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十月桂花的诗句

1.赞美十月桂花的好诗好文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译文

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

⑵“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

⑶“骚人”二句:取意于陈与义《清平乐·木犀》的“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之句意。“骚人”、“楚人”均指屈原。可煞:疑问词,犹可是。情思:情意。何事:为何。此二句意谓《离骚》多载花木名称而未及桂花。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写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

“情疏迹远只香留。”这种树多生于深山中,宋之问诗:“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李白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所以对人来说是迹远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却不因此而有所减少。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以为,浅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上片围绕“色”与“香”的矛盾展开形象化的议论,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对于“花”这个具体的审美对象来说,“色”属于外在美的范畴,“味”属于内在美的范畴,作者以为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足见作者对于内在美是很推崇的。

下片的“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紧承上一片的意思写的。梅花,虽然开在早春,开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丽,仪态万千。但是,面对着“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她却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虽然开在深秋,独放百花之后,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袭人,但面对着“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饰羞愧之容。于是,正值中秋八月开放的桂花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骚人”指的是屈原。屈原的《离骚》上多载草木名称,独独不见桂花。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咏桂》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就全篇来说,这首词的笔法是很巧妙的。全词自始至终都象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词中正面描写桂花的,只有开头两句。仅此两句便把桂花的颜色、光泽、性格、韵味都写尽了,为后面替桂花“鸣冤”、“正名”做好了铺垫。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朵,是因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内在美,十分欣赏桂花的色淡味香,体性温雅。所谓“何须浅碧深红色”,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无须浅碧深红;如果徒有“浅碧深红”便不能列为花中第一流。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让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实,作者的咏梅、咏菊之作是不少的,这两种花,论颜色,论风韵,确实不在桂花之下,她们的“妒”和“羞”恐怕还是因为她们没有桂花那样浓郁的芳香吧?最后,作者更直接谈及咏桂与情思的关系,她以非凡的艺术家的胆量和勇气指责屈原的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至此,作者既为桂花“正”了“名”,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实际上,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

2.赞美十月桂花的好诗好文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译文 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

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

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

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

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 ⑵“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

⑶“骚人”二句:取意于陈与义《清平乐·木犀》的“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之句意。“骚人”、“楚人”均指屈原。

可煞:疑问词,犹可是。情思:情意。

何事:为何。此二句意谓《离骚》多载花木名称而未及桂花。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

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写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

“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 “情疏迹远只香留。”

这种树多生于深山中,宋之问诗:“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李白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所以对人来说是迹远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却不因此而有所减少。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作者以为,浅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上片围绕“色”与“香”的矛盾展开形象化的议论,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

对于“花”这个具体的审美对象来说,“色”属于外在美的范畴,“味”属于内在美的范畴,作者以为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足见作者对于内在美是很推崇的。 下片的“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紧承上一片的意思写的。

梅花,虽然开在早春,开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丽,仪态万千。但是,面对着“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她却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虽然开在深秋,独放百花之后,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袭人,但面对着“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饰羞愧之容。

于是,正值中秋八月开放的桂花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骚人”指的是屈原。屈原的《离骚》上多载草木名称,独独不见桂花。

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咏桂》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就全篇来说,这首词的笔法是很巧妙的。全词自始至终都象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词中正面描写桂花的,只有开头两句。仅此两句便把桂花的颜色、光泽、性格、韵味都写尽了,为后面替桂花“鸣冤”、“正名”做好了铺垫。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朵,是因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内在美,十分欣赏桂花的色淡味香,体性温雅。所谓“何须浅碧深红色”,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无须浅碧深红;如果徒有“浅碧深红”便不能列为花中第一流。

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让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实,作者的咏梅、咏菊之作是不少的,这两种花,论颜色,论风韵,确实不在桂花之下,她们的“妒”和“羞”恐怕还是因为她们没有桂花那样浓郁的芳香吧?最后,作者更直接谈及咏桂与情思的关系,她以非凡的艺术家的胆量和勇气指责屈原的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

至此,作者既为桂花“正”了“名”,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实际上,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

3.关于10月的诗句

1. 金秋十月,碧空如洗,凉爽舒适。路边的野花随风摇摆,默默祝福着秋的收获。

2. 十月也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一朵朵黄色的桂花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让秋天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香气。

