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引用古诗或名言的作文开头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困难与阻挠才能够成功。自从经历了那件事后,我一下子懂得了这个道理。 (下面就是写那件事)2、“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歌家喻户晓,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体会过呢?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为母亲过一个节日吧!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间,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所成就啊。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我们的生活中,做每一件事,都只有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5、“友情是我们生活的照明灯。” 自从看过了《夏洛的网》这本书后,我真的觉得友情无价,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啊。 2.诗词结尾有几种形式再说结尾,古人把好的诗词结尾叫“豹尾”。 尾联上下句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七种形式:一是问答式,如杜牧的《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二是对仗式,如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是递进式,如李商隐的《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 万重。”四是承述式,如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极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五是连续式,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 踏落花。”六是对比式,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我情。” 七是设问式,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诗词中结尾的方式有几种从技术、技巧的层面讲,结尾的方式一般有三种:(1) 以“理”结即用议论作结。 议论往往流于说教,不易打动人。这就要求前面的铺垫、蓄势要好。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该诗前两句写景,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蕴蓄深远,余韵无穷。 登高望远,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 限进取与探索精神。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美和哲理的 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2) 以“情”结即以抒情感慨作结。 一般是由景及情、触景生情,或是一种情感的深化。 例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深深。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芜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该诗前半部写景,后半部论事。首句设问扣题,第二句紧承首句自作回答,颔联继续描述周围景象,承接首联。 颈联一转写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叙 事,此章法为转。尾联首句“出师未捷身先死”,是承上启下过渡句,尾句 “长使英雄泪满襟”,收束全篇,余味悠长。 (3) 以“景”结即以景物描写作结,把诗人的情感、情绪及议论观点,融入景物之中。这种结的方式比较多用,结得好就别有韵致。 例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他诸如李白的“惟见长江天际流”,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等,都是以景作结。 4.唐诗中的送别诗论文该怎么样结尾呢诗词小筑为您解答: 结尾应照应开头,点明题意,略带点一下论点。您没有说出你的论文写了什么内容实在很难回答。 如果你主要论述的是送别诗中的不同风格,你可以引用诗句以排比句的句式来结尾。例如: 送别诗是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自选你论文中的一句诗,例如引用李白《赠汪伦》的诗句);送别诗是同僚之间的互勉互助,(自选诗句);送别诗是情人之间的缠绵悱恻,(自选诗句)等等……送别诗纵有风情万种,终究离不开一个情字,有情才能寓情于景,有情才能触景生情,有情才能写出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