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像文韬武略词语文武双全 [wén wǔ shuāng quán] 基本释义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 处 《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文韬武略 [wén tāo wǔ lüè] 基本释义 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谋略。 褒义 出 处 明·施耐庵《水浒》:“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例 句 当晚,董宣召见水丘岑,在书房里详谈,果然不错,~都还说得过去。 2.形容男人有才华的诗句1、《春日忆李白》唐·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译文: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2、《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3、《和董传留别》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e69da5e6ba907a6431333431343062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4、《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译文:当年有位洒脱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称谪仙。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从此李白之名震动京师,以前的困顿失意自此一并扫除,并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必将万古流传。 5、《论诗》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3.“文韬武略”一词的意思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文韬武略”是个形容词,因此习惯说“ X X文韬武略”,其实这种说法是 错误的。 看例句: 越王勾践,“春秋五霸”的最后一位出场 者,在历史上以“卧薪尝胆”美名激励了无 数人的斗志,成为复仇者的典范……而从我 个人情感角度,我极其讨厌他,勾践更像是 一个冷酷坚忍的复仇者,而非文韬武略的强 国英雄。 事实上,“文韬武略”是个名词。 韬:《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部分;略:《三略》,古代兵书,凡 三卷。“文韬武略”是用来比喻用兵的谋略。 如:“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理解了成语的含义后,就可以知道这是 一个并列关系的名词性词组,名词怎么能修饰名词呢?例句应改为“……而且具有文韬 武略的强国英雄”。 “文韬”与“武略”均比喻军事谋略、带 兵打仗的本领,不能望文生义,将“文韬武 略”与“文武双全”相混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