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社日的诗句【杂歌谣辞·吴楚歌(一曰燕美人歌)】张籍 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 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社日两篇】杜甫 九农成德业,百祀发光辉。 报效神如在,馨香旧不违。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 尚想东方朔,诙谐割肉归。 陈平亦分肉,太史竟论功。 今日江南老,他时渭北童。 欢娱看绝塞,涕泪落秋风。 鸳鹭回金阙,谁怜病峡中。 【燕子来舟中作】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常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可怜处处巢君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落水益沾巾。 【秋日东郊作】皇甫冉 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 庐岳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书来。 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浅薄将何称献纳,临岐终日自迟回。 【社日关路作】白居易 晚景函关路,凉风社日天。 青岩新有燕,红树欲无蝉。 愁立驿楼上,厌行官堠前。 萧条秋兴苦,渐近二毛年。 【嘉兴社日】刘言史 消渴天涯寄病身,临邛知我是何人。 今年社日分馀肉,不值陈平又不均。 【郊行逢社日】殷尧藩 酒熟送迎便,村村庆有年。 妻孥亲稼穑,老稚效渔畋。 红树青林外,黄芦白鸟边。 稔看风景美,宁不羡归田。 【社日村居(一作王驾诗)】张演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阱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独坐-全宋诗-范成大 海棠雨后沁胭脂,杨柳风前捻绿丝。 香篆结云深院静,去年今日燕来时。 社日风雨病酒-全宋诗-方回 匆匆社燕时,此况岂前知。 道左家书断,春蒸客舍卑。 醉成难治病,闷赋不工诗。 块卧听风雨,吾儿亦见思。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鼓-全宋诗-方岳 冬冬枌榆社,坎坎桑竹野。 初非有均度,意欲薄豳雅。 侯家按新声,视此宁勿赭。 且从群儿嬉,吾耒已可把。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酒-全宋诗-方岳 春风泼醅瓮,夜雨鸣糟床。 相呼荐蠲洁,洗盏方敢尝。 不辞酩酊红,所愿{左禾右罢}稏黄。 家家饭牛肥,岁岁浮蛆香。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日雨-全宋诗-方岳 今兹淫春霖,曾不避甲子。 荷锄做秧田,岁欠三寸水。 社戊占丰登,不以此故已。 径起觳觫公,鸣蓑共于耜。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牲-全宋诗-方岳 年登敛牲钱,日吉视牢荚。 烹庖香满村,未觉膰脤窄。 馂余裹青蒻,篱落笑言哑。 咄哉陈孺子,乃有天下责。 社日-全宋诗-方岳 燕子今年掯社来,翠瓶犹有去年梅。 丁宁莫管杏花俗,付与春风一道开。 社日饮乌衣园-全宋诗-黎廷瑞 夜夜桃花雨,年年燕子春。 同倾社日酒,还忆故园人。 孤塔苍烟迥,空堂翠草新。 醉归还自笑,吾亦素衣尘。 ………… 2.萧鼓追随春社近是谁的诗句陆游 游山西村 (“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出处) 莫笑农家腊酒浑1,丰年留客足鸡豚2。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3,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4,拄杖无时夜扣门5。 注释 1. 腊酒:头一年腊月所酿的酒。 2. 豚:小猪。 3. 春社:古代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在这天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 4. 闲乘月:闲暇时乘着月色前来。 5. 无时:随时。 评论 1. 王半山"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秦少游"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所祖也。陆放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乃又变作对句耳。(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三)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景象前人也描摹过,例如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柳宗元《袁家渴记》"舟行若穷,忽又无际";卢伦《送吉中孚归楚州》"暗入无路山,心知有花处";耿湋《仙山行》"花落寻无径,鸡鸣知有村";周晖《清波杂志》卷中载强彦文诗:"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还有前面选的王安石《江上》。不过要到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胜义"。(钱钟书《宋诗选注》) 3.古诗“社日”的诗句意思王驾,字大用,河中人。大顺元年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自号守素先生。王驾是晚唐诗人,他的诗名远远不及同时期的李商隐、杜牧等,诗作似乎也不多见于各类的典籍,然而他的这首《社日》,却以其淳朴敦厚的诗风,在浩瀚的唐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唱出了那属于他自己的歌声。 所谓“社日”,是古时候人们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民俗中有春秋两祭,称为春社和秋社。从诗的内容上看,我们不难发现,王驾的《社日》显然写的是春社。 诗的起笔两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从村居风光着墨,“稻粱肥”叙写的是庄稼的长势,一个“肥”字,跃然纸上的是丰收的景象,而孕育其中的则是农人的喜悦。一片风景何尝不是一种心景,诗人以“肥”字统摄全诗,笔触也渐渐由村外的靓丽风光移至村内,“豚栅鸡栖”,说通俗一点,就是猪归圈,鸡回巢。诗人信手拈来,借这农村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生活场景,以六畜的兴旺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气氛。在这里,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山野的自然景观,还仿佛可以嗅到裹杂着的泥土气息,听到那久违的鸡鸣犬吠。见猪见鸡,而唯不见人。农人家家“半掩扉”,“半掩”可见民风的淳厚,很有点“夜不闭户”的太平安宁之气。然而,人又去哪儿了呢?这样又构成了一种悬念,极为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诗人并没有将笔墨集中于“社日”表演的热闹场面,而是把“聚焦点”集中于“社散”之时。桑树、柘树的影子斜斜的,长长的,既是夕阳余辉的照射,又是农人心境的体味,“桑柘”还暗示出了山野蚕业的火红,可见诗人用语的艺术匠心。“家家扶得醉人归”,结句造语奇峰突起,更是神来之笔,可谓全诗的精髓之所在,大有点铁成金的妙用。正因为有了这“醉”,前文的“肥”,也就落到了实处。因“肥”而“醉”,又因“醉”而映衬了“肥”,“肥”的是庄稼,“醉”的是农人的心呀。同时,“醉”还扣住了“社日”的正题,衬托出社日的盛况。 诗人未有一字正面写社日,却通过一些极富有农村生活情调的画面勾勒,诸如“稻粱肥”、“醉人归”和“豚栅”、“鸡栖”,烘托出山村节日的欢乐,反映的却是农人辛勤劳动带来的富裕生活。 全诗朴实、真切,无一丝刻意雕琢之痕迹,犹如一幅淳朴而又情趣盎然的乡村风俗画。它不同于近乎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田园生活。可以说,它是晚唐诗中的别具一格之作。 4.江城子·癸酉春社的诗词原文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 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 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 踏青时,懒追随。 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 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5.“箫鼓追随春社近”是谁的诗句“箫鼓追随春社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全诗如下:游山西村朝代:宋代作者:陆游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6.描写淳朴的诗句游山西村 陆游 南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编辑本段]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的酒都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