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太阳有关的诗句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锄禾日当午)李绅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向晚意不适)李商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关于太阳的诗句有哪些花影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体裁:七绝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湖上 作者:徐元杰 朝代:宋 体裁:七绝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早春即事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律 眼重朝眠足,头轻宿酒醒。 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物变随天气,春生逐地形。北檐梅晚白,东岸柳先青。葱垄抽羊角,松巢堕鹤翎。老来诗更拙,吟罢少人听 东郎山 作者:曹邺 朝代:唐 体裁:七绝 东郎屹立向东方,翘首朝朝候太阳。一片丹心存万古,谁云坐处是遐荒? 3.写出两句关于〞太阳〞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沈千古事,谁与问东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唐·刘禹锡)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 (明·顾炎武)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唐·韦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宋·范仲淹)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宋·李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花影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七绝】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4.与太阳有关的神话传说和诗句中国故事: 夸父追日 后羿射日 希腊故事: 阿波罗 :ā bō luó 古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神祇之一,希腊神话中十二主神之一,是主神宙斯与暗夜女神勒托所生之子,阿尔忒弥斯的孪生哥哥,全名为福玻斯·阿波罗(Phoebus Apollo),意思是“光明”或“光辉灿烂”。 阿波罗被视为司掌文艺之神,主管光明、青春、医药、畜牧、音乐等,是人类的保护神、光明之神、预言之神、迁徙和航海者的保护神、医神以及消灾弥难之神。阿波罗出生于阿斯特利亚的一座浮岛提洛岛之上。 曾与孪生妹妹阿耳忒弥斯一起,杀死迫害其母的巨蟒皮同和羞辱其母的尼俄柏及其子女。一说是希腊文化的守护神。 有关他的神话十分丰富。古希腊的雕刻艺术常借他的形象表现男性的美。 通常阿波罗作为太阳神为一些人们所接受,但他并不是真正的太阳神,他又被称福玻斯(光亮之意)。”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阿波罗身上找不到黑暗,他从不说谎,光明磊落,所以他也称真理之神。 阿波罗很擅长弹奏七弦琴,美妙的旋律有如天籁;阿波罗又精通箭术,他的箭百发百中,从未射失;阿波罗也是医药之神,把医术传给人们;而且由于他聪明,通晓世事,所以他也是寓言之神。阿波罗掌管音乐、医药、艺术、寓言,是希腊神话中最多才多艺,也是最美最英俊的神祇,阿波罗同时是男性美的典型。 在众多的奥林匹斯山神中,主神宙斯和勒托之子阿波罗最受推崇。阿波罗出生的故事在诸多古希腊神话资料中都有记载,如《书库》、《德罗斯之歌》、《荷马颂歌》等中都有记载。 关于他们姐弟的出生,最广的传说是勒托怀孕后,嫉妒的天后赫拉无法容忍别的女神为宙斯生下长子,便下令禁止大地给予她分娩之所。痛苦的勒托到处奔波,最后她妹妹阿斯忒里亚化成的“无明岛”阿得罗斯(Adelos)挺身而出,接纳了她。 波赛冬使海底升起四根金刚石巨柱,将这座浮岛固定了下来。勒托在这里,先生下助产及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Artemis),后在阿耳忒弥斯的帮助下生下下光明之神阿波罗(Apollon)。 在人们心目中,阿波罗是一个精力充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容貌英俊,散发着芳香.略微飘起的长发垂在肩上。 脸呈瓜子形,前额宽阔,显得精明.坚定.安详.端庄和自豪。头上通常戴着用月桂树.爱神木.橄榄树或睡莲的枝叶编织的冠冕。 这位光明之神有时穿着奢华,昂首蓝天,在他挂在胸前的齐特拉琴的伴奏下放声歌唱。阿波罗的标志是竖琴、弓、箭、箭袋和三脚架。 人们通常用天鹅、鹰、狼、牝鹿和知了作为献给他的祭品。 一般认为关于阿波罗的神话来源于小亚细亚 ,因特洛伊战争时他站在特洛伊一边,那里有许多他的神庙 。 也有人认为它来源于希腊北方,许佩耳波里的人民自称是阿波罗的后裔。与阿波罗有关的神话很多,主要有:他斩杀恶龙皮同,在得尔斐他战胜皮同的地方修建神庙;参加奥林波斯山众神与巨灵的战斗;在特洛伊战争中,他的祭司受希腊人侮辱,他施瘟疫,使希腊人遭受侵袭;赫尔墨斯发明七弦琴送给阿波罗,使他成为音乐之神;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与他相爱被赋予预言天才,而公主事后食言,阿波罗又使其预言失灵;神女达佛涅为摆脱他的追求,变作月桂树,被称为阿波罗圣树;他还和波塞冬合力帮助特洛伊,建起牢不可破的城墙等等。 关于阿波罗太阳神之说,是由于一些古希腊人对诸神混淆严重,自公元前五世纪后,太阳神赫利俄斯就与艺术神阿波罗开始严重混同。