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历史昭君出塞的资料汉朝帮助呼韩邪,攻杀那 支,呼韩邪单于大喜,遂来中国,人朝朝觐。 那时正是汉元帝竟宁元年。那时便是 王昭君立功的时代了。 那时呼韩邪来朝,先谢皇帝复国的恩典,便说:“小臣得天子威灵,得有今日, 从此以后,断不敢再萌异心。如今想求皇帝赐一个中国女子给臣,使小臣生为汉朝 的臣子,又做汉朝的女婿,子孙便做汉朝的外甥。 从此匈奴可不是永永成了天朝的 外臣了么?”皇帝听了呼韩邪的话,心中很喜欢,只是一件,那匈奴远在长城之外, 胡天万里,冰霜遍地,沙漠匝天。住的是帐篷幕,吃的是膻肉酪浆。 那种苦况,这 些娇滴滴的宫娃,那里受得起。谁肯舍了这柏梁建章的宫殿,去吃这种惨不可言的 苦况呢。 想到这里,心里便踌躇起来了,便叫内监,把全宫的宫人都宣上殿来。不 多一会,那金殿上,便黑压压地到了无数如花似玉的宫人。 元帝便问道:“如今匈 奴的国王,要求朕赐一女子给他,你们如有愿去匈奴的,可走出来。”连问了几遍, 那些官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敢答应的。 那时王昭君也在其内,听了皇帝的话,看 了大家的情形,晓得大众的意思,都是偷安旦夕,全不顾大局的安危,心里便老大 不自在。心想我王嫱入宫已有几年了,长门之怨自不消说,与其做个碌碌无为的上 阳宫人,何如轰轰烈烈做一个和亲的公主。 我自己的姿容或者能够感动匈奴的单于, 使他永远做汉朝的的臣子,一来呢,可以增进大汉的国威,二来呢,使两国永永休 兵罢战,也免了那边境上年年生民涂炭之苦。将来汉史上即使不说我的功勋,难道 那边塞上的口碑,也把我埋没了么?想到这里,便觉得这事竟是我王嫱义不容辞的 责任了!昭君主意已定,叹了一口气,黯然立起身来,颤巍巍地走出班来,说: “臣妾王嫱愿去匈奴”。 那时元帝看见没有人肯去,正在狐疑的时候,忽见人丛里 走出这么一位倾城倾国绝代无双的美人来,定睛一看,竟是宫中第一个绝色美人, 而且是平日没有见过的。这时候元帝又惊又喜,又怜又惜,惊的是宫中竟有这么一 个美人,喜的是这位美人竟肯远去匈奴,怜的是这位美人怎禁得起那万里长征的苦 趣,惜的是宫中有了这个美人,却不曾享受得,便把去送与匈奴,岂不可惜,岂不 可惜么?皇帝心中虽有可惜,然而那时匈奴的使臣,陪着呼韩邪单于,都在殿上, 昭君的美貌,是满朝都看见了的,昭君的言语,是都听见了的,到了这时候,唉, 虽有天子的威力,大汉的国势,也不能挽回这事了。 元帝到了这时候,一时没得法 了,只好把昭君赐了匈奴。从此以后,我们这位爱国女杰王昭君,便做了匈奴呼韩 邪单于的大阈支(阈支的意思,和我们中国称王后一般)了。 呼韩邪单于得了王昭君,快活极了。那时汉元帝封昭君为宁胡阈支,这“宁胡” 二字,便是“安抚胡人”的意思。 果然一个王昭君,竟胜似千百万雄兵,从此以后, 胡也宁了,汉也宁了。那时呼韩邪单于便和昭君回到匈奴,一路上经过许多平沙大 漠,呼韩邪便叫匈奴的乐士在马上弹起琵琶来,叫昭君一路行一路听着,免得他生 思乡之念。 不多时昭君到了匈奴。匈奴便年年进贡,永永做汉朝的外臣。 于是汉朝 的国威远及西北诸国,从元帝到成帝、哀帝、平帝,一直到王莽篡汉的时候。那时 呼韩邪也死了,昭君也死了,他子孙做单于的都说,我国世世为汉朝的外甥,如今 天子已非刘氏,如何做他的藩属?于是匈奴遂不进贡了,遂独立了。 可见这都是这 位爱国女杰王昭君的功劳。这便是王昭君的爱国历史,我们中国几千年来,人人都 可怜王昭君出塞和番的苦趣,却没有一个晓得赞叹王昭君的爱国苦心的。 唉,怎么 对得住王昭君呀,那真是对不住王昭君了!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 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2.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其中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一直和汉朝交好,曾亲自带部下来朝见汉宣帝.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是谁呢?她名叫王嫱(qiáng),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画工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画工.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3.介绍一下昭君出塞的内容及背景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勿得相诈相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 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 那时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其中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一直和汉朝交好,曾亲自带部下来朝见汉宣帝。 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 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叫王嫱(qiáng),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 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 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 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 当时的画工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画工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 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画工。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 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 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 4.昭君出塞的故事梗概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 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西汉中叶,雄踞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陷入了连年内乱之中,与此同时,汉朝内部围绕着皇权的斗争,在胡汉关系上,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时间天下动荡,危机四伏。 边患平定,为确保胡汉长治久安,呼韩邪决议与汉朝和亲。呼韩邪入汉,与昭君一见钟情,昭君出塞后,汉匈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史书上对王昭君的记载不多,仅仅不足150字。王昭君,名嫱,为西汉南君秭归人(今属湖北),晋代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是齐国王襄之女,因出身平民,身世详情没有考证。 17岁时被选入宫待诏。 民间传说 王昭君入宫之后,按照惯例须由画工画了容貌,呈上御览,以备随时宠幸。 而当时主画的为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然而,毛延寿生性贪鄙,屡次向宫女索贿,宫女为得召见,大都倾囊相赠。 因此,笔底添出丰韵,易丑为美,易美为丑,无盐成了西施,郑旦成了嫫母。王昭君家境平淡,更自恃美冠群芳,既无力贿赂,又生性奇傲未肯迁就,因此,画像平平无奇,“入宫数岁,不得见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昭君出塞。 5.昭君出塞主要内容50字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向汉朝称臣归附,曾三次进长安朝觐,并向汉元帝自请为婿。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 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 扩展资料 王昭君化身和平使者,远嫁胡地,身在异乡的她做了许多实事。如今,王昭君墓的“青冢”出现在很多地方,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历代人民感念她的大德。王昭君远嫁匈奴。王昭君本人的想法具体如何已经不要紧,倒是透过后人对此事的解读,能看出历朝历代的婚姻观、地域观和审美观等。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 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昭君出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昭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