3. 十月的色彩很鲜艳,十月的阳光很灿烂,十月的生日很隆重,十月的日子很辉煌,很多果实都在十月成熟。

4.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收获金黄,收获火红,收获翠绿,收获希望……

5. 十月的天空,风已不在轻柔,阳光不再通透,如麻的细雨缱绻在发迹,寒意在心头。

6. 十月风凉,吹落一地枯黄, 带来一场又一场的的秋雨

7. 天空染上秋色,江水泛起惊蛰。

8. 谷雨时节种谷忙,点瓜种豆不停闲。老年朋友出勤早,劳动锻炼身体康。双手播种寄希望,勤劳汗水来浇灌。用心培育花开艳,美好愿望幸福炫。谷雨时节:祝老朋友身体棒,亲手种谷金秋享。

9. 秋之悠,是秋高气爽、落叶飞舞;秋之雅,是清风明月,海阔天空;秋之彩,是层林尽染、遍地金黄;秋之韵,是秋月融融,秋水盈盈。金秋十月,祝你开心!

10. 十月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

4.关于桂花的古诗大全

1、山云漠漠桂花湿。

2、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3、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4、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5、金谷园林知几家,竞栽桃李作春华。无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间种桂花。

6、桂树何曾不长枝,月轮却有不圆时。若教桂树只管长,拶拆月轮谁补伊。

7、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

8、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9、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1、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12、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13、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是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14、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15、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6、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17、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18、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19、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20、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21、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2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3、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2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5、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26、沛吾乘兮桂舟。

27、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28、奠桂酒兮椒浆。

29、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30、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王孙胡不归,岁晏雪霜冷。

31、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32、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33、桂树冰轮两不齐,桂圆不似月圆时。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34、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35、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36、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37、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38、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

39、雾密前山桂。

40、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41、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42、悠悠白云里,独住青山客。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

43、月午山空桂花落,华阳道士云衣薄。石坛香散步虚声,杉云清泠滴栖鹤。

44、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45、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阑干望双桨,农枝储待君。西泠荫歌舞,夜夜明月嗔。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尘。楚调秋更苦,寂寥无复闻。来吟绿业下,凉风吹练裾。

46、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47、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

5.有关桂花的诗句

忆江南 白居易 唐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春桂问答二首 (唐)王绩

问春桂:桃李正芳华,年光随处满。

何事独无忧?

春桂答:春花讵能久,风霜摇落时,

独秀君知否?

月宫春 (唐)毛文锡

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红芳金蕊绣重台,低倾玛瑙杯。 玉兔银蟾争守护,嫦娥姹女戏相偎。遥听均天九奏,玉皇亲看来。

庐山桂 (唐)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亥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颖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鸟 鸣 涧 王 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赠元素 宋 苏 轼

月缺霜浓细蕊干,些花元属玉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诫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遗孤芳老涧边。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

清·洪升《长生殿·惊变》

6.关于桂花的诗句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雾密前山桂. 3.山云漠漠桂花湿 . 4.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5.奠桂酒兮椒浆. 6. 沛吾乘兮桂舟. 7.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8.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9.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10.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1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2、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 13、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14、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 15、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16、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 17、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18、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 19、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20、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7.怎么写一首描写“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古诗

1、《一剪梅》

宋代: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2、《清风满桂楼(丹桂)》

宋代:曹勋

凉飙霁雨。万叶吟秋,团团翠深红聚。芳桂月中来,应是染、仙禽顶砂匀注。晴光助绛色,更都润、丹霄风露。连朝看、枝间粟粟,巧裁霞缕。

烟姿照琼宇。上苑移时,根连海山佳处。回看碧岩边,薇露过,残黄韵低尘污。诗人谩自许。道曾向、蟾宫折取。斜枝戴,惟称瑶池伴侣。

3、《西江月(赋丹桂)》

宋代:辛弃疾

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西真人醉忆仙家。飞佩丹霞羽化。

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风露先加。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

4、《绿头鸭·咏月》

宋代:晁端礼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

5、《思佳客·闰中秋》

宋代:吴文英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8.描写桂花诗句大全

1.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3. 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4.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 梦回两小无猜时,一笑红颜耳畔轻。

9.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10.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11. 得呈比目何辞死,原作鸳鸯不羡仙。

12. 情到浓时人自醉,爱到深处心不悔。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