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园林的诗词有哪些1、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2、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3、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4、宋•陆游《题留园》 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 5、宋•王安石《杭州的聚景园》 绿漪堂前湖水绿,归来正复有荷花。花前若见余杭姥,为道仙人忆酒家。 6、清•曹雪芹 《题大观园》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7、唐•李端 《题崔端公园林》 上士爱清辉,开门向翠微。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挂衣。旧山东望远,惆怅暮花飞。 8、唐•陆畅《题独孤少府园林》 四面青山是四邻,烟霞成伴草成茵。年年洞口桃花发,不记曾经迷几人。 9、唐•韩翃《题张逸人园林》 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闲阶坐夕阳。麈尾手中毛已脱,蟹螯尊上味初香。春深黄口传窥树,雨后青苔散点墙。更道小山宜助赏,呼儿舒簟醉岩芳。 10、宋•欧阳修《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 正月斗杓初转势。金刀剪彩功夫异。称庆高堂欢幼稚。看柳意。偏从东面春风至。十四新蟾圆尚未。楼前乍看红灯试。冰散绿池泉细细。鱼欲戏。园林已是花天气。 2.赞美园林的古诗有哪些1.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2.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3.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4.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5.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6.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7.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唐宋·蒋堂《北池赋》 8.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 9.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10. 园林随分有清凉,走遍人间梦几场。铁砚磨成双鬓雪,桑弧射得一绳麻。(宋·范成大《园林》) 3.描写“园林”的诗句有哪些1、题杭州诂经精舍 邱壑在胸中,看叠石疏泉,有天然画意; 园林甲吴下,愿携琴载酒,作人外清游。 2、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3、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 4、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5、“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 6、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7、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8、“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 陆游题留园 9、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10、王安石 “绿漪堂前湖水绿,归来正复有荷花。花前若见余杭姥,为道仙人忆酒家。”(王诗所写之地是杭州的聚景园。) 4.中国古代园林主要有哪三大类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两种分类。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体型高大。现存的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师外戚、王公官僚、富商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现存著名的有北京恭王府,苏州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师园,上海豫园等。 (二)、按所在地域分 1、北方园林 因地域宽广,所以占地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古都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候条件所局限,河川湖边、原石和常绿树木较少。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美显得不足。北方园林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古代洛阳为代表,也应了古诗'天下名园重洛阳'。 2、江南园林 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因面积小,故略感局促。南方园林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园林 其明显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较高而宽敞。再则由于处于南方海滨,近代以来建筑受西方影响。现存岭南园林著名的有广东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等。 5.形容园林意境的诗句都有哪些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 苏舜钦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元)吴西逸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 维则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 文徵明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 蕉叶半黄荷叶碧, 两家秋雨一家声。(宋)杨万里 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宋) 鲍 昭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唐)王维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 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宋) 陆游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 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闲阶坐夕阳。