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国人能理解唐诗的美吗他们做不到,永远都做不到,除非在中国长大,受中国教育,并且热爱古代文化,能读懂文言。因为他们不理解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背景差异,其次才是语言差异。 一般的西方人最多做到表面理解,这时候就需要有同时精通中英文和中外文化的人做翻译,把古诗翻译成他们能理解的状态就行了,再配合一些背景介绍或者纪录片什么的。 其实不要说西方人,就是中国人,真正理解中国古诗的也没有几个,什么教授学者,沽名钓誉的多,真材实料的少。而且去百度上搜搜,学生们,青年人,都在问这句古诗怎么翻译,那个语文作业怎么做,因为真正的中式教育已经没有了,现在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都一个样。 其实,在这个已经没有人能写出古诗的年代,没有文化熏陶的年代,已经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古诗了。 2.外国人能理解我国的诗词吗朝、韩、日、越南,能。 欧美,至少现在、短时间内,不能。参看意象派主将庞德对汉诗的理解、仿作就可以知道了。庞德作为对汉诗研究非常深入的一个西方人,其对汉诗的理解仍然漏洞百出、离奇走样,其他人可想而知,而庞德以后近百年以来,西方对汉诗的研究并没有质的进步。 外国人能够理解昆剧京剧,是因为肢体语言、眼神是人类共通的交流符号,但文字不是。 顺便,我不认为中国人能理解外国的现在诗的全部、大部。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对西方的文体界限、文体特质连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 3.外国人学唐诗的事这里有现成的例子—— 韩愈的《山石》一诗中“僧言古壁佛画好, / 以火照来所见稀”二句被维特·宾纳翻译成: And he brought a light and showed me , and I called them wonderful .(他拿灯来照给我看, 我赞叹称奇。) /showthread.php?t=902 /s?ie=gb2312&bs=%D0%A1%CB%B5&sr=&z=&cl=3&f=8&wd=%C5%D3%B5%C2%D2%EB%CC%C6% 4.懂中文的外国人能领略诗词之美么知乎用户 怀溟投池,何须明蓬雉啼日;居安思危,必…18 人赞同本来昨天晚上想回复的,但是呢,在床上就懒得起来了。 谈这个问题之前我给楼主介绍一个人,他叫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 中文名字叫高本汉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 瑞典, 1889—1978),歌德堡大学教授、校长,远东考古博物馆馆长。高本汉是瑞典最有影响的汉学家,瑞典汉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建立,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一生著述达百部之多,研究范围包括汉语音韵学、方言学、词典学、文献学、考古学、文学、艺术和宗教。他在中国历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欧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探讨古今汉语语音和汉字的演变,创见颇多。 题主看到这个介绍有没有震惊?没错,外国人,但是成就实在中国的音韵、方言这些小学T^T震惊了吧,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 1957年音韵学家赵荫棠说过这样一段话: 等韵图的编制,至劳乃宣已走到穷途;宋元等韵的解释,至黄季刚亦陷入绝境。设若没有新的血液灌输进来,恐怕我们中国的音韵学永永远远停留在株守和妄作的阶段里。 幸而我们借着创制注音符号与国语罗马字的机会,激起来新的趣味,于是近代语音学的知识和比较语言学的方法,以及国际音标的好工具,都从美欧介绍到我们中国。这种介绍,自然对于中国音韵全体都有大的帮助,而等韵学的研究亦因此而开辟新的纪元。 在音韵学的新运动之下,有新的贡献的,是赵元任,钱玄同,林语堂,李方桂,黎劭西,刘半农,高承元,魏建功,罗莘田诸位先生。他们或介绍,或发明,或补苴,共成音韵学的新园地。 所以我们现在叙述起来,很难确定他们各人学说的来源和相互的影响的脉络。但是,我们从何处叙起呢?我们现在只能以高本汉(B.Karlgren)所研究中国音韵学的结果为起点,然后叙述国内各家之补充与修正。 再来看看这个评价:胡适在与汉学家钢和泰交往中改变了原来认为汉学家治学“成效殊微”的看法,而是直接向钢氏求教于梵文。而他对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评价更说明西方近代汉学对中国学术的影响,高本汉以治音韵学而著称,胡适说:“近年一位瑞典学者珂罗倔伦(即高本汉)费了几年工夫研究《切韵》,把二百六十部的古音弄的清清楚楚。 林语堂先生说:‘珂先生是《切韵》专家,对中国音韵学的贡献发明,比中外过去的任何音韵学家还重要。’珂先生成绩何以能这样大呢?他有西洋音韵学原理作工具,又很充分地运用方言的材料,用广东方言作底子,用日本的汉音吴音作参证,所以他几年的成绩便可以推倒顾炎武以来三百年的中国学者的纸上功夫。” 鉴于西方汉学的这一成就,他号召青年人要掌握新的研究方法,那时再来重新整理国故,便可“一拳打倒顾亭林,两脚踢翻钱竹江”。了不得吧!题主看到这,想必也对高本汉佩服起来,但是题主肯定会问,这和我问的问题有什么关系,那么重头戏来了,题主知道诗经么?号称万诗之首的诗经?高本汉曾经写过一本令人叹为观止的东西就是这本东西,我们来看看评价啊《高本汉诗经注释(上下)》,本书以音韵学的方法来注释诗经,较众多的解诗著作更为科学、有逻辑性。 作者将历来存在的有争端的诗句一一罗列,以音读的方式来辨其正伪,颇具说服力。题主注意啊,这是外国人啊,只是来中国求学的啊,人家写了一本注释,结果在诗经音韵学解释方面独树一帜而且是卓有成效,你信吗?答主我当年看到这里也不信啊T^T当然说到这里题主可能还有疑问,我就再给来一位 外国人名字叫Robert Hans van Gulik 中文名叫高罗佩。 题主自己百度一下吧我就摘一段描述在这里高罗佩还是一位寥若晨星的语言大师和杰出的中国近体诗诗人。他学习语言文字有着非凡的天赋和惊人的毅力,除该国语言荷兰文外,他还精通英文、中文、日文、梵文、藏文,德文、法文、印尼文、马来文、拉丁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古希腊文和阿拉伯文等15种外国语言文字。 作为一个西方人,他不但能用白话文和文言文写出漂亮的文章,还擅长用中文写作律诗、绝句等近体诗词。问题这不是说说啊,人家娶了张之洞的外孙女,题主你造吗!据说当年就是用诗词泡的中国妹子T^T对了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本叫《狄公案》的公案小说,没错,他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