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程门立雪的诗句

1.和程门立雪相关的成语

程门立雪 ( chéng mén lì xuě )

解 释 比喻尊师。

出 处 《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用 法 偏正式;则谓语;比喻尊师重教

近义词 尊师重教、程门度雪

典 故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二程简介:

这则成语里的“程”就是孝感著名理学家、“凤凰二程”中的弟弟程颐。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077)兄弟,均为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颢、颐二人孩童时代读书求学于姥姥家———孝感董湖西北隅(今孝南闵集乡一带)。《孝感县志》云:“程子读书台,在县东五里,宋庆历年间,二程读书于此。”程子读书台又名“凤凰台”,因相传在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有凤集于东岗,产九子于其上而得名。二程在孝感学习、生活有十八年之久,平时即读书于其台之楼上,故也名程台。“其楼曰夜月楼,虚窗晃明,美景澄清,无屋舍烟火之凑密、儿童鸡犬之声杂,其澄心悟道,深究理学,伊洛学派亦肇基于孝感”。程颐十八岁后,游伊洛、进太学,就学于周敦颐,著《颜子好学论》等书,逐步创立了北宋著名的理学流派,形成独树一帜的“程朱理学”,其学说受到许多名彦硕儒的推崇。

后来,孝感百姓为了纪念二程,在程子港建起了二程祠,明末祠毁。清顺治十八年(1661),孝感知县张擢士重建于东岳庙侧,形成著名的孝感古八景之一“程台夜月”。可惜该楼毁于1968年,今仅存遗址。

2.程门立雪的大概意思

"程门立雪"出自: 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后来以“程门立雪”为尊师重道的典故。

杨时,北宋著名理学家,号龟山,曾受业于程灏、程颐兄弟,最早把二程理学传入福建,开创理学的“道南系”。 被尊为“闽学鼻祖” 杨时在洛阳求教于程颐。

杨时那个时候大概已经四十岁了。一天他去拜见程颐时,恰巧程颐正在坐着打盹,杨时就和游酢恭敬的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走开。

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程门立雪”的原意是说: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站着。

用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 这则成语出自《宋史》。

游酢和杨时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游酢、杨时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

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

《朱子语录》(朱子即朱熹)也有记载这个故事,该故事在宋代以后的读书人中流传很广。 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 。

3.和《程门立雪》有关的成语故事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

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

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

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

4.成语“程门立雪”的出处及含义

典故程门立雪出处有二,一个是《宋史*杨时传》:(杨时与游酢)一日见(程)颐,颐偶瞑坐,(杨)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第二个是《二程语录*侯子雅言》:游、杨初见伊川(即程颐),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 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二程指的河南人程颢和程颐,两人是亲兄弟,都是宋代著名哲学家,曾在嵩阳书院聚徒讲学。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说:哥哥程颢开创的学派,由陆九渊继续,王守仁完成,称为陆王学派,或心学。

弟弟程颐开创的另一个学派,由朱熹完成,称为程朱学派,或理学……在朱熹和陆九渊的时代,两个学派开始了一场大论战,争论的主题,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创制的。 杨时,自幼颖异,熙宁九年进士,程门四先生之一,曾做过浙江地方上的行政长官,创办东林书院,将二程学说传播到长江以南。

游酢,程门四先生之一,程颐在京师初次见到他时,对他的评价是资质可以进道,后来进士及弟,做过博士、福建地方上的司法和湖北地方上的纪检长官。 《侯子雅言》的作者是侯仲良,他是程颐的内弟。

程门立雪的两处文字记载都有门外之雪深一尺的表述,它除了文学意境之外,主要是个时间概念,跟常用的日上三竿、两柱香的功夫等表达类似,但是民间版本却把这个时间用语演变成了一个关键细节,说杨、游二人一直站在门外纷纷扬扬的大雪里。 如此苦行兼自虐,尊师重道的感染力是有了,却牺牲了真实性,经常会引起一些质问和责难,或者说杨游二人作秀,或者说程颐耍大牌 。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