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宋词中的蝴蝶意象

1.有蝴蝶这个意象的宋词,急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蝴蝶枕前颠倒梦,杏花枝上朦胧月。问天涯、何事苦关情,思离别。

声一唤,肠千结。 闽岭外,江南陌。

正长堤杨柳,翠条堪折。 镇日叮咛千百遍,只将一句频频说。

道不如归 去不如归,伤情切。 贺铸 减字木兰花冷香浮动,望处欲生蝴蝶梦。

晓日瞳昽,愁见凝酥暖渐融。 鼓催歌送,芳 酒一尊谁与共。

寂寞墙东,门掩黄昏满院风。 欧阳修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 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李贺 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 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张祜 舞为蝴蝶梦,歌谢伯劳飞。 翠发朝云在,青蛾夜月微。

伤心一花落,无复怨春辉。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赠苗发员外 唐.祖咏 朱户敞高扉,青槐碍落晖。

八龙乘庆重,三虎递朝归。 坐竹人声绝,横琴鸟语稀。

花惭潘岳貌,年称老莱衣。 叶暗朱樱熟,丝长粉蝶飞。

应怜鲁儒贱,空与故山违。 清明 年代:【宋】 作者:【高翥】 体裁:【七律】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醉桃源 年代:【唐】 作者:【冯延巳】 体裁:【词】 南园春半踏青时, 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 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梁双燕归。 南歌子 年代:【宋】 作者:【洪适】 体裁:【词】 云拂山腰过,风吹雨点来。

田园好处有池台。记著相逢时节、海棠开。

蝴蝶那无梦,鸳鸯亦有媒。藏钩解佩两三杯。

明日水边沙际、首空回。 满庭芳 年代:【宋】 作者:【洪适】 体裁:【词】 蝴蝶梦魂,芭蕉身世,几人得到庞眉。

十分如意,天赋古今稀。昼日猥叨三接,摩鹏翼、曾化鲲池。

槐阴下,深惭房魏,那敢作封彝。雁行,争接翅,北门矩烛,西掖纶丝。

幸归来半世,园路先治。渔唱樵歌不到,莺燕语、何畏人知。

编花史,修篁千亩,封植具穹碑。 清平乐 年代:【宋】 作者:【赵彦端】 体裁:【词】 桃根桃叶。

一树芳相接。春到江南三二月。

迷损东家蝴蝶。殷勤踏取青阳。

风前花正低昂。与我同心栀子,报君百结丁香。

虞美人 年代:【宋】 作者:【赵彦端】 体裁:【词】 断蝉高柳斜阳处。池阁丝丝雨。

绿檀珍簟卷猩红。屈曲杏花蝴蝶、小屏风。

春山叠叠秋波慢。收拾残针线。

又成娇困倚檀郎。无事更抛莲子、打鸳鸯。

玉蝴蝶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词】 倦客平生行处,坠鞭京洛,解佩潇湘。此夕何年,来赋宋玉高唐。

绣帘开、香尘乍起,莲步稳、银烛分行。暗端相。

燕羞莺妒,蝶绕蜂忙。难忘。

芳樽频劝,峭寒新退,玉漏犹长。几许幽情,只愁歌罢月侵廊。

欲归时、司空笑问,微近处,丞相嗔狂。断人肠。

假饶相送,上马何妨。 减字木兰花 年代:【宋】 作者:【张孝祥】 体裁:【词】 枷花搦柳。

知道东君留意久。惨绿愁红。

憔悴都因一夜风。轻狂蝴蝶。

拟欲扶持心又怯。要免离披。

不告东君更告谁。

2.找几首用蝴蝶意象表达怀才不遇的诗词花儿都想吸引蝴蝶,然而未必每

内容中含有蝴蝶字眼的诗词当然很多,但借以表达怀才不遇思想的却不多。

找到以下几首,可能比较适合: 题菊花 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槿花 唐 戎昱 自用金钱买槿栽,二年方始得花开。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梅花 宋 林逋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 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画工空向闲时看,诗客休徵故事题。 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 宋 王之道 问言何处是前村,万木号寒雪障昏。 安得梦为蝴蝶去,花间栩栩适吟魂。

戏咏子舟画两竹两瞿鹆此诗为黄庭坚作 宋 苏轼 风晴日暖摇双竹,竹间对语双瞿鹆。 瞿鹆之肉不可食,人生不才果为福。

子舟之笔利如锥,千变万化皆天机。 未知笔下瞿鹆语,何似梦中蝴蝶飞。

有感 宋 舒岳祥 风雨??花事阑,余寒迤逦麦秋天。 一春不见飞蝴蝶,几夜安闻叫杜鹃。

林外画眉谁妩媚,花间绣眼自便翾。 上林不家嘤鸣否,此日春归一黯然。

子温以诗将菊本见遗数日适病伏枕今少间戏作 宋 毛滂 尽锄芳划春应怪,初种黄花秋未知。 花外种松松外竹,渐无蝴蝶到东篱。

长相思 宋 程垓 风敲窗。 雨敲窗。

窗外芭蕉云作幢。声声愁对床。

剔银缸。点银缸。

梦采芙蓉隔一江。几时蝴蝶双。

南歌子 宋 向子諲 梁苑千花乱,隋堤一水长。眼前风物总悲凉。

何况眉头心上、不相忘。 因梦聊携手,凭书续断肠。

已惊蝴蝶过东墙。更被风吹鸿雁、不成行。

3.唐诗宋词中的“花”意象

“花”的意象很丰富,有些欣喜之情的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有指美人的,很遗憾之情的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有写自己心痛难当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有很多时候,对这个意象的分析要结合全诗,看作者自己主要表达的感情了。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玉楼春 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这里面都有“花”自己分析下,就可以找出很多了。

4.蝴蝶在中国新诗的意义

蝴蝶进入诗人的视野,而后代为诗歌意象,大体有三个层面:

1.它是诗境中构成自然景观的要素;

2.作为一种意

象,在民族文化的渊源里,可以找到两个典型的原型,其一,“蝶恋花”词牌的初创意义,即赋予蝶与花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人格化的意义;而广泛流传的梁祝故事中

的浪漫的“化蝶”情节的内涵则蕴含了至死不渝的爱情的意义。这两种文化原型代表了源远流长的关于爱情、亲情和人情的精神。

3.从“庄周梦蝶”的哲学思想中

演绎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种种体验与感悟。丰富的蝴蝶意象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诗学理念和个性的诗人笔下,构成新诗中色彩斑谰的诗

篇。

5.对唐诗宋词中几种常见意象的探析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诗人们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情感,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们赋予了比较固定的内涵,负载着特定的情感,作为经常要赏鉴古代诗词的高中学生,我们不可不知。

1. 菊花——坚贞高洁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为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人格的写照。

2. 梅花——傲霜斗雪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3. 松——刚直坚毅

松树也是傲霜斗雪的典范,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毅刚直,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4. 莲——表达爱情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5. 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6. 杜鹃鸟——凄楚哀伤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楚、哀伤的象征了。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7. 鹧鸪鸟——离愁别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8. 鸿雁——思乡怀亲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