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明月思乡”有关的诗句都有哪些1.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3.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4.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天地空旷而茫茫,思乡之情,切切难忘。 5.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6.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7.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8.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9.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10.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长安春望》 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2.十个关于月亮的诗句和思想感情咏月诗一般用于表达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 《一剪梅》) 17.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18.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 1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2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2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与明月有关思乡的诗句1、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 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3、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月夜 唐代: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5、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4.有关明月思乡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岳飞《登池州翠微亭诗》 明月随良椽,春潮夜夜深。——王昌龄《送郭司仓》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夜送赵纵》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铨期《古意》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子夜秋歌》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左思《杂诗》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白居易《长安正月十五》 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别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怨歌行》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曹丕《杂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七哀诗》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子夜歌》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李白《秋浦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鉴别校书叔云》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李冶《明月夜留别》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筠《菩萨蛮》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还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秦观《一丛花》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苏轼《洞仙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苏轼《虞美人》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明月好因缘,欲圆还未圆。——晏几道《菩萨蛮》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刘燕歌《太常引》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凌蒙初《拍案惊奇》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吴承恩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纳兰性德《临江仙》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白居易《夜筝》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贺《写情》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忆东山》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张先《青门引》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黄庭坚《水调歌头》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贺铸《伴云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5.关于月亮的诗句以及相关思想感情印象中古人的中秋诗词似乎总与月亮有关的,而月亮情结应该也是中国古文化中对中秋的一个直接体现了。 而说到明月,首先想到的总是李白的那一轮思乡之月,就是那首《静夜思》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老实说,这首诗的意境并不算高,但是千百年来的人们总是喜欢吟这首诗,究其原因,可能也就是因为它阐述了人们在中秋时节最原始的思乡情感,而且通俗易懂,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所以让人喜欢。据说,曾经有媒体通过投票的方式来选出中国古代的十首最著名的古诗,这一首《静夜思》便在其中,可见其魅力。 李白还有好几首关于明月的诗是非常有名的,比如那首《月下独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还有另一首《关山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两首诗都在孤独中写就,正因为孤独,所以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这种孤独也让许多远在异乡的人们心中有着很大的共鸣,所以也一向受人喜欢。 除了李白,张九龄的那首《望月怀远》也是很不错的一首中秋诗,尤其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让千载之下的人读来心为之动,真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王建有一首《十五夜望月》,在我觉来其水平也是蛮高的,绝不在李白之下,诗云: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 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唐诗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所以唐诗中有关中秋明月的诗中,真正是佳作不断,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写过这个主题的,可见中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杜甫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孟浩然的“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月下有怀》)等,都道出了几分惆怅或者思乡之情。 当然同是望月,有的人想的角度就不同,比如李商隐他想到的就是《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别人都是一出来就看见了好端端的一轮圆月,陆龟蒙却要《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而说到中秋与明月的词,就不能不说东坡的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的流传程度,可以用“脍炙人口”来形容了。胡仔《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这首词是东坡怀念弟****由时写的,这在序中有说。 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后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 同时,词里虽有出生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所以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的名作。 其他有关中秋的诗词实在是很多的,因为中秋与明月是属于天下人所共有,不拘限于一个地方或者一个时代,每个时代或者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共同拥有这轮明月与思念的。 正所谓“千里共婵娟”嘛。大家有兴趣可以多找些出来读的。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6."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相关诗句四种1.古人经常望月怀远,寄托对亲朋的思念,代表诗句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遥怨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2.表现时光易逝,怀古伤今: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3.表现自身的孤单冷清: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4.表现欢欣的心情和美好的年华: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 7.五首与明月有关的诗(完整)1、《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释义: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2、《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释义: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3、《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释义: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4、《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相似 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释义: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释义: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