因此阿波罗被认为是赫利俄斯,既太阳神。 不过由于赫利俄斯最终没有完全和阿波罗混合,因此一些后世非希腊作家才写了诸如“在提坦之战(Titanomachy)后,天神宙斯封赏众神,光明神阿波罗索要太阳之职,宙斯忘记了正在值日的赫利俄斯,便允应了阿波罗的要求。另外有一种说法因赫利俄斯之子法厄同(Phaethon)因驾太阳车造成灾难,宙斯把太阳神一职交由阿波罗。” 的这些“神话”当然这是后世的作家所谓,并不是古希腊人所著不能算是希腊神话。因此后来,人们常把阿波罗与太阳神相混同,误认为阿波罗是太阳神:——就其医疗职能和毁灭职能而论。 通常阿波罗作为太阳神为人们接受,阿波罗的别称“福玻斯(Phoebus)”意指“洁净”“光明”“预言”。他一方面保护农业,另一方面他的阳光被视作金箭,具有战神作用。 常见的阿波罗形象多是长发无须的青年,随身带有竖琴、弓、神盾等。 阿波罗也是音乐神和诗神。 掌管着缪斯众女神。他可唤起人们倾注于圣歌中的各种情感。 在奥林波斯山上,他手拿金质里拉,用悦耳的音调指挥缪斯的合唱。当他帮助波塞冬建造特洛伊城墙时,里拉奏出的音乐如此动听,以致石头有节奏地、自动地各就其位。 有一次他接受凡人音乐家马斯亚斯的挑战参加一次竞赛。战胜对方后,他将对手剥皮致死以惩罚他的狂妄自大。 在另外一次音乐比赛中,因输给了潘神,他就将裁判迈尔斯国王的耳朵变成了驴耳朵。阿波罗也有善良的一面,他曾经帮助风雨女神的儿子赫耳墨斯进入奥林匹斯神山居住,为了赫耳墨斯,阿波罗曾经亲自去劝赫拉。 甚至为了成功,把赫耳墨斯变成赫拉的儿子阿瑞斯的模样,让赫拉心动,终于同意让赫耳墨斯进入神山居住。赫耳墨斯欺。 5.有哪些关于月亮或太阳的诗句,并说说诗人给予的情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表达了作者在怀念他的手足和思乡之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即景生情: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词人和胞弟的离愁别绪,乐观对待生活的感情 印象中古人的中秋诗词似乎总与月亮有关的,而月亮情结应该也是中国古文化中对中秋的一个直接体现了.而说到明月,首先想到的总是李白的那一轮思乡之月,就是那首《静夜思》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老实说,这首诗的意境并不算高,但是千百年来的人们总是喜欢吟这首诗,究其原因,可能也就是因为它阐述了人们在中秋时节最原始的思乡情感,而且通俗易懂,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所以让人喜欢.据说,曾经有媒体通过投票的方式来选出中国古代的十首最著名的古诗,这一首《静夜思》便在其中,可见其魅力. 李白还有好几首关于明月的诗是非常有名的,比如那首《月下独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还有另一首《关山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两首诗都在孤独中写就,正因为孤独,所以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这种孤独也让许多远在异乡的人们心中有着很大的共鸣,所以也一向受人喜欢. 除了李白,张九龄的那首《望月怀远》也是很不错的一首中秋诗,尤其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让千载之下的人读来心为之动,真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王建有一首《十五夜望月》,在我觉来其水平也是蛮高的,绝不在李白之下,诗云: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唐诗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所以唐诗中有关中秋明月的诗中,真正是佳作不断,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写过这个主题的,可见中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杜甫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孟浩然的“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月下有怀》)等,都道出了几分惆怅或者思乡之情. 当然同是望月,有的人想的角度就不同,比如李商隐他想到的就是《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别人都是一出来就看见了好端端的一轮圆月,陆龟蒙却要《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而说到中秋与明月的词,就不能不说东坡的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的流传程度,可以用“脍炙人口”来形容了.胡仔《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这首词是东坡怀念弟****由时写的,这在序中有说.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后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有出生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的名作. 其他有关中秋的诗词实在是很多的,因为中秋与明月是属于天下人所共有,不拘限于一个地方或者一个时代,每个时代或者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共同拥有这轮明月与思念的.正所谓“千里共婵娟”嘛.大家有兴趣可以多找些出来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