(唐)韩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宋)杨万里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唐)刘希夷 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唐)宋之问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唐)李隆基 园林意境: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感,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园林意境对内可以抒己,对外足以感人。园林意境强调的是园林空间环境的精神属性,是相对于园林生态环境的物质属性而言的。园林造景并不能直接创造意境,但能运用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积淀,充分发挥园林造景的特点,创造出促使游赏者产生多种优美意境的环境条件。 6.与“园林”有关的诗词有哪些1.阮宅闲园暮,窗中见树阴。 樵歌依野草,僧语过长林。——吕温《题从叔园林》 释义:在阮宅的院子里待到晚上,窗户里看见了树的阴。 樵歌在野草上回荡,僧人说的话穿过长林而来。 2.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辛弃疾《满江红·暮春》 释义:我的家住在江南,又过了一次清明寒食节日。 一场风雨过后,在花丛中的路上,一片散乱的落花。落下来的红花,静静地随着流水走了。 园林里渐渐地觉得清绿的树叶茂密了。我计算了一下:年年刺桐花落尽的时候,寒天的力量一点也没有了。 3.金谷园林锦绣香。踏青挑菜又相将。 凤台人远,离思入三湘。——陈允平《琴调相思引_金谷园林锦》 释义:金谷园林里面锦绣闻香。 一起踩青挑菜。凤台离我很远,忧思飞入了三湘之中。 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释义:今天是清明节,和几个好友在园林中小聚。天气晴朗,春风和煦吹动着柳絮飞扬,清明乞新火后,人们的厨房里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饭的轻烟。 5.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柳永《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释义:晴丽之昼,谁主园林之春呢?春天阳气暗催草木萌发,葱郁的深谷也变得那样暖和。清晨,黄莺在林间翩翩飞舞,露水打湿的它们金黄色的毛羽,绿叶掩映中传来了它们悦耳的鸣声,绵绵蛮蛮如有情,低低地诉说着芳心深意。 6.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纳兰性德《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 释义:小小的园林一片寂静而不喧哗,稀疏的篱笆和曲折的小径都仿照着山野人家的样式。白天在这里吟唱《风流子》,到了晚上可以听到碧纱窗里传出棋子落盘的声音。 7.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 释义:两岸风光如画,秀丽动人,园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明净透彻。 就算能重新游一遍旧地,也物是人非,成为过眼云烟,到处飘泊,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人已苍老,何况桃花的青春? 8.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 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 多谢梅花,伴我微吟。——韩疁《高阳台·除夜》 释义:我频频地倾听更漏之声,又重新点起红烛,满屋光明。 年华滚滚宛如流水,令我黯然心惊。饯别旧岁,迎接新春,还能用得着几刻光阴,新的一年翩翩来临。 年老体衰,怎么能习惯通宵畅饮?想要守夜不睡,又怕寒气袭人衣襟。我轻轻地放下酒樽,感谢那初开的梅花,陪伴着我独自低吟。 9.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祖咏《苏氏别业》 释义:别墅地处在幽独闲静的僻壤,到这儿你把隐居的生活想往。当着窗扉能看到南山的远影,粼粼泮水掩映着园林的风光。 10.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土膏释原野,白蛰竞所营。 缀景未及郊,穑人先偶耕。园林啭,渚泽新泉清。 农事诚素务,羁囚阻平生。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 慕隐既有系,图功遂无成。聊从田父言,款曲陈此情。 眷然抚耒耜,回首烟云横。——柳宗元《首春逢耕者》 释义:楚南一带春天的征候来得早,冬天的余寒未尽,草木的生机却已萌发。 原野的泥土释放出肥力,像冬眠的动物争相在上面安家。春天的景象还没装点到城郊,农民便已结伴耕稼。 园林中传出鸟儿婉转的叫声,小洲洼地的新泉清澈令人叹嗟。农事确实要平时致力, 如同囚犯般寄居外地也许会耽误终生。 故居的池塘想必已被杂草淹没,老家的田园当时长满了乔木、灌木和蔓藤。羡慕隐士已有所托,谋取功名却已不成。 姑且跟随田间老汉细细攀谈,详细地表述了自己的苦衷。无限眷恋地抚摸着犁耙,时间于不知不觉中过去,回头一看已是满天烟云。 7.描写庭院园林的古诗句有哪些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外无重幕。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蝶恋花》,这首是词。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北宋诗人晏殊的《浣溪沙》,也是词。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是诗。 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客至》,这首是诗。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五代时著名皇帝词人即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这首是词。 1.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2.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 3.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 4.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 5.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8.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诗词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诗词之间有什么关系? 中国园林,名之为“文人园”。 它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先生的匠心。 因为建筑与园林结合得好,人们称之为有“书卷气的高雅建筑”,我则首先誉之为“雅洁明净,得清新之致”,两者意思是相同的。足证历代谈中国园林总离不了中国诗文。 而画呢?也是以南宗的文人画为蓝本。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归根到底脱不开诗文一事。 这就是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 南北朝以后,士大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避嚣烦,寄情赏,既见之于行动,又出之以诗文。 园林之筑,应时而生。续以隋唐、两宋、元、直至明清,皆一脉相承。 