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首宋词,一句是:卷起千堆雪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 轼 这 首 《 念 奴 娇 》 , 无 疑 是 宋 词 中 有 数 之 作 。 立 足 点 如 此 之 高 , 写 历 史 人 物又 如 此 精 妙 , 不 但 词 坛 罕 见 , 在 中 国 也 是 不 可 多 得 的 。 2.带雪的唐诗宋词解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解】: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韵译】: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 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 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 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 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 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 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 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 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 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评析】: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 上一首 目 录 下一首 □ 选辑:蘅塘退士 翻译、评析:刘建勋 -------------------------------------------------------------------------------- 本书由“书酷网络”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 3.南宋最后一个词人是谁南宋最后一个词人是(张炎)。 扩展资料: 张炎(1248~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生于南宋淳祐八年(1248)。祖籍秦州成纪(今天水市麦积区渭南镇张石村),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出身贵族世家,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祖父张濡为南宋将军,领兵驻守建康通往临安的要隘独松关(今浙江安吉县东南),拱卫京师。父张枢,精音律,“西湖吟社”重要成员,与周密为结社词友,著有《寄闲词》。张炎前半生生活优裕,富贵无忧。 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十一月,元军迫近独松关,张濡率兵北上阻击元军,与元军骑兵交战,兵败被杀。南宋德祐二年,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兵攻陷,张家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生活潦倒。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覆灭后,张炎隐居浙东西之间,落魄纵游。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被元世祖忽必烈召至大都(今北京),缮写金泥字藏经。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不仕南归。自元至元二十八年至元延祐二年(1315年),张炎漫游吴、越之间,四处漂泊,凭吊山川风物、哀感国运家世。晚年归隐杭州,靠在四明书肆卖卜维持生计,落魄而终。 张炎怀抱空狂,恃才傲物,热衷于词学研究,是宋词的最后一位重要作者。著有《词源》,为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提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一说,主张“清空”、“骚雅”,在历代词论中占有一席之地。有词集《山中白云词》传世,存词约300首。主要代表作品有《南浦》《高阳台》、《月下笛》、《解连环》、《甘州》等。张炎词作多写身世盛衰之感,擅长咏物,刻划精微,寄情深远,格调婉丽清疏,凄怆缠绵,因赋春水、咏孤雁绝妙而被人称作“张春水”、“张孤雁”。张炎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 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