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鲜于枢唐诗草书卷

1.鲜于枢的《唐诗卷》的草书有什么特点

《唐诗卷》,笔法纵肆,欹态横发。

草书。 他自己说过,写草书要把笔离纸三寸,取其指实掌平虚腕法圆转,写出的字则 飘逸飞纵,体态自能绝出,从这篇草书之中就能发现确有悬腕回锋之妙。

《唐诗卷》为其41岁时所书,用笔豪放,骨力洞达,使转爽健,通篇流畅, 是一篇抛弃了柔弱媚秀后的遒劲灵动的书作,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草书杜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能显示鲜于枢豪健的人格风貌,气势开张,俯仰自得, 一派飞动劲健的生机,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凝结于笔毫之巅的审美感受。

2.鲜于枢的《石鼓歌》的草书书法有哪些特点

《石鼓歌》,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鲜于枢所书该诗是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盛 名的珍稀墨宝。

相传,“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字文字,唐初出土,名声不 著,韩愈作《石鼓歌》以彰显,推为国宝。《石鼓歌》用笔中锋直下,稍敛毫芒, 圆劲丰润,浑雄朴茂而凝重,淋漓酣畅中蕴含着森严规矩。

相传鲜于枢所写的《石鼓歌》传世有两本,一部作于元朝1301年,现今保存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另一卷就是流传甚广的卷本。后者当是鲜氏书艺成熟期的完美 之作,其纸墨完洁,和“大都会本”的绝笔之作比起来,更胜一筹,也更被众多书 法家认同赞誉。

3.《明代文征明草书诗卷》的内容是什么

文征明《公元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征明,号衡山居士,长州 (今江苏苏州)人。

我国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

文征明少时即聪颖过人,然而仕途坎坷,参加了十次科举考试均以失败告终,54岁时被推荐为翰林院待诏。此时其书画已负盛名,目睹了官场 腐败,他邑悒不乐,57岁时辞官南下,定居于苏州,以诗文书画为伴。

晚 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购求其书画者络绎不绝,号称“文笔遍天下”。文征明是一位各体兼善的书法家,其在世之时,书名便已动海内外。

文征明《草书诗卷》,纸本,纵20. 9厘米,横11厘米。书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时年60岁。

文征明草书师法怀素、黄庭坚而能遗其貌,取其神。本卷草书,点画苍劲有力,结体开展奔放、张弛有致,整幅作品上 下呼应,左右映带,血脉相通,气贯神溢,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4.求:元代书法家 鲜于枢 作品名

1、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这是鲜于枢以行书大字录写的杜甫五言《行次昭陵诗》。此帖结体疏朗,笔势雄浑,与鲜于枢个人性情正相吻合。如柳贯所评:“公毅然美大夫,面带河朔伟气,每酒酣骜放,挥毫结字,奇态横生,势有不可遏者。”此卷是鲜于枢大字行书的代表作品。

2、老子道德经卷:此卷书法节录老子《道德经》卷,从“天长地久”写起,末书“老子道经卷上”,因缺下半部分,所以未署款。此卷书法学虞世南,体态修长,笔法精美,清爽劲利,是鲜于枢仅见的存世楷书长篇。从其成熟俊健的书风来看,当是他中年时期的佳作。

3、秋兴诗册:这是鲜于枢为和仇远诗而作并书的三首五言律诗,诗中充满浓郁的思乡之情。从“北望空思汴,南游未厌吴”一句可知作者此时正身处江浙一带。此帖书法俊爽劲健,略显苍疏,是鲜氏中晚年众多作品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件。

4、临神仙起居帖:这是他临写的杨凝式《神仙起居帖》手迹。对照原帖,我们可以发现鲜于枢此帖临得如何形神兼备。

5、唐诗卷:此卷笔法纵肆,欹态横发。他自己说过,写草书要把笔离纸三寸,取其指实掌平虚腕法圆转,写出的字则飘逸飞纵,体态自能绝出,观其草书,确有悬腕回锋之妙。

6、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行句系自“夫前呵从者塞途”起(据《韩昌黎集》),其前尚缺一百零八字。有“清森峭劲、风骨棱棱”之评。 传世的鲜于枢墨迹有40多件,分楷书、行书、草书三大类,艺术成就以草书为最。代表作有《老子道德经卷上》、《苏轼海棠诗卷》、《韩愈进学解卷》、《论草书帖》等。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