白居易之筑堂庐山,名文传诵。李格非之记洛阳名园,华藻吐纳。 故园之筑出于文思。园之存,赖文以传。 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园实文,文实园,两者无二致也。 造园看主人。 即园林水平高低,反映了园主之文化水平。自来文人画家颇多名园,因立意构思出于诗文。 除了园主本身之外,造园必有清客。所谓清客,其类不一,有文人、画家、笛师、曲师、山师等等。 他们相互讨论,相机献谋,为主人共商造园。不但如此,在建成以后,文酒之会,畅聚名流,赋诗品园,还有所拆改。 明末张南垣,为王时敏造“乐郊园”,改作者再四。于此可得名园之成,非成于一次也。 尤其在晚明更为突出。我曾经说过那时的诗文、书画、戏曲,同是一种思想感情,用不同形式表现而已。 思想感情指的主导是什么?一般是指士大夫思想,而士大夫可说皆为文人,敏诗善文,擅画能歌,其所造园无不出之同一意识,以雅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了。园寓诗文,复再藻饰,有额有联,配以园记题咏,园与诗文合二为一。 所以每当人进入中国园林,便有诗情画意之感。如果游者文化修养高,必然能吟出几句好诗来,画家也能画上几笔明清逸之笔的园景来。 这些我想是每一个游者所必然产生的情景,而其产生之由就是这个道理。 汤显祖所为《牡丹亭》而“游园”、“拾画”诸折,不仅是戏曲,而且是园林文学,又是教人怎样领会中国园林的精神实质。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靡外烟丝醉软”,“朝日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其兴游移情之处真曲尽其妙。 是情钟于园,而园必写情也,文以情生,园固相同也。 清代钱泳在《覆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 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一言道破,造园与作诗文无异,从诗文中可悟造园法,而园林又能兴游以成诗文。 诗文与造园同样要通过构思,所以我说造园一名构园。这其中还是要能表达意境。 中国美学,首重意境,同一意境可以不同形式之艺术手法出之。诗有诗境,词有词境,曲有曲境,画有画境,音乐有音乐境,而造园之高明者,运文学绘画音乐诸境。 能以山水花木,池馆亭台组合出之。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 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者,实以诗文造园也。 诗文言空灵,造园忌堆砌。故“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风荷举”。 言园景虚胜实,论文学亦极尽空灵。中国园林能于有形之景兴无限之情,反过来又生不尽之景,恍筹交错,迷离难分,情景交融的中国造园手法。 《文心雕龙》所谓“为情而造文”,我说为情而造景。情能生文,亦能生景.其源一也。 诗文兴情以造园。园成则必有书斋、吟馆,名为园林,实作读书吟赏挥毫之所。 故苏州网师园有看松读画轩,留园有汲古得绠处,绍兴有青藤书屋等。此有名可徵者。 还有额虽未名,但实际功能与有额者相同。所以园林雅集文酒之会,成为中国游园的一种特殊方式。 历史上的清代北京怡园与南京随园的雅集盛况后人传为佳话,留下了不少名篇。至于游者漫兴之作,那真太多了,随园以投赠之诗,张贴而成诗廊。 读晚明文学小品,宛如游园。而且有许多文字真不啻造园法也。 这些文人往往家有名园,或参予园事,所以从明中叶后直到清初,在这段时间中,文人园可说是最发达,水平也高,名家辈出。计成《园冶》,总结反映了这时期的造园思想与造园法,而文则以典雅骈骊出之。 我怀疑其书必经文人润色过,所以非仅仅匠家之书。继起者李渔《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亦典雅行文。 李本文学戏曲家也。文震亨《长物志》更不用说了,文家是以书画诗文传世的,且家有名园,苏州艺圃至今犹存。 至于园林记必出文人之手,抒景绘情,增色泉石。而园中匾额起点景作用,几尽人皆知的了。 中国园林必置顾曲之处,临水池馆则为其地。苏州拙政园卅六鸳鸯馆、网师园濯缨水阁尽人皆知者。 当时俞振飞先生与其尊人粟庐老人客张氏补园,(补园为今拙政园西部),与吴中曲友顾曲于此,小演于此,曲与园境合而情契,故俞先生之戏具书卷气,其功力实得之文学与园林深也。其尊人墨迹属题于我,知我解意也。 造园言“得体”,此二字得假借于文学。文贵有体,园亦如是。 “得体”二字,行文与构园消息相通。因此我曾以宋词喻苏州诸园:网师园如晏小山词,清新不落套;留园如吴梦窗词,七层楼台,拆下不成片段;而拙政园中部,空灵处如闲云野鹤去来无踪,则姜白石之流了;沧浪亭有若。 9.下面的诗句写的是苏州园林中的什么景物(1)鸟鸣花落屋西东,柏子第一首应该是狮子林的假山.苏州园林中只有狮子林一假山闻名.参考资料:元代诗人谭惟则的《狮子林即景》 第二首出自: 李鸿裔《怡园》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 石幢一夕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 叠石疏泉描述的是假山和人工泉,水芝既荷花.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鱼戏莲叶图”. 怡园,又名似园,俗称北亭子.位于博山城东南,在后乐桥北,范公祠对面,是清初赵进美(字韫退,号清止,明崇祯进士,官至中方大夫)的别墅.据《谈龙录》载,赵执信(清初现实主义诗人)的祖父赵双美、叔祖父赵。 10.赞美“园林”的诗句有哪些1、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 释义:雨中的草的颜色绿的和染起来一样,水上的桃花红的像要燃烧起来一样。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映衬着船上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释义: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4、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杜牧《枫桥》 释义:长洲苑外,草木萧萧。回首旅途,山水辽远,岁月遥遥。唯有分别时的那番情景,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却。 5、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陆游《宿枫桥》 释义:半夜未眠,是畏惧千重山水。晚泊巴东,他吟道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朝作梦到巴东。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万嶂中 。 6、舟移射渎黄昏近,路转江村碧树遥。——谢晋《过枫桥留别城西诸友》 7、苏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3396337州好,古寺说寒山。水泊枫桥眠正熟,钟声破晓夜漫漫。——周瘦鹃《忆江南》 8、层楼叠榭侵云起,望处人家半临水。水边歌舞不胜春,桥下帆樯停似蚁。——谢晋《枫桥歌送吴秀才之金陵》 9、帆挂长洲苑外烟,衣沾虎阜山头雨。暮烟秋雨益凄其,别绪离情无限期。——谢晋《枫桥歌送吴秀才之金陵》 10、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净铺琼田。清光不辨水与月,但见空碧涵漪涟。——欧阳修《沧浪亭》 中国的著名十大园林是北京圆明园、无锡寄畅园、浙江绮园、广东清晖园、苏州网师园、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上海豫园、北京古莲花池、江苏个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