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景色的诗句加翻译

1.描写风景的古诗翻译

描写景色的古诗

1、《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6、《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0、《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1、《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3、《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5、《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7、《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8、《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9、《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20、《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2.描写江南景色的古诗并翻译

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美江南的诗句。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这样美好的景色,怎么能让我不回忆江南呢?

【其他翻译可百度百科查询】

知江南

(一)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二)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晚唐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江南的美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后人也多有赞美江南的诗词,如韦庄这样写他对江南的感受: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女词人皇甫松则从女性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江南: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江南究竟有多好?

有个故事可以说明:南北朝时,陈伯之叛梁北逃,他的好友丘迟竟以书信相劝,信中写到,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这句话引发了陈伯之的思乡之情,终于回梁。

3.描写美景的诗句和诗句的解释

山园小梅 (北宋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

4.描写风景的诗句 加作者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诗中冬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诗中山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

不喂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破阵子》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5.形容景色优美的诗句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玉盘。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月落乌啼霜满天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6.描写景物的古诗并加注释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释义; 绿树的树阴是那么浓郁,夏季的白天又是那么悠长;层叠的楼阁亭台,把自己的倒影映入了清澈的池塘。一阵微风悄悄地吹过,水晶帘儿轻轻地晃动,满架繁花似锦的蔷薇,使院子里弥漫着淡淡的幽香。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解】:1、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2、白门:指今江苏南京市。

3、云罗:云片如罗纹。

【韵译】:

新春,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床;

幽会的白门冷落了,我心中惘然。

隔着雨丝凝视红楼,我倍觉冷寂;

珠箔般雨滴飘打灯笼,独自归返。

你在远路,到春晚应更悲凄伤感?

只有残宵能梦中聚首,依稀空泛。

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

我寄希望于万里云中,那只孤雁。

【评析】:这首诗是借助飘洒迷?的春雨,抒发怅念远方恋人的情绪。开头先点明时令,再写旧地重寻之凄怆,继而写隔雨望楼,寻访落空之迷茫,终而只有相思相梦,缄札寄情。一步紧逼一步,怅念之情恰似雨丝不绝如缕。诗的意境、感情、色调、气氛都是十分清晰明丽,优美动人。“红楼隔雨”与“珠箔飘灯”二句,简直是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

7.写春天的诗句及翻译

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很多,现收集了27首关于春天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

其全文诗句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二、《白鹿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白贞。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三、《春望》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四、《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句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多好的春雨啊,好像知道时节变化,到了春天,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

野外的小路上空乌云一片漆黑,只有江面小船还亮着一盏孤灯。清晨观赏细雨湿润的处处春花,朵朵沉甸甸地开遍美丽的成都。

五、《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其全文诗句如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六、《清平调·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看到彩云想起她的衣裳,看到花儿想起她的面容,春风吹拂着栏杆露珠闪艳浓。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也会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七、《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都取下了旧春联换上新春联。

八、《绝句》(其一)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

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

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九、《春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其全文诗句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十、《登科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

其全文诗句如下: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十一、《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诗句如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掩映于绿杨浓荫下的白沙堤。 十二、《忆江南》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

其全文诗句如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中的滚。

8.有关风景的诗句 并加赏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这是古代送别诗中的名作。前二句起兴,于清晨景物中特拈出"青青柳色",这是自《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来,文学作品表现惜别之情时常用的意象。以下两句将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劝酒"这一举动之中。"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二言那里人迹稀少;三言你我朋友自此一别,则知己难求。如此,则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对朋友的关切,尽蕴于杯中矣。所谓"惜别意悠长不露",情真意切而不说破也。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9.描写景色的诗句

描写夜幕降临的句子,描写秋季景色的句子

夜幕:1.今天的夜,风凉丝丝的,就连月亮,似乎带者忧愁,传染着世人.无心睡眠的我,躺在床上,眼角闪烁着泪光,轻轻的啜泣生,就连家里的小猫也为之所动,识趣的长长叫了一声,好悠长!

2.夜,静静的,月光照在大地上,仿佛是一层轻纱,又仿佛是一层浓霜。静夜是美好的,但从中也透露出一点点凄凉,让人不禁感到丝丝的感伤。

秋季: 1.秋雨往往是飘落着的,细细的,密密的。风夹杂着雨,雨跟随着风,飘零着。雨轻轻地洗刷着大地上的一切,地面被洗得油亮,树叶上不断地渗出颗粒饱满的雨滴。到了黄昏时,风和雨都放慢了节奏。太阳又从云层里爬出来,将她的余辉送给大地。黄叶在柔和的阳光的映射下,透露出淡淡的微红,就像害羞的少女那美丽的脸颊。

2. 秋风飘过的地方,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很好听,风大时,黄叶就会挣脱树的束缚,随着风一起翩翩起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风的伴奏下,载歌载舞。此时,恰好有三两个人从飘落着的黄叶中走过,这不是绝美的画面吗?可又是那样的转瞬即逝,尤如昙花一现。让我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便消失了。

3.秋风与秋雨可能是这世上最完美的一对搭档。秋风吹着秋雨,秋雨伴着秋风。它们能让世上的一切反射出晶莹的光泽,反射出秋的高雅。也许它们能修剪出一幅美丽的秋的图画,看着它们的身影,我忍不住感慨到:秋风吹吹,秋雨飞飞;秋风爽爽,秋雨凉凉。

秋天的风,秋天的雨,秋天的叶。它们任何一着都不能独自显示出美丽。它们表达出的,是一种整体的美,一种和谐的美。没有风,雨不会飞,叶不会舞;没有雨,风不会湿润,叶不会害羞;没有叶,风显得单调,雨显得乏味。只有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才会构成一幅美丽的画,一首精美的诗--秋。

4.稻田旁边的那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现在也换上了黄色,几棵红枫似乎耐不住寂寞也赶来凑热闹,把一树火红献给了秋,远望去,就如金毯上跳动着的红衣少女。

5. 在深秋,一切都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暖和却不炎热,有时还吹来一阵风与它们玩乐,花在自信的绽放,草和树则在闪烁着绿,一切都是生机盎然的。这不正是别致的秋?那亮丽的绿把植物园变成了路色海洋,那鲜艳的花和不知名的野果则到处点缀着,湖里、草丛里、草坪中、树上,满是的。不光点缀,有时还在一起欢快的笑着。一团一团,魅力四射。在走走看看,又发现了那一株株竹子在耸立着。他们总不孤独,因为他们是群居着的,还是一大伙一起住着。那茂密的竹林似乎叶子太多了,竹子都往外弯。远处看,像一朵绿色的大花。有这样的美景,干啥还指望金秋呢?

6.秋不仅是愁,还有其独特的美,似一幅水墨画,充满了诗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人们看到的是悠闲安逸的田园风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通过动与静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欣赏到了一幅秀美的画卷。

秋有时是白色的,是那种不带有一丝纤尘的纯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令人将秋幻想成从水墨古画中走出来的白衣女子,带着淡淡的愁,不娇不艳,却是冰肌玉骨,清新出尘,一颦一笑都动人心魄。这种感觉,惟属秋天。

秋是火红的,充满了热情,但这种热情不是直白的,是包藏着含蓄的。“最是秋风捎音至,漫山枫叶遍地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是金黄色的,不只是落日黄昏,枯藤老树,也不像人们所想的那般刻薄无情和娇柔脆弱,而是金色的成熟与丰收的吟唱。春华秋实,颗粒满仓。如果说春天播下了希望,那么秋天就把希望变成了金黄丰硕的果产,可谓相得益彰,更上一层楼。

秋天又是快乐的,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景色,心境是不同的。刘禹锡发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吟唱,读来令人情绪高昂。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