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学走路的诗句

1.描写小孩学习走路的古诗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

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

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

衣食幸相属,胡为不自安。

况兹清渭曲,居处安且闲。

榆柳百余树,茅茨十数间。

寒负檐下日,热濯涧底泉。

日出犹未起,日入已复眠。

西风满村巷,清凉八月天。

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

时倾一樽酒,坐望东南山。

稚侄初学步,牵衣戏我前。

即此自可乐,庶几颜与原。

《叹老三首》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前年种桃核,今岁成花树。去岁新婴儿,今年已学步。

但惊物长成,不觉身衰暮。去矣欲何如,少年留不住。

因书今日意,遍寄诸亲故。壮岁不欢娱,长年当悔悟。

2.形容走路的诗词

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③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

④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扬系画船.(范成大)

⑤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卷十七)

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⑦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陆游)

⑧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吴本泰)

⑨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王维)

⑩路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韩愈)

3.描写走路的句子有哪些

1. 他边走边寻思,差点一头撞在电线杆上。

2. 爷爷总是背着手走路,那模样真算个大官。

3. 她走起路来无声无息的,像一只踱方步的猫。

4. 我加快步伐向前走,顿时觉得脚下生风,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回家!

5. 他是个矮小结实的老头儿,走起路来一抽一抽的,像个孩子玩的穿线木偶。

6. 山路很滑,他迈着沉重的步子,往上走一步滑下半步,还没走到半山腰,就气喘如牛了。

7. 他磨磨蹭蹭地走过来,在离我好几米的地方停下来,很明显,他不敢相信我这个陌生人。

8. 晚上我刚睡下,就见妈妈蹑手蹑脚地走进来,轻轻帮我拉了几下被子,又悄悄地出去了。

9. 只见路边有一老人,他拄着拐杖,行动起来十分缓慢。还不时咳嗽几声,没走上几步,便停在路边休息一会儿。

10. 十字路口,绿灯一亮,人们组成一支声势浩大的队伍,步履匆匆地往对面走去,远远望着,满眼都是跨成人字型的腿。

11. 对岸渡口,有几个人正从堤上走下河滩来,一位胖胖的老太太,提着一根手杖,健步走在前头。夕阳洒在她的满头银发上,显得神采奕奕。

12. 珊珊第一次过水库边上的小竹桥,心里害怕极了,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两条腿哆哆嗦嗦,蹒跚地前行,走了好半天,才走了一小段距离。

13. 白公鸡竖着鸡冠,怒气冲冲地扇着翅膀,伸着长长的脖子箭似的向前冲去。突然,怪叫一声,弓着腰,脖子上的毛像扇子一样散开了,腾空而起向花公鸡扑去。

14. 她轻盈地转过身去,她转身时的动作很优美,手随着身体往后轻轻一摆,然后径直往前迈起轻便的步伐,头发随着微风在空中飘摇着,慢慢地走向人群中央,最后淹没于人群中。

15. 课间,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走在操场上,有的步履匆匆,好像要去赶集似的,有的慢条斯理,那优哉游哉的样子好像在欣赏风景,有的边走边说说笑笑,撒下一路的欢声笑语,有的昂首挺胸,神气活现地踱着步子。

4.形容“行走”的古诗词有哪些

1.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释义:

山回路转不见君的下一句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意思山回路转,再也见不到君。雪地上空留着一排马行的蹄痕。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释义:

重重叠叠的山,弯弯曲曲的水道,看上去好像无路可走了。突然,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小村庄。比喻人在遇到困境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希望和解决的办法就在前方。

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 杜牧《清明》

释义: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4.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宋 王安石《江上》

释义:

江水两岸山峦叠嶂逶曲回旋,还以为前面没有路可以走,然而江面远处忽见许多隐隐约约的白帆,渐渐驶过来。

5.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唐 王维《老将行》

释义:

象故侯流落为民路旁卖瓜,学陶令门前种上绿杨垂柳。

6. 澄水一百步,世名谭子池。余诘陵阳叟,此池当因谁。父老谓余说,本郡谭叔皮。开元末年中,生子字阿宜。坠地便能语,九岁多须眉。不饮亦不食,未尝言渴饥。十五锐行走,快马不能追。二十入山林,一去无还期。一去无还期。——唐 郭周藩《谭子池》

