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渭南的诗句

1.帮我想一个能够形容、概括渭南的词语

渭南市地处陕西省东部、陇海铁路沿线,东濒黄河,西临西安,南倚秦岭,北接延安,渭水横贯其中,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现已成为陕西省和国家生产布局中初具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和能源重化工基地。

渭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周、秦到汉、唐两千多年间,一直是十二个朝代的京畿之地,农牧业、手工业、商业、交通都比较发达,形成许多名城古镇。经历代变迁,到公元1723年,清政府在渭南设八县一州一厅,基本形成了目前各市县的轮廓。新中国成立后在今渭南辖区设立渭南分区和大荔分区,后大荔分区并入渭南分区,1970年改为渭南地区,1994年12月7日,经**批准,设立地级渭南市。这标志着渭南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为渭南加快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关于渭南的成语故事,你知道几个

河东狮吼 hé dōng shī hǒu 【解释】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出处】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结构】偏正式【用法】偏正式;作宾语、状语;借以讥讽惧内的人【近义词】河东狮子吼【例句】少不得太太面前还要趋奉趋奉,防是~起来,要不太平。(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二回)【英译】the outburst of a virago 【成语故事】北宋有一文人叫陈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喜好宾客,蓄纳声妓。

但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所以,他的好友诗人苏东坡给陈季常写了首打油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柳氏是河东人,河东狮子即指柳氏,后来使用"河东狮吼"四字来形容妻子凶悍。

《跪池》是《狮吼记》中一折,讲的便是柳氏的故事。一天,苏东坡邀陈季常春游,柳氏担心他与妓女鬼混,不准他去。

陈作了保证,如有妓女愿受罚打,柳氏才答应。后来柳氏打听到,果然有妓女陪他们游逛,回来便要打他。

陈怕挨打,经苦苦哀求,改为在池边罚跪。苏东坡来访,看到陈季常这副样子,认为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耻辱,用些大道理责怪柳氏,两人争吵起来。

柳氏觉得苏东坡唆使其夫携妓游,又来干涉自己家的事,便把他赶出去了。陈季常为什么这样服管?柳氏在陈季常对她撒谎时,一边哭着一边说出这样一句话:“若还违拗些儿,天吓!我不刎便吊!”原来这是她的法宝,两者相比之下,陈季常只有乖乖地服管了,其实,如按古法,柳氏照为妻之道去做,百依百顺,由陈季常浪荡,恐怕不会有好结果,远不如“妻管严”,要他老老实实做学问去,倒能有所成就。

3.赞美渭南的作文300字

渭南——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但我深深地爱着她。

渭南有各种商场,让你只要上了东风街就会流连忘返、满载而归。街上有很多专卖店,逛完了商场,累了、渴了,抬脚就进了快餐厅,诱人的味道让人大块朵颐。

吃饱了,喝足了,出门就是渭南的中心广场。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烈焰般的夏日,这里都是渭南人休闲的好地方。

渭南有沋河水库,它没有多少人工景物,但一点也不显得单调,还感觉它非常美丽。湖面上不时的吹来一阵阵凉爽的风,让人心旷神怡。

渭南还有土塬,要是你登上塬顶,会饱览渭南全景,若是此时刚刚下过雨,会有一阵阵土香扑鼻而来,里面还夹着花香呢!

渭南仿佛是一个大花坛,有各种花儿争奇斗艳,美不胜收。又仿佛是一本综合书,有文学、地理、科幻、历史,总之在我眼里有种种类型的文章等着我去解读。渭南仿佛又是一块布料,有大花猫、小狗、小兔子等图案,把大地妆点的更美丽。渭南还是进入陕西东部的第一道靓丽风景线。

这就是我心中的渭南,这就是我爱的渭南。我爱我的家乡——渭南。

4.关于“陕西”的诗词有哪些

陕西开胜壤,召南分沃畴。

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至分陕》广立湖中义学,盛集陕西义社,良法自家传。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水调歌头·昭代数人物》孤客秋风里,驱车入陕西。

