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郊外野花美的诗句晏殊咏迎春:"浅艳侔莺羽,纤条结兔丝;偏凌早春发,应诮众芳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李煜《望江南二》) 竟说田家风味美, 稻花落后鲤鱼肥。 (朱凤翔《村处闲吟》)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十分秋色无人管, 半属芦花半蓼花。 (黄庚《江村即事》) 2.形容深山里野花野草的诗词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的《牡丹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诗云: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徐凝有首《牡丹》诗: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元稹《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黄庭坚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3.山里的野花野草的优美的诗句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春思》韦应物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3.《赠韩道士》张泌日暮秋风吹野花,上清归客意无涯。 4.《过绮岫宫(东都永宁县西五里)》王建武帝去来罗袖尽,野花黄蝶领春风。5.《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6.《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树木丛生,百草丰茂。7.《黄鹤楼 / 登黄鹤楼》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9.《蝶恋花·春景》苏轼天涯何处无芳草!10.《敕勒歌》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供参考。 4.唐诗《山间问答》唐代诗人李白山中问答 译文 问我为什么隐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闲。 桃花盛开,流水杳然远去。这里别有一番天地,岂是人间! 这是一首意淡远的七言绝句,以问答形式并暗用典故抒发了作者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以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罢了。第二句接得迷离,妙在不答,使诗增添了变幻曲折,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 第二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写“碧山”之景,其实也就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韵味。诗虽写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飒情调,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来渲染、来赞叹。因为上面写的“笑而不答”的神态,以及末句的议论都流露出这种感情。“山花如绣颊”(李白《夜下征虏亭》)固然是美的,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它们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出不同的美,这不同的美却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天然”二字。这种美学观点反映了诗人酷爱自由、天真开朗的性格。“碧山”之中这种没有名利,又不冷落荒凉的环境,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地”,不是“人间”所能比。而“人间”究竟怎样,诗人没有明说。只要读者了解当时黑暗的现实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诗人“栖碧山”、爱“碧山”便不难理解了。这“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许许多多的伤和恨。所以,这首诗并不完全是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诗中用一“闲”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能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体现出矛盾的对立统一。 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二十八字,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诗境似近而实远,诗情似淡而实浓。用笔有虚有实,实处的描写形象可感,虚处的用笔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诗押平声韵,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绝形式,显得质朴自然,悠然舒缓,有助于传达出诗的情韵。 5.形容深山里野花野草的诗词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的《牡丹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诗云: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徐凝有首《牡丹》诗: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元稹《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黄庭坚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6.描写花美的古诗描写花的成语: 百花争艳 笔头生花 笔下生花 闭月羞花 彩笔生花 残花败柳 春花秋实 春花秋月 簇锦团花 春暖花开 洞房花烛 浮花浪蕊 繁花似锦 风花雪夜 花残月缺 花花公子 花红柳绿 花花绿绿 花花世界 黄花晚节花好月圆 花锦世界 甲之年 花里胡哨 花前月下 花容月貌 描写草的成语:拨草寻蛇 寸草不生 寸草春晖 草草了事 草草收兵 春晖寸草 草菅人命 草庐三顾 草木皆兵 草木俱朽 草莽英雄 草率从事 草率收兵 草长莺飞 打草惊蛇 风吹草动 草木皆兵 拈花惹草 奇花异草 斩草除根 描写花的好句: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首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一阵风吹来,蜻蜓花摇了几下,那样子多迷人,真像一位穿花裙的姑娘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满塘的荷花荷叶,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荡着点点五颜六色的帆,煞是好看。 每逢秋风来临,露水成霜时,树叶脱落了,群花萎缩了,惟有菊花迎风而立,傲霜怒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描写草的好句:冰雪刚刚融化,小草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调皮地伸出一个个嫩绿的小脑袋,那么细弱,那么娇小,但它们不畏严寒,迎着春风跳起欢乐的舞。 含羞草发芽了,长出了幼苗。那幼苗又娇又嫩,被风一吹,摇摇摆摆,像个刚学走路的小姑娘。 凛冽的寒风把可怕的冬天请来了,小草的身躯被寒风吹萎缩了,但是,它的根部却像一条条蚯蚓似的,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风吼着卷来,雨剑一样射来,小草绝不向狂风暴雨低头、弯腰,迎着暴风雨,不屈不挠地俯伏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们赞美小草,是因为它扎根在大地上,给大地增色。 茸茸的绿草,随着地形的连绵起伏,直达天际,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绒毯。 那小草的颜色丰富多彩,一片片连起来,赛过巧手编织的花毯,活生生,自然而又和谐。 小草儿悄悄地绿了整个山野,给故乡编织着春天的衣裳。 描写花的诗句:描写杏花的诗句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描写梨花的诗句 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岸苇:岸边芦苇。 丹:红。 唐·郑愔《贬降汝州广城驿》 描写兰花的诗句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 疑举袂:柳丝随风飘舞好象是举起衣袖。 浥露:露水湿润。似沾巾:丛丛兰花被露水湿润好象沾湿手巾。 唐·刘禹锡《和乐天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描写蔷薇的诗句 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 唐·杜牧《留赠》描写草的诗句:诗中草 1.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4.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6.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7.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8..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