7. 痴呆已肖木鸡状,行走不减竹马时。太平期恰当今日,嬉戏翁浑如小儿。——宋 刘克庄《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8. 少年走马去如飞,大笑吾衰行走迟。吾同君健应无日,君似吾衰定有时。乌兔交驰犹急传,能令海水桑田变。物之大者尚难常,何况百年如迅电。要知此语非相诬,更当持以问麻姑。——宋 释文珦《少年走马行》

9. 自在逍遥,清静恣闲行走。拄灵杖、慢垂宽袖。任彩霞、缭绕紧相随,更远远香风,翠雾同来诱。忽昂头,蓦观莹景添秀。见青衣、半空召手。便唤余、休更别追寻,指白云深处,这里神仙有。——元 王哲《郭郎儿慢·自在逍遥》

10.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宋 陆游《春日杂兴》

5.形容散步的诗句

1、《春朝闲步》唐代:杨师道

原文:

休沐乘闲豫,清晨步北林。

池塘藉芳草,兰芷袭幽衿。

译文:在休假的时候非常清闲,清晨的时候在北边树林散步。池塘边草木茂盛,兰花在幽静的地方生长。

2、《除草》唐代:杜甫

原文:

清晨步前林,江色未散忧。

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译文: 清晨在树林中散步,江边的美景让人感到忧伤。光芒照在我眼中,还怎么能待到秋天。

3、《春日山中忆崔峒吉中孚(一作寄李舍人)》唐代:卢纶

原文:

延步爱清晨,空山日照春。

蜜房那有主,石室自无邻。

译文:清晨的时候非常喜欢散步,春天的太阳照耀着山峰。蜜房里没有主人,石室自然没有邻居。

4、《海珠寺 其一》明代:冯元基

原文:

长歌游宝地,延步爱清晨。

烟气笼青阁,晴光转绿苹。

译文:在这个宝地放声高歌,清晨的时候非常喜欢散步。烟气笼罩着青色的阁楼,太阳光照射着绿苹。

5、《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

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6.《走路》诗歌

走 路

文/张金初

小时候,

不会走路,

摔疼的是脚,

哇哇大哭。

长大了,

会走路了,

摔疼的是心,

忍着不哭。

(选自《散文诗》2005年1期)

【学写作】

这是一首很短的诗,通过对比,揭示人生的哲理。整首诗运用了时空转移和虚实交错的写法:从“小时候”到“长大了”,体现一种时空的转移;“小时候”走的“路”是真实的路,而“长大了”以后走的“路”则是虚幻的路,是人生的轨迹。从“哭”到“不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种人生的哲理,这种生活哲理将引导我们如何去走人生的路。

【懂人生】

当我们还很小,摔疼的只是脚,而且只要一哭,便会有人给予许多的亲昵。当我们长大后,懂得了生活的道理,也碰到许多的困难、挫折。只是,我们不可以再哭,也不应该哭泣,哭泣是软弱者的专利。人生的路,要自己走!要做生活的强者,就必须把眼泪留在心底,然后开始忍痛前进,继续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7.形容人走路的词语

蜻蜓点水 猫步 行如风 大步流星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步履安详】步履:步行;安详:安稳。迈步走路,从容安稳。

【步履蹒跚】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步履如飞】形容脚步轻盈,走路快速如飞。

【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或行车时后面扬起的尘土。指跟在人家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步态蹒跚】走路摇摆、缓慢的姿态。

【寸步难行】连一步都难以进行。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寸步难移】连一步都难移动。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吃饭时要防止被食物噎住,走路时要防止摔跤。形容处事小心谨慎。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道而不径】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独行踽踽】孤零零地一个人走路。

【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东摇西摆】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鹅行鸭步】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同“分花约柳”。

【分花约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亦作“分花拂柳”。

【高视阔步】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

【耕者让畔,行者让路】畔:田界。种田的人把田界让给对方,走路的人让开路让别人先走。形容礼让成为社会风气。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