年代: 唐 作者: 顾非熊《秋日陕州道中作》陕西的秦家得了风水,他那蚕食方法起的心高。年代: 清 作者: 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唐君常欲为陕西官,慨然有功名之志。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送唐觐》刺史莫嫌迎候远,相公新送陕西回。年代: 宋 作者: 郭奕《题漫天坡》自从陕西有斯人,灾祸年来何太频。

年代: 明 作者: 韩邦靖《长安宫女行》当时陕西有廖大,此事恐是兹人专。年代: 明 作者: 韩邦靖《长安宫女行》莫忘交游分,从来事一同。

年代: 唐 作者: 罗隐《陕西晚思》肴函为客乐,巴蜀故乡荣。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送蒲君赴陕西漕属》释义以及诗人简介肥沃的田畴。

唐 骆宾王 《至分陕》诗:“ 陕 西开胜壤, 召 南分沃畴。”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顾非熊,[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姑苏人,顾况之子。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年前后在世。少俊悟,一览成诵。

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

武宗久闻其诗名,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放榜,仍无其名,怪之。乃勑有司进所试文章,追榜放令及第。

大中间,为盱眙尉,不乐奉迎,更厌鞭挞,乃弃官隐茅山。王建有诗送别。

后不知所终。非熊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

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

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

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

卒,谥文定。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5.关于汉中的诗词

1、玉辇将迎入汉中唐李益 《汉宫词 [一作韩翃诗]》2、汉中开汉业宋辛弃疾 《木兰花慢 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3、汉中太守醉起舞唐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4、流名大汉中唐郑世翼 《过严君平古井》5、千岩云汉中唐张九龄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6、汉中二良将唐岑参 《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7、宛彼汉中郡唐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8、遥想汉中鸡肋地宋黄人杰 《满江红·小队旌旗》9、文师汉中垒唐刘禹锡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10、浏栗一声霄汉中唐刘禹锡 《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月,听小童吹觱篥歌,依》11、却吐天汉中唐卢仝 《月蚀诗》12、青琐汉中郎元王恽 《南乡子 承旨董公,寿登七秩,康宁好德,诚》13、初游汉中亦未觉宋陆游 《春感》14、煌煌汉中起宋陆游 《先主庙次唐贞元中张俨诗韵》15、循吏功名两汉中宋黄庭坚 《李濠州挽词二首》16、一为汉中潸宋黄庭坚 《宗室公寿挽词二首》17、夜识汉中龟鳖在宋晁补之 《过金堤刘景文》18、情怀颇乐汉中儿宋陈普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19、汉中不复言规恢宋陈容 《为人赋横舟二首》20、思昔汉中殆宋杜范 《汉中行》21、翔凤汉中天宋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六首》22、汉中胡中俱断肠宋冯时行 《句》23、齐安汉中治宋李廌 《上姑丈闾丘通牧少卿》24、还须柱石汉中天宋廖行之 《宋伯华趋朝用川字衫字韵作二诗送之》25、刘子前身汉中垒宋刘克庄 《与林中书李礼部同宿囊山三首》26、高皇将坛在汉中宋楼钥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27、兹承宠赐汉中所和七诗宋沈继祖 《和阎帅侍郎见寄》28、墨妙汉中郎宋孙应时 《送虞仲房赴潼川漕》29、窖间白发汉中郎宋唐泾 《江南四忠节国之纪也歌以哀之》30、楚汉中分两丘土宋汪元量 《夷山醉歌》。

6.描写临渭区的景色,名胜古迹

渭南石鼓山 石鼓山位于临渭区大王乡张村,距渭南城区约32公里,1981年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周围各500米。

海拔在900米…[详细] 六姑泉 六姑泉‎六姑泉又称瑞泉瀑布,属渭南八景之一。地处陕西渭南城区东南方向,出城南行五里,在沋河西岸的西塬半坡,地…[详细] 寇准墓 寇准墓 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下邽,读音:xiáguī,今渭南市)人,北宋政治家,太平兴国时…[详细] 渭南鼓楼 渭南鼓楼在渭南老城内,今军分区门上。

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所建,位于当时县城中心,明洪武年间又扩建。嘉靖三十四年(公…[详细] 沋河水库 沋河水库是渭河南山支流沈河上的一座中型水库,坝址位于渭南市区南五公里处的蒋家村,控制流域面积224平方公里。

水库进库站位…[详细] 渭南朝阳公园 渭南市区长期以来仅有沋河公园一座城市公园,2008年,在穿越城区的货运铁路线被彻底拆除后,渭南市政府决定在市区西部修建一…[详细] 庆安寺塔 庆安寺塔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交斜乡东堡村。该塔修建时间不详,塔始建年代不详,北宋重修,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详细] 渭南普照寺 普照寺位于凌汉峰前、环山路以北,坐北朝南。

传为六朝时建,又据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载,普照寺为唐宋时古刹,金大定间奉敕重…[详细] 下吉古塔 下吉古塔位于渭南市以北约25公里的下吉镇。肇建于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晋代,重修于唐。

古塔为方行九层楼阁式转塔,高三十八米,塔…[详细] 北刘遗址 北刘遗址‎在今渭南城南16公里处的河西乡北刘村西南,面积约8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出土遗物丰富,其中有铜笄…[详细] 渭阳楼 渭阳楼渭阳楼是著名的渭华起义的发起地和指挥,在渭南市固市中学校内。

(渭阳楼闲望)作者简介:郑谷,字守愚。袁州区人。

唐末著…[详细] 。

7.关于长安的诗句越多越好

与长安有关的诗句: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道离别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

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长安古意》)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綮毋潜《送章彝下第》)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长安》)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之一)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白居易《长安道》)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财雄(卢照邻《结客少年场》)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李山甫《寒食二首》)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崔颢《七夕》) 忆长安,九月时(范灯《忆长安・九月》)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手环堵(杜甫《秋雨叹三首》)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李商隐《滞雨》)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 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张元宗《望终南山》) 碧池新涨浴桥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杜牧《街西长句》)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酒肆行》)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长安路》)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李贺《沙路曲》)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 长安古意 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天中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纬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颐唤鸬獭?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 落第长安 唐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 长安 年代:【唐】 作者:【范祖禹】 东风吹尘客心起,京华去蜀三千里。 我来踏雪走函关,下视秦川坦如坻。

晓登太华三峰寒,凭高始觉天地宽。却惜京华不可见,烟花二月过长安。

长安通衢十二陌,出入九州横八极。行人来往但西东,莫问兴亡与今昔。

昔人富贵高台倾,今人歌舞曲池平。终南虚绕帝王宅,壮气空蟠佳丽城。

黄河之水东流海,汉家已去唐家改。茂陵秋草春更多,豪杰今无一人在。

细观此事何足愁,不如饮酒登高楼。秦王何苦求九鼎,魏武空劳营八州。

当年富贵一时事,身后寂寞余高丘。春风开花不易得,一醉何必封公侯。

-----------------------------------------------------------------------------欣赏 长安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欣赏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虔,良人罢远征? -----------------------------------------------------------------------------欣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

8.白居易以什么诗为最有名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邮(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并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他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还与刘禹锡合称“刘白”。白居易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侧重诗歌的政治功能,所作诗歌力求浅显。他的《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白居易 “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一样,都是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是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白居易中年在官场中受挫,“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不过仍然写了很多好诗,也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有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的白居易则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广为后人传颂。 白居易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故世称“白傅”、“白文公”。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老妪能解”。唐宣宗曾写诗悼念白居易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白居易的著作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