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送别场面的诗句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①,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②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ゾ?辎堋?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⑤,更与何人说。 注释】 ①凄切:凄凉急促。 ②都门:指汴京。 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 ③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④经年:年复一年。 ⑤风情:风流情意。 柳永仕途失意,四处飘泊。这首词就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 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所欢难以割舍的离情。上片写送别的情景,深刻而细致地 表现话别的场面。下片写设想中的别后情景,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全词如行云流水, 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 希望你喜欢~~~ 2.描写送别场面的诗句有哪些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南浦凄凄别,西风袭袭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孤帆远影壁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类的很多,可以再网上搜下 3.描写感人的送别场面古诗名句送别诗名句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 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9、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 4.描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有哪些注明诗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二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希望能帮助到你 5.描写送别场面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武林门外送行舟,万种离情逐水流。今夜月明何处泊?天涯回首不胜。 6.描写感人送别的场面有哪些古诗名句《赠汪伦》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孟浩然之广陵》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赋得古原草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易水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送上人》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送灵澈上人》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年代: 唐 作者: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描写“送别”场景的古诗词,要求百分百正确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2、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融情入景。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 3、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4、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8.描写感人送别场面的古诗名句有哪些1.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释义:自古离别就很多,在这个节日显得更加冷清了。 2.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释义:不要发愁未来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有谁不喜欢君子呢? 3.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释义:月亮有阴晴圆缺,花有花开花败,人生最痛苦的就是分别。 4.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释义:大丈夫并非没有眼泪,而是不在分别时候流泪。 5.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释义:明年春天的时候,王孙你会回来吗? 6.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释义:送客人到咸阳道上,老天若有情一定会让我们一起到老的。 7.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释义:独自倚在栏杆上,看着美景江山,想到分别容易见面难。 8.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释义:故人从黄鹤楼分别,三月份将去扬州。 9.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释义:去年开花的时候和君分别,如今花开了已经过了一年了。 10.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释义:你走的时候是冬天雪就像花一样,如今你回来了花儿像雪一样。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是一首送别诗。 原诗: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赏析:作者用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把这本来与送别无关的事情连在了一起,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给人以无穷的想象。最后两句则用疑问句来显示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真挚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