,不仅道出了《玉楼春》这一首词这几句的好处,而且也恰好说明了欧词风格中的一点主要的特色,那就是欧阳修在其赏爱之深情与沉重之悲慨两种情绪相摩荡之中,所产生出来的要想以遣玩之意兴挣脱沉痛之悲慨的一种既豪宕又沉着的力量。在他的几首《采桑子》小词,都体现出这一特色。不过,比较而言,则这一首《玉楼春》词,可以说是对此一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已。

白话译文

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4.【玉楼春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玉楼春 【宋】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赏析】 欧阳修在离开洛阳的时候,写了几首词,表示对洛阳惜别之情.这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它写的是在送别筵席上触发的对于人的感情的看法.在委婉的抒情中表达了一种人生的哲理.因而很受后人的注意. 送行的人是一个同很有感情的女子.她是个什么身分的人,我们当然不清楚;决不是他的妻妾,则是可以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全篇都不是对妻妾说话的口气.她也许只是个身分卑微的歌女之类,可是同他已经有了很亲切的感情,所以一听说分手就特别难过. 在送别的筵席上,他心里分明知道,这一回离开洛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也许这一回便是最后的分手了.可是为了安慰对方,仍然打算虚构一个回来的日期,以免她过分悲伤失望.不料自己这话还没说出口,对方早已猜透他的心事.她那凄惨得说不出话的表情,分明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面,所以自己也不好再说假话了. 就因为这样,他已经没有别的话好说了,只好转而感慨深沉地叹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诗人认为,人本身是个可以称之为“有情痴”的生命,情感是这样丰富,然而又是这样脆弱,一提起离别,那愁惨就连天地都装不下了.这种丰富而又脆弱的感情,其实同风呀月呀这些外在的东西没有什么关系,它是作为“有情痴”的人本来就具有的. 在这里,欧阳修朦胧地感到人生的缺陷才是痛苦的根源.他觉得,“有情痴”的人总是想追求美满的生活,只是由于在生活中发生了缺陷,才引起悲痛哀愁,而不是春风秋月这些外在的东西会引起人的感情变化. 从送别而想到整个社会人生,这种跃进的幅度真够惊人.因为欧阳修并不只是一个词人,他既是文章能手,又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考古家.他学识丰富,眼界很高,所以即使是通常送别的主题,在他的手里,却可以翻出很不寻常的意思来. 下片的写法同上片一样,也是先叙眼前的事情,再由此推论开去.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典能教肠寸结”——他耳里听到的不是老一套的离别之歌,而是不知谁新谱出来的.但不管旧有的也好,新翻的也好,都没有能力慰解离别的人,反而增加了别离者的痛苦.那么,还是不要唱下去了. 于是他进一步提出了对于人的感情问题的见解.他认为,既然人的感情是丰富的,又是那样地经受不起挫折和损害,怎么办呢?那就应该让感情充分地抒发,充分地加以满足,只有这样,人生才能觉得没有遗憾.正如把洛阳城里城外的牡丹看到酣足以后,人就容易同洛阳的春风分手了.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永叔(即欧阳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阳城花,始与东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龙高.”王氏很欣赏此词的豪放与沉着.。

相关
上一篇
其奥诗经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