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中学必背古诗词名句

1.高中必背古诗句

古诗部分 离骚(节选) 长歌行 孔雀东南飞 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归园田居 山居秋暝 梦游天姥吟留别 越中览古 蜀道难 将进酒 登高 蜀相 兵车行 客至 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其三) 阁夜 登岳阳楼 渔翁 琵琶行(并序) 华清宫 锦瑟 书愤 临安春雨初霁 过洞庭湖赠张丞相 春夜洛城闻笛 秋思 长恨歌 古词部分 菩萨蛮 虞美人 浪淘沙 雨霖铃 桂枝香 江城子 鹊桥仙 苏幕遮 一剪梅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满江红 御街行 清平乐 永遇乐 西江月 丑奴儿 破阵子 青玉案 醉花阴 相见欢 浣溪沙。

2.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的名句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炫彩jie贝儿

初中必背古诗文50篇1、关 雎(诗经 · 周南) 【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理解】雎鸠儿啾啾地对唱,在那河中的小洲上。美丽善良的姑娘,哥哥想和她配成双。长长短短鲜荇菜,这边那边来捞它。美丽善良的姑娘,睡梦里都追求她。追求她呀追不上,睡梦里都把她想。想她呀,想她呀,翻来复去不能忘。长长短短的荇菜,这边那边来采它。美丽善良的姑娘,弹着琴瑟来亲近她。长长短短的荇菜,这边那边来拣它。美丽善良的姑娘,敲着钟鼓来欢迎她。 2、蒹葭(诗经 · 秦风)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理解】深秋的芦苇啊莽苍苍,清晨的白露啊变成霜。我心中日夜思念的人啊,她正在隔水的另一方。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啊阻碍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仿佛她又在那水中央。深秋的芦苇一片片啊,清晨的白露啊没晒干。我心中日夜思念的人啊,她正在隔水的那一边。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啊阻碍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仿佛她又在那沙洲间。深

3.中学生必备古诗50首

求中学生必备古诗词,要带古诗的

悬赏分:50 - 解决时间:2008-9-19 13:11

高分悬赏

有费心的麻烦说下,谢谢

要50首全部的古诗

带文

问题补充:关雎

蒹葭

观沧海

饮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迁龙标遥有此寄

行路难

望岳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赚

观刈麦

钱塘湖春行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无题

相见欢

渔家傲

浣溪沙

登飞来峰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破阵子

过零丁洋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己亥杂诗

陌上桑

龟虽寿

归园田居

木兰辞

望洞庭赠鸡毛蒜皮丞相

渡荆门送别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黄鹤楼

题破山寺后禅院

厅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秋词

忆江南

浣溪沙

醉花阴

别云间

论诗

4.中学生必背古诗50首

学而时习之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名言。“罔”,迷惘。

“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

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

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名言。

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名言。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

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

敬鬼神而远之孔子名言。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名言。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

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名言。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

“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

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名言。

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名言。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

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

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名言。

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

《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

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名言。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

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君子有终身。

5.初中语文必背古诗名句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扬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望 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 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春 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西江月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饮 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观 刈 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赤 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渔 家 傲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浣 溪 沙北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

6.中学生必备古诗34首

初中生必背34首古诗 1.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2.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4.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妹。”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5.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 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8. 饮酒(结庐在人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 饮酒(结庐在人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9.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8. 饮酒(结庐在人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 饮酒(结庐在人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9.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8. 饮酒(结庐在人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

7.中学生必背古诗40首

诗经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汉乐府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曹操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中学生必背古诗50首

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罔”,迷惘。

“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

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

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名言。

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名言。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

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

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名言。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名言。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

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

“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

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名言。

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名言。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

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

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名言。

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

《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

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

小人心思常为物。

9.初中必背的50首古诗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观沧海 曹操 三国

4、饮酒 陶渊明 东晋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

6、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

7、使至塞上 王维 唐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9、行路难 <; 同上>

10、望岳 杜甫 唐

11、春望 <;同上>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同上>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

16、观刈麦 白居易 唐

17、钱塘湖春行 <;同上>

18、雁门太守行 李贺 唐

19、赤壁 杜牧 唐

20、泊秦淮 <;同上>

21、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22、无题 <;同上>

23、相见欢 李煜 隋

24、渔家傲 范仲淹 宋

25、浣溪沙 晏殊 宋

26、登飞来峰 王安石 宋

27、江城子,密州出猎 范仲淹 宋

28、水调歌头 苏轼 宋

29、游山西村 陆游 唐

30、破阵子 辛弃疾 南宋

31、过零丁洋 文天祥 元

32、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

33、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元

34、已亥杂诗 龚自珍 清

35、《论语》六则 春秋

36、鱼我所欲也 庄子 战国

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庄子 战国

38、曹刿论战 战国策 战国

39、邹忌讽齐王纳谏 <;同上>

40、出师表 诸葛亮 三国

41、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

42、三峡 郦道元 北魏

43、马说 韩愈 唐

44、陋室铭 刘禹锡 唐

45、小石潭记 柳宗元 宋

46、岳阳楼记 范仲淹 宋

47、醉翁亭记 欧阳修 宋

48、爱莲说 周敦颐 宋

49、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宋

50、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明

10.初中必备诗词

孔子语录 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桃花源记 三峡 杂说(四) 陋室铭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关雎 蒹葭 观沧海 饮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行路难 望岳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观刈麦 钱塘湖春行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无题 相见欢 渔家傲 浣溪沙 登飞来峰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游山西村 破阵子 过零丁洋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己亥杂诗名句如下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8.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8.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0.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3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5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6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65.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66.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6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70.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7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78.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8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8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8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5.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8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8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8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9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9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9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9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9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0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03.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10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105.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10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0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10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1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8.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2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2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2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2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0.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31.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1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35.衔远山,吞长江。 1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3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8.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

13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4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4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43.言必信,行必果。 144.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14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46.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47.玉不琢,不。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