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征明行书七律诗轴的作品信息文徵明行书七律诗轴,纸本,纵122厘米,横59.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件为《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之三,作品在笔风上突出了重用笔结体,具有风格秀劲婉丽的特色。 释文:扇开青雉两相宜, 玉斧分行虎旅随。 紫气氤氲浮象魏, 彤光缥缈上罘罳。 幸依日月瞻龙衮, 偶际风云集凤池。 零落江湖俦侣散, 白头心事许谁知? 徵明。 2.明文徵明行书梅花诗卷的作品介绍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梅花诗》卷是文徵明遗留下来的较为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此卷为行书,纵47.2厘米,横470厘米,共13行,每行五字。内容为文徵明自己所创作的《梅花诗》七律三首。作者署“壬子款”,为嘉靖三十一年,此时文徵明83岁。卷后钤“文徵明印”白文方印、“衡山”朱文方印,引首印钤“傍云”圆朱文。 3.明文徵明行书梅花诗卷的书法赏析文徵明行书《梅花诗》卷,该诗卷为一般行书手稿,写得清新俊逸。 文徵明在书法艺术上成就最高的是小楷,所以这幅《梅花诗》卷仍带有很浓的小楷笔意。此卷行书熔晋、唐大家于一炉,而又不同于他们那种笔意连绵、体势险绝、极度夸张之作。 在文徵明的笔下,明显洋溢着他自己那种恬淡平和的风神气息。此卷运笔悠然老到,意气平和,牵来曳往,应规入矩,精谨而纯熟。 全卷虽无纵横捭阖之势,但由于书家具有很强的驾驭中锋用笔的能力,故而整体笔势圆融婉转、飞动轻灵、开合有度、收放适宜。其笔墨流畅而不飘浮,点画纤细处而不显弱,骨气深沉,血肉丰润。 偶作牵连萦带之笔,亦无拖沓之嫌。文徵明此诗卷的结字似欹反正,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方圆肥瘦,疏密长短,各具姿态,随心所欲又不逾规矩。 在用笔上,此卷以中锋为主,笔画起止有断有连、有虚有实,清爽利索,虽然变化多端,然而最终能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其章法疏空简阔,用墨浓淡相间,造成了黑白平衡的视觉效果。 总之,此卷书法用笔虚和而骨力内蕴,用墨浓淡不拘而神韵反出,章法疏空而气势流宕。这也是文徵明行书的主要特征,反映了士大夫文人崇尚自然的率真情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