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漠字的诗句

1.带"漠"字的古诗,最好以"漠"字开头

赠内 白居易

漠漠暗苔新雨地,微微凉露欲秋天。

莫对月明思往事,损君颜色减君年。

惜落花赠崔二十四 白居易

漠漠纷纷不奈何,狂风急雨两相和。

晚来怅望君知否?枝上稀疏地上多。

微雨夜行 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滚滚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茬小银钩。

衣垣 李得

漠漠复霏霏,为君垣上衣。

昭阳辇下草,庆笑此生非。

腌蔼青春去,苍茫白露稀。

犹胜萍逐水,流浪不相依。

鹊踏枝 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祝

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

偏是无情偏解舞,

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

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莫怨无人来折取,

花开不合阳春暮。

别行简 白居易

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鬓雪。

筋骸已衰惫,形影仍分诀。

梓州二千里,剑门五六月。

岂是远行时?火云烧栈热。

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

念此早归来,莫作经年别!

赠梁州张都督 崔颢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

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2.关于荒漠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

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香菱学诗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使至塞上》为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奉唐玄宗之令出塞赴凉州宣慰,居河西节度使幕中。此诗即出塞途中所作。它叙写了作者奉命出使边塞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以及塞外沙漠的壮景奇观,歌颂了唐帝国的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和声威远震的边功,但作者对这次战争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

3.带有莫字的诗句

1、[唐] 陈去疾《送人谪幽州》

原文选段:

莫言塞北春风少,还胜炎荒入瘴岚。

释义:

不要说塞北的春天很短,总比沙漠的瘴气强。

2、[宋] 范师孔《高楼》

原文选段:

莫羡高楼高,莫羡美女美。

释义:

不要羡慕高楼的高,不要羡慕美女的美。

3、[宋] 冯观国《题栋》

原文选段:

莫道男儿无去路,碧霄云外有仙梯。

释义:

不要说男儿没有出路,没准还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4、[宋] 吴端《山居漫兴》

原文选段:

莫笑山庄小,偏於隐者宜。

释义:

不要想起这个山庄太小了,这里偏僻安静最适合隐居的人。

5、[宋] 徐某《示女》

原文选段:

深宫富贵事风流,莫忘生身老骨头。

释义:

在皇宫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别忘了生你养你的老母亲。

4.起个以墨字的句子唯美点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

一丸佳制有余馨,歙墨从来举世尊。

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南歌子

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乱山何处觅行云?

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5..含有“沙漠”的诗句

奉上80首。

/search.asp?RR=1&TT=%C9%B3%C4%AE&scommand=%CB%D1%CB%F7

河梁吟 谭嗣同

沙漠多雄风,四顾浩茫茫。

落日下平地,萧萧人影长。

抚剑起巡酒,悲歌慨以慷。

束发远行游,转战在四方。

天地苟不毁,离合会有常。

车尘灭远道,道远安可忘。

从军行 王维

吹角动行人。

喧喧行人起。

笳悲(一作应)马嘶乱。

争渡金(一作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

战声(一作力战)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

归来献(一作报)天子。

6.带莫字和池字的古诗词

1、《再和三篇》

年代: 宋 作者: 苏颂

莫叹潜鳞久在池,已喧才誉满朝知。

雄辞自可吞云梦,博识应能对仲师。

荣辱早谙真采选,竞谦不校古儒棋。

使还即见金门召,况有中和乐职诗。

2、《方池》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莫笑方池小,清泉数斛宽。

照花红锦烂,洗研黑蛟蟠。

日取供茶鼎,时来掷钓竿。

秋风过栏角,也解作微澜。

3、《逢邻女》

年代: 宋 作者: 周濆

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

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

4、《勉学诗(八首)》

年代: 明 作者: 方孝孺

莫驱屋上乌,乌有返哺诚。

莫烹池中雁,雁行如弟兄。

流观飞走伦,转见天地情。

人生处骨肉,胡不心自平。

田家一聚散,草木为枯荣。

我愿三春日,垂光照紫荆。

同根而并蒂,蔼蔼共生成。

5、《中春道中送别》

年代: 宋 作者: 周文

酒香衣袂许追随,何事东风送客悲。

溪遂飞花偏细细,津亭垂柳故丝丝。

征帆人与行云远,失侣心随落日迟。

满目流光君自惜,莫教春色共差池。

1、“莫”的基本释义:

[ mò ]

1.不要:~哭。

2.没有,无:~大。~非。~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3.不,不能:~如。~逆。~须有。~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能助。

4.古同“漠”,广大。

5.姓。

[ mù ]

古同“暮”。

详细释义:

莫 [mò]

〈副〉

1、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2、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don't]

〈代〉

1、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名〉

1、通“膜”。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2、通“漠”。沙漠

〈动〉

1、通“谟”。谟划

2、通“劘”。削 [pare,cut]

莫 [mù]

〈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 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2、同本义

2、“池”的基本释义:

1.水塘,多指人工挖的:~子。水~。~鱼之殃(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亦称“池鱼之祸”)。

2.湖:~盐(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

3.像水池的:浴~。花~。乐(yuè)~。舞~。

4.护城河:城~。金城汤~。

5.旧时指剧场中正厅前部:~座。

6.姓。

详细释义:

〈名〉

1、(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2、水塘

组词:

池子 、水池、电池、池沼 、城池、池座、汤池、乐池、盐池、差池 、浴池 、池汤、池塘

7.求以 漠、颜、兮 三字开头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飞将军自重霄入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正西风落叶下长安, 飞鸣镝。

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飞鸟难攀去, 仰首万千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飞鸟莫到人莫攀,一隐十年不下山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虚舟尚叹萦难解,飞鸟空惭倦未还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飞轮回处无踪迹,唯有斑斑满地花。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如芦花